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塑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8081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塑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塑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吸塑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吸塑门普遍存在芯板与门框间的缝隙过大的问题,非常影响美观,且容易出现易变形,易松动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多数采用压条装置来处理芯板与门框间的缝隙。目前行业中对于压条装置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其中涂玻璃胶、用塑料胶条、粘装饰绳都是常用的作法,但始终存在以下问题:(1)、涂胶不匀,时间长了易变色纳灰;(2)、枪钉眼明显,直接影响外观;(3)、安装难度大,精度难以把握,胶干费时影响效率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实现免胶免钉安装,不脱胶、不变色,不易变形,增强了美观度,安装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牢固可靠,安全环保,美观大方的新型吸塑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新型吸塑门,包括前板框、后板框、门芯板和压条,所述前板框上设置有后板框,后板框框内安装有门芯板,门芯板与后板框内侧四周的缝隙处插设有压条,所述前板框为具有四块前板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框为具有四块后板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在与前板结合的一侧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嵌设有铝条,所述铝条由底板、前卡板、后卡板和齿形板组成,前卡板和齿形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两端,后卡板设置在底板中部,前卡板和后卡板分别卡住内凹槽的两侧壁,所述齿形板与后板一侧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由顶板、齿形插入板和卡位板组成,所述齿形插入板和卡位板分别位于顶板两端,所述齿形插入板插设在安装槽中,齿形插入板卡位板之间形成的卡位槽与齿形板卡位配合,所述卡位板与前板一端形成的间隙安装有门芯板。
[0006]进一步,所述前卡板与后卡板高度一致,且高度均低于齿形板的高度。
[0007]进一步,所述齿形板的高度与后板的上表面平齐。
[0008]进一步,所述顶板一端与卡位板弧线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顶板末端超出齿形插入板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后板上。
[0010]进一步,所述齿形板与齿形插入板为齿形咬合连接。
[0011]更进一步,所述后板框内侧四周的压条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压条直角连接装置,压条直角连接装置包括直角顶盖和直角插齿,所述直角顶盖下侧延两之间边方向均设置有直角插齿,所述直角插齿插设在安装槽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塑门具有以下优势:
[0013](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塑门实现免胶免钉安装,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打胶打钉的固定方式,不脱胶、不变色、也不会出现多数钉眼的情况,大大增强了美观度;
[0014](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塑门安装方便快捷,一压一敲即可完成,省去了胶水晒干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
[0015](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塑门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不易变形,不易松动,安全环保,美观大方;
[0016](4)、前板框和后板框之间嵌设有铝条,有效防止吸塑门变形,增强了吸塑门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塑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塑门的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铝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条直角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种新型吸塑门,如图1至图5所不,包括前板框1、后板框2、压条3和门芯板4,所述前板框I上设置有后板框2,后板框2框内安装有门芯板3,门芯板3与后板框2内侧四周的缝隙处插设有4,所述前板框I为具有四块前板11由整板镂空雕刻而成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框2为具有四块后板21由整板镂空雕刻而成的整体式矩形框,后板21在与前板11结合的一侧开设有内凹槽211,所述内凹槽211嵌设有铝条5,所述铝条5由底板51、前卡板52、后卡板53和齿形板54组成,前卡板52和齿形板54分别设置在底板51两端,后卡板53设置在底板51中部,所述前卡板52与后卡板53高度一致,且高度均低于齿形板54的高度,所述齿形板54的高度与后板21的上表面平齐,前卡板52和后卡板53分别卡住内凹槽211的两侧壁,卡位牢固,且可以防止变形,所述齿形板54与后板21 —侧形成安装槽212,所述安装槽212安装有压条3,所述压条3由顶板31、齿形插入板32和卡位板33组成,所述齿形插入板32和卡位板33分别位于顶板31两端,所述顶板31 —端与卡位板33弧线连接,所述顶板31末端超出齿形插入板32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后板21上,所述齿形插入板32插设在安装槽212中,齿形插入板32与卡位板33之间形成的卡位槽34与齿形板54卡位配合,所述齿形板54与齿形插入板32为齿形咬合连接,所述卡位板33与前板11 一端形成的间隙安装有门芯板4。
[0024]所述门芯板4与后板框2内侧四周之间缝隙处插设的压条3的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压条直角连接装置6,压条直角连接装置6包括直角顶盖61和直角插齿62,所述直角顶盖61下侧延两之间边方向均设置有直角插齿62,所述直角插齿62插设在安装槽212中,牢固可靠,通过采用压条直角连接装置6,提高了压条3的直角连接处的美观度。
[002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塑门实现免胶免钉安装,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打胶打钉的固定方式,不会出现脱胶、变色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数钉眼的情况,大大增强了美观度;安装方便快捷,一压一敲即可完成,省去了胶水晒干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不易变形,不易松动,美观大方。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吸塑门,包括前板框、后板框、门芯板和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框上设置有后板框,后板框框内安装有门芯板,门芯板与后板框内侧四周的缝隙处插设有压条,所述前板框为具有四块前板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框为具有四块后板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在与前板结合的一侧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嵌设有铝条,所述铝条由底板、前卡板、后卡板和齿形板组成,前卡板和齿形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两端,后卡板设置在底板中部,前卡板和后卡板分别卡住内凹槽的两侧壁,所述齿形板与后板一侧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由顶板、齿形插入板和卡位板组成,所述齿形插入板和卡位板分别位于顶板两端,所述齿形插入板插设在安装槽中,齿形插入板卡位板之间形成的卡位槽与齿形板卡位配合,所述卡位板与前板一端形成的间隙安装有门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板与后卡板高度一致,且高度均低于齿形板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板的高度与后板的上表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一端与卡位板弧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末端超出齿形插入板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后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板与齿形插入板为齿形咬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框内侧四周的压条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压条直角连接装置,压条直角连接装置包括直角顶盖和直角插齿,所述直角顶盖下侧延两之间边方向均设置有直角插齿,所述直角插齿插设在安装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吸塑门,包括前板框、后板框、门芯板和压条,所述前板框上设置有后板框,所述前板框为具有四块前板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框为具有四块后板的整体式矩形框,所述后板在与前板结合的一侧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嵌设有铝条,所述铝条由底板、前卡板、后卡板和齿形板组成,所述齿形板与后板一侧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由顶板、齿形插入板和卡位板组成,所述齿形插入板插设在安装槽中,齿形插入板卡位板之间形成的卡位槽与齿形板卡位配合,所述卡位板与前板一端形成的间隙安装有门芯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可靠,实现免胶免钉安装,不脱胶、不变色,不易变形,美观大方,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IPC分类】E06B3/96, E06B3/72
【公开号】CN204877140
【申请号】CN201520579316
【发明人】张春河, 侯灵巧, 黄小勇
【申请人】广州市艾依格家居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