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322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组合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皿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泡茶时要用到泡茶的茶具,而传统的茶具在使用时,会经过多个步骤,而且在讲茶水倒入公道杯的过程中,很容易烫到手,特别是一些初次学习泡茶的人,更是容易被烫到,人们希望有一种泡茶步骤简单而又操作安全的茶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组合茶具。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使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新型组合茶具,包括泡茶碗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公道杯,所述泡茶碗内壁底部形成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有滤网且其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有活动的密封球,所述凹槽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泡茶碗底座,所述公道杯内设有横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向上的圆柱形顶块,所述公道杯内壁上部同一高度上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支撑架的V形卡槽。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钢丝弯制并焊接而成的网状圆盘,其包括数个同心的圆形骨架和数个由同心圆圆心发散而出的均匀分布的连接所有同心圆骨架的直线骨架,所述顶块位于同心圆圆心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节省了泡茶的步骤,同时使得泡茶过程方便安全,不易烫手,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道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0010]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组合茶具,一种新型组合茶具,包括泡茶碗I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公道杯2,所述泡茶碗I内壁底部形成有向下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上方设有滤网12且其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倒圆锥形的出水口 13,所述出水口 13内设有活动的密封球14,所述凹槽11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泡茶碗底座,所述公道杯2内设有横向的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设有向上的圆柱形顶块211,所述公道杯2内壁上部设有均匀分布在同一高度上的固定支撑架的V形卡槽22。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21为钢丝弯制并焊接而成的网状圆盘,其包括3个同心的圆形骨架212和6个由同心圆圆心发散而出的均匀分布的连接所有同心圆骨架212的直线骨架213,所述顶块211位于同心圆圆心处。安装支撑架21时,通过利用其横向的弹性变形将其压入V形卡槽22当中即可。为节约成本且便于安装,V形卡槽22的数量设置为3个。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组合茶具,包括泡茶碗(I)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公道杯(2),所述泡茶碗(I)内壁底部形成有向下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上方设有滤网(12)且其底部设有出水口(13 ),所述出水口( 13 )内设有活动的密封球(14 ),所述凹槽(11)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泡茶碗底座,所述公道杯(2)内设有横向的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设有向上的圆柱形顶块(211),所述公道杯(2)内壁上部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支撑架的V形卡槽(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一种新型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为钢丝弯制并焊接而成的网状圆盘,其包括数个同心的圆形骨架(212)和数个由同心圆圆心发散而出的均匀分布的连接所有同心圆骨架(212)的直线骨架(213),所述顶块(211)位于同心圆圆心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茶具,包括泡茶碗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公道杯,所述泡茶碗内壁底部形成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有滤网且其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有活动的密封球,所述凹槽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泡茶碗底座,所述公道杯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心设有向上的圆柱形顶块,所述公道杯内壁上部设有固定支撑架的V形卡槽。如此,当泡茶碗中的茶水泡好时,将其放置到公道杯的支撑架上,圆柱形顶块将会顶开密封球,使得茶水自动流入公道杯中,既节省了泡茶步骤,又有效防止烫手。
【IPC分类】A47G19/16
【公开号】CN204862374
【申请号】CN201520351617
【发明人】赖颖宏
【申请人】赖颖宏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