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157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门窗框料的换新技术有关,更详而言之,是一种可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在不必卸除旧框料的情况下,该新框料组合于旧框料上,达到框料换新的目的。
【背景技术】
[0002]旧的门窗换新时,除了卸下窗(门)扇之外,尚需拆除结合于水泥墙面的旧框料。然而拆除旧框料是一件费时费工的事,需将水泥墙面与旧框料相连处施予外力敲击破坏,卸下旧框料之后,重新安装新框料,再修补水泥墙面与新框料连接处,安装新窗(门)扇之夕卜,再修饰整个水泥墙面。
[0003]上述拆除旧框料的方式涉及破坏性施工,容易造成墙面损伤、变形,渗水的问题,而且施工时间长、环境脏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关于先前技术以破坏性施工进行旧框料拆除再换新框料所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在不必卸除旧框料的情况下,该新框料组合于旧框料上,达到框料换新的目的;通过上述新框料结构,使框料换新的工作不涉及水泥墙面的破坏,保持墙面完整,施工时间大幅缩减。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一内嵌覆边和一外嵌覆边;该新框料结合于一旧框料的外部,该新框料的本体对应遮蔽该旧框料的本体,该新框料的内嵌覆边和外嵌覆边分别包覆遮蔽该旧框料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该新框料和该旧框料之间于两端分别填充发泡剂,以形成具填补空间、补隙、防水等功能的封闭块。
[0007]更进一步的,该新框料的新左边料和新右边料的上、下端分别具有一供该旧框料的旧上横料和旧下横料的两端嵌于其中的凹槽。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必卸除旧框料的情况下,该新框料组合于旧框料上,达到框料换新的目的;通过上述新框料结构,使框料换新的工作不涉及水泥墙面的破坏,保持墙面完整,施工时间大幅缩减。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的外观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的下横料与旧框料的下横料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的下横料与旧框料的下横料的局部组合外观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的下横料与旧框料的下横料之间以发泡剂填充形成封闭块的不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安装于旧框料的动作示意图之一。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安装于旧框料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框料安装于旧框料的完成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于新框料中安装窗扇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
[0019]11-新左边料12-新右边料13-新上横料
[0020]14-新下横料20-本体21-内嵌覆边
[0021]22-外嵌覆边24-凹槽25-封闭块
[0022]26-螺丝31-旧左边料32-旧右边料
[0023]33-旧上横料34-旧下横料341-本体
[0024]342-内侧面343-外侧面40-窗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本实用新型新框料包括一新左边料11、一新右边料12、一新上横料13、一新下横料14。该新左边料11、新右边料12、新上横料13、新下横料14均包括一本体20以及连接于该本体2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一内嵌覆边21和一外嵌覆边22。该新框料的左边料11和右边料12的上、下端分别具有一凹槽24。
[0026]如图2、图3、图4,该新框料结合于一旧框料的外部,为便于说明,兹以该新下横料14与旧下横料34做说明。该新下横料14的本体20对应遮蔽该旧下横料34的本体341,该新下横料14的内嵌覆边21和外嵌覆边22分别包覆遮蔽该旧下横料34的内侧面342和外侧面343。该新下横料14结合于该旧下横料34的外部,两者的两端之间分别填充发泡剂,膨胀硬化的发泡剂于新下横料14与旧下横料34之间形成具填补空间、补隙、防水等功能的封闭块25。
[0027]如图5和图6,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新左边料11、新右边料12、以及新上横料13均按着上述方式分别结合于旧左边料31、旧右边料32、以及旧上横料33。将本实用新型新框料组合于旧框料的较佳方案是先将新左边料11和新右边料12先安装至旧左边料31和旧左边料32的外部,该新左边料11和新右边料12上、下端的凹槽24分别供该旧上横料33和旧下横料34的两端嵌于其中。当新左边料11和新右边料12安装妥当之后,再将新上横料13和新下横料14安装于旧上横料33和旧下横料34上。值得说明的是,该新左边料11、新右边料12、新上横料13、新下横料14的嵌置都是以倾斜方式入位再以轻压方式结合于旧左边料31、旧右边料32、旧上横料33、旧下横料34,避免平行入位强行压入的方式破坏了彼此的衔接面。再者,发泡剂可借由细软管导引入新、旧框料之间,充填两者之间的空隙。最终当新框料定位后,即对新、旧框料的两端分别钻孔后锁入螺丝26 (图4)将两者固定。
[0028]如图7表现本实用新型新框料结合于旧框料的样态。图8表现在新框料中组合一窗扇40。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一内嵌覆边和一外嵌覆边;该新框料结合于一旧框料的外部,该新框料的本体对应遮蔽该旧框料的本体,该新框料的内嵌覆边和外嵌覆边分别包覆遮蔽该旧框料的内侧面和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框料和该旧框料之间于两端具有由填充发泡剂所构成的封闭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框料的新左边料和新右边料的上、下端分别具有一供该旧框料的旧上横料和旧下横料的两端嵌于其中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框料和所述I日框料的两端各通过一螺丝锁固。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于门窗旧框料的新框料结构,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一内嵌覆边和一外嵌覆边;该新框料结合于一旧框料的外部,该新框料的本体对应遮蔽该旧框料的本体,该新框料的内嵌覆边和外嵌覆边分别包覆遮蔽该旧框料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本实用新型在不必卸除旧框料的情况下,该新框料组合于旧框料上,达到框料换新的目的。
【IPC分类】E06B1/04
【公开号】CN204754601
【申请号】CN201520239388
【发明人】王亿丰
【申请人】王亿丰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