滴漏式泡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164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滴漏式泡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器,具体涉及滴漏式泡茶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沙漏式泡茶器,设有定时器过滤器,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泡茶时间,但沙漏泡式茶器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沙漏式泡茶器为全密封状态,由于压强的作用,茶水不能滴漏;
[0004]2、沙漏式泡茶器的中间连接结构与上下杯子是螺旋式连接,这在安装和拆卸时不方便;
[0005]3、沙漏式泡茶器为普通的玻璃杯,这个泡茶喝饮用茶水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手烫伤;
[0006]4、沙漏式泡茶器的杯子没有刻度标记,使用者不能倒出定量的茶水,且茶叶和开水放入量使用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设定。

【发明内容】

[0007]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滴漏式泡茶器。
[0008]滴漏式泡茶器,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呈沙漏状,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包括上下两个杯体和滴漏器,所述滴漏器可连接上下两个杯体,所述滴漏器上设有卡槽,所述上下两个杯体通过卡槽与滴漏器连接,所述滴漏器的内壁上设有数条通道,所述通道与卡槽相交。
[0009]过滤网设于滴漏器的中间位置。
[0010]在所述过滤网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与过滤网形状相匹配的挡板。
[0011]所述挡板两端连接一水平贯穿滴漏器的连接杆。
[0012]所述卡槽设于滴漏器的内侧。
[0013]所述滴漏器内设有供连接杆和挡板自由移动的通孔。
[0014]所述杯体为双层真空杯。
[0015]所述杯体的材料为玻璃。
[0016]所述杯体上设有刻度标记。
[0017]所述通道的轨迹沿着滴漏器的内壁纵向延伸至卡槽内壁。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上下两个杯体通过卡槽与滴漏器连接,这样方便安装和拆卸,且密封性好,可防止茶水因杯体与滴漏器连接不紧密溢出;所述通道的设置,使得上下杯体与外界有一个压差,这样上杯体内的茶水就会漏到下杯体里;所述过滤网设于滴漏器的中间位置,这样有利于茶水的滴落;所述在过滤网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与过滤网形状相匹配的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一水平贯穿滴漏器的连接杆,所述滴漏器内设有供连接杆和挡板自由移动的通孔,因此可在滴漏器外通过调解连接杆来设定茶水的流量;所述杯体为双层真空杯,这样可起到隔热防烫的效果,且还具有保温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滴漏式泡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滴漏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滴漏器俯视图;
[0022]图中:1为杯体;2为滴漏器;3为卡槽;4为过滤网;5为挡板;6为连接杆,7为刻度标记;8为通孔;9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滴漏式泡茶器,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呈沙漏状,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包括上下两个杯体(I)和滴漏器(2),所述滴漏器(2)可连接上下两个杯体(I),所述滴漏器(2)上设有卡槽(3),所述上下两个杯体(I)通过卡槽(3)与滴漏器(2)连接,还可在滴漏器
(2)上设有凸起来连接上下两个杯体(I),或在卡槽(3)上设有密封圈,这样更有利于滴漏器(2)的密封性。所述上下两个杯体(I)通过卡槽(3)与滴漏器(2)连接,这样方便安装与拆卸,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上下杯体(I)与过滤器螺旋式拧紧的不便,且密封性好,可防止茶水因杯体(I)与滴漏器(2)连接不紧密溢出。
[0025]所述滴漏器(2)的内壁上设有数条通道(9),所述通道(9)与卡槽(3)相交,具体的所述通道(9)的轨迹沿着滴漏器(2)的内壁纵向延伸至卡槽(3)内壁,所述通道(9)的设置,使得上下杯体(I)与外界有一个压差,这样上杯体内的茶水就会漏到下杯体里,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滴漏式泡茶器为全封闭状态,因为没有压差,出现茶水不能滴漏的现象。
[0026]过滤网(4)设于滴漏器(2)的中间位置,这样有利于茶水的滴落,如果过滤网(4)设于滴漏器(2)的一侧,那会出现滴落完成后部分茶水残留在滴漏器(2)的另一侧。
[0027]如图2所示,在所述过滤网(4)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与过滤网(4)形状相匹配的挡板(5),也可以只在过滤网(4)的一面设有与过滤网(4)相匹配的挡板(5),本发明在过滤网(4)的两面都设有挡板(5),这样即使使用者因为疏忽为将一面的挡板(5)完全遮住过滤网(4),那另一面的挡板(5)还可起到遮挡作用,双重保险。所述挡板(5)两端连接一水平贯穿滴漏器⑵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可在滴漏器(2)内左右移动,因此可在滴漏器(2)外通过调解连接杆(6)调节挡板(5)遮盖过滤网(4)的面积,以此来设定茶水的流量,且在茶水滴漏完成后,可将挡板(5)完全的遮住过滤网(4),这样在拿起上杯体(I)与滴漏器(2)的时候,不会有茶水滴落出来。挡板(5)的两端都设有连接杆¢),是为了便于调节连接杆¢),如果只有一边,那在泡茶过程中,还需将连接杆(6)那端转到使用者便于调节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两侧都设有连接杆出),这样使用者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很方便的调节连接杆(6)。
[0028]所述卡槽设于滴漏器(2)的内侧,如果卡槽设于滴漏器(2)的外侧,当拿起上杯体
(I)与滴漏器(2)的时候,会出现茶水残留在杯壁上。
[0029]如图3所示,所述滴漏器(2)内设有与连接杆(6)和挡板(5)相匹配的通孔⑶,所述通孔⑶可让连接杆(6)和挡板(5)在通孔⑶内左右移动,且挡板(5)不会抽出滴漏器(2),这样在调节挡板(5)与过滤网(4)之间的遮挡面积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者在调节连接杆(6)时用力过度,导致连接杆(6)和挡板(5)从滴漏器(2)出抽出来。
[0030]所述杯体(I)为双层真空玻璃杯,这样可起到隔热防烫的效果,且玻璃材料,还可在泡茶的过程中欣赏杯体(I)内茶叶的变化。
[0031]所述杯体(I)上设有刻度标记(7),当茶水滴落的量达到所需容量时,通过调节连接杆(6)使得挡板(5)完全遮住过滤网(4),这样茶水就不会继续滴落,且使用者还可根据刻度标记(7),知道放入多少开水泡多少茶叶,即放入定量的茶叶和定量的开水,避免出现茶叶多开水少或茶叶少开水多的现象。
[0032]使用时,将茶叶和开水放入一杯体(I)内,将两个杯体(I)与滴漏器(2)通过卡槽
(3)卡紧,此时挡板(5)完全的遮住过滤器,待茶叶泡有一定时间后,将整个滴漏式泡茶器反转,然后在滴漏器(2)外通过控制连接杆(6)来控制茶水的流量,即将连接杆(6)从滴漏器(2)内拉出插进,当茶水滴落的量达到所需容量时,通过调节连接杆(6)使得挡板(5)完全遮住过滤网(4),此时茶水不会滴漏出来,此时可直接将上方的杯体(I)和滴漏器(2)与下方的杯体⑴分离,使用者可直接用盛有茶水的杯体⑴饮用茶水,也可将杯体⑴内的茶水倒出饮用。
[0033]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34]所述上下两个杯体(I)通过卡槽(3)与滴漏器(2)连接,这样方便安装且密封性好,可防止茶水因杯体(I)与滴漏器(2)连接不紧密溢出;所述过滤网(4)设于滴漏器(2)的中间位置,这样有利于茶水的滴落;所述在过滤网(4)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与过滤网(4)形状相匹配的挡板(5)。所述挡板(5)连接一水平贯穿滴漏器(2)的连接杆¢),所述滴漏器(2)内设有供连接杆(6)和挡板(5)自由移动的通孔(8),因此可在滴漏器(2)外通过调解连接杆(6)来设定茶水的流量;所述杯体(I)为双层真空杯,这样可起到隔热防烫的效果,且还具有保温的功能。
【主权项】
1.滴漏式泡茶器,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呈沙漏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包括上下两个杯体(I)和滴漏器(2),所述滴漏器(2)可连接上下两个杯体(I),所述滴漏器(2)上设有卡槽(3),所述上下两个杯体(I)通过卡槽(3)与滴漏器(2)连接,所述滴漏器(2)的内壁上设有数条通道(9),所述通道(9)与卡槽(3)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过滤网(4)设于滴漏器(2)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网(4)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与过滤网(4)形状相匹配的挡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两端连接一水平贯穿滴漏器⑵的连接杆(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漏器(2)内设有供连接杆(6)和挡板(5)自由移动的通孔(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于滴漏器(2)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I)为双层真空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I)的材料为玻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I)上设有刻度标记(7)。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漏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9)的轨迹沿着滴漏器(2)的内壁纵向延伸至卡槽(3)内壁。
【专利摘要】滴漏式泡茶器,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呈沙漏状,所述滴漏式泡茶器包括上下两个杯体和滴漏器,所述滴漏器可连接上下两个杯体,所述滴漏器上设有卡槽,所述上下两个杯体通过卡槽与滴漏器连接,所述滴漏器的内壁上设有数条通道,所述通道与卡槽相交。所述通道的设置,使得上下杯体与外界有一个压差,这样上杯体内的茶水就会漏到下杯体里。所述上下两个杯体通过卡槽与滴漏器连接,这样方便安装且密封性好,可防止茶水因杯体与滴漏器连接不紧密溢出;所述在过滤网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与过滤网形状相匹配的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一水平贯穿滴漏器的连接杆,所述滴漏器内设有供连接杆和挡板自由移动的通孔,因此可在滴漏器外通过调解连接杆来设定茶水的流量。
【IPC分类】A47G19/16
【公开号】CN204734258
【申请号】CN201520386127
【发明人】唐华
【申请人】唐华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