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41363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破泡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制备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应用于烹调制备装置的破泡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售的电饭煲在煮饭沸腾阶段,会产生大量米泡,为防止米泡溢出,通常在排汽口上安装有破泡器,防止排汽口排出的高温米泡在破裂时产生的液体飞溅,避免造成对使用者的身体伤害。
[0003]但是在米泡破裂时,产生的液体会飞溅在破泡器的内壁上。由于现有的破泡器无法拆卸,在清洗时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无法彻底清洗干净,长期使用会造成电饭煲内细菌滋生,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拆卸、方便清洗的破泡器。
[0005]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的破泡器,包括设置在电饭煲排汽口上的下盖和扣合在下盖上的上盖,所述的下盖一端向下突出带有密封圈的密封边,密封边围成与排汽口连通的开口,下盖另一端沿开口向上延伸形成有平台,上盖对应下盖开口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顶盖,上盖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上出汽口,下盖形成有开口的一端与上盖形成有顶盖的一端相对设置有轴连接部,下盖形成有平台的一端与上盖形成有出汽口的一端相对设置有卡扣结构。
[0007]所述的轴连接部包括设置在下盖侧壁上的支撑轴和设置在上盖侧壁上的连接件。
[0008]所述的支撑轴包括下盖侧壁上相对设置的弯折向上的两个支撑架和两个支撑架间连接的固定轴。
[0009]所述的连接件中部形成向下凹陷的固定槽,且固定槽上表面的弧度与固定轴下表面的弧度相吻合。
[0010]所述的卡扣结构包括与下盖侧壁上的连接架铰链连接的扣合部和设置在上盖侧壁上的固定部。
[0011]所述的连接架包括下盖侧壁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支架和两个连接支架间设置的连接轴。
[0012]所述的扣合部下部为与连接轴连接的轴套,轴套上方形成有竖直的面板,面板的顶部向下盖方向形成有向下弯折的连接扣。
[0013]所述的固定部包括上盖侧壁上设置的外壁和上盖顶面上相对垂直设置的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与外壁顶部连接。
[0014]所述的固定板和外壁的整体高度与轴套和连接扣间的距离相等。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使破泡器便于清洗,节省清洗时间,并且可以彻底清除破泡器内的食物残留物,避免长期使用电饭煲内滋生细菌,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下盖开口处设有密封圈,使破泡器与电饭煲的排汽口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连接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连接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扣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扣结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下盖2:上盖
[0023]3:密封边4:开口
[0024]5:平台6:顶盖
[0025]7:出汽口8:轴连接部
[0026]9:卡扣结构10:支撑轴
[0027]11:连接件12:支撑架
[0028]13:固定轴14:固定槽
[0029]15:连接架16:扣合部
[0030]17:固定部18:连接支架
[0031]19:连接轴20:轴套
[0032]21:面板22:连接扣
[0033]23:外壁2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破泡器,包括设置在电饭煲排汽口上的下盖1和扣合在下盖1上的上盖2,所述的下盖1 一端向下突出带有密封圈的密封边3,密封边3围成与排汽口连通的开口 4,下盖1另一端沿开口 4向上延伸形成有平台5,上盖2对应下盖1开口 4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顶盖6,上盖2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上出汽口 7,下盖1形成有开口 4的一端与上盖2形成有顶盖6的一端相对设置有轴连接部8,下盖1形成有平台5的一端与上盖2形成有出汽口 7的一端相对设置有卡扣结构9。
[0036]所述的轴连接部8包括设置在下盖1侧壁上的支撑轴10和设置在上盖2侧壁上的连接件11。
[0037]所述的支撑轴10包括下盖1侧壁上相对设置的弯折向上的两个支撑架12和两个支撑架12间连接的固定轴13。
[0038]所述的连接件11中部形成向下凹陷的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上表面的弧度与固定轴13下表面的弧度相吻合。
[0039]所述的卡扣结构9包括与下盖1侧壁上的连接架15铰链连接的扣合部16和设置在上盖2侧壁上的固定部17。
[0040]所述的连接架15包括下盖1侧壁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支架18和两个连接支架18间设置的连接轴19。
[0041]所述的扣合部16下部为与连接轴19连接的轴套20,轴套20上方形成有竖直的面板21,面板21的顶部向下盖1方向形成有向下弯折的连接扣22。
[0042]所述的固定部17包括上盖2侧壁上设置的外壁23和上盖2顶面上相对垂直设置的两个固定板24,固定板24与外壁23顶部连接。
[0043]所述的固定板24和外壁23的整体高度与轴套20和连接扣22间的距离相等。
[0044]电饭煲在准备煮饭时,要将破泡器闭合。可先将轴连接部8的支撑轴10与连接件11固定连接,即将支撑轴10的固定轴13固定在连接件11的固定槽14上,由于固定槽14上表面的弧度与固定轴13下表面的弧度相吻合,可使支撑轴10与连接件11牢固在一起;然后再将卡扣结构9的扣合部16与固定部17固定连接,即将扣合部16绕连接架15的连接轴19旋转,直至扣合部16的连接扣22与固定部17的固定板24固定,由于固定板24和外壁23的整体高度与轴套20和连接扣22间的距离相等,可使扣合部16与固定部17牢固在一起。
[0045]当煮饭沸腾时,电饭煲产生的大量米泡从与排汽口密封连接的开口 4进入破泡器,破泡器将米泡破裂,并防止米泡在破裂时产生的液体飞溅,同时将蒸汽从出汽口 7排出。
[0046]煮饭后清洗破泡器时,应先打开卡扣结构9的扣合部16与固定部17,即先将扣合部16的连接扣22与固定部17的固定板24分离,再将扣合部16绕连接架15的连接轴19旋转直至远离固定部17 ;然后再打开轴连接部8的支撑轴10与连接件11,即将支撑轴10的固定轴13与连接件11的固定槽14分离;这时破泡器的上盖2可从下盖1上拆卸,用于清洗。
[0047]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使破泡器便于清洗,节省清洗时间,并且可以彻底清除破泡器内的食物残留物,避免长期使用电饭煲内滋生细菌,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下盖开口处设有密封圈,使破泡器与电饭煲的排汽口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主权项】
1.一种破泡器,包括设置在电饭煲排汽口上的下盖(1)和扣合在下盖(1)上的上盖(2),其特征在于:下盖(1) 一端向下突出带有密封圈的密封边(3),密封边(3)围成与排汽口连通的开口(4),下盖(1)另一端沿开口(4)向上延伸形成有平台(5),上盖(2)对应下盖(1)开口(4)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顶盖(6),上盖(2)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上出汽口(7),下盖(1)形成有开口( 4)的一端与上盖(2 )形成有顶盖(6 )的一端相对设置有轴连接部(8 ),下盖(1)形成有平台(5)的一端与上盖(2)形成有出汽口(7)的一端相对设置有卡扣结构(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轴连接部(8)包括设置在下盖(1)侧壁上的支撑轴(10)和设置在上盖(2)侧壁上的连接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支撑轴(10)包括下盖(1)侧壁上相对设置的弯折向上的两个支撑架(12)和两个支撑架(12)间连接的固定轴(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1)中部形成向下凹陷的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上表面的弧度与固定轴(13)下表面的弧度相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卡扣结构(9)包括与下盖(1)侧壁上的连接架(15)铰链连接的扣合部(16)和设置在上盖(2)侧壁上的固定部(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架(15)包括下盖(1)侧壁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支架(18)和两个连接支架(18)间设置的连接轴(19)。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扣合部(16)下部为与连接轴(19)连接的轴套(20),轴套(20)上方形成有竖直的面板(21),面板(21)的顶部向下盖(1)方向形成有向下弯折的连接扣(22)。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7)包括上盖(2)侧壁上设置的外壁(23)和上盖(2)顶面上相对垂直设置的两个固定板(24),固定板(24)与外壁(23)顶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破泡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4)和外壁(23)的整体高度与轴套(20)和连接扣(22)间的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破泡器,包括设置在电饭煲排汽口上的下盖和扣合在下盖上的上盖,所述的下盖一端向下突出带有密封圈的密封边,密封边围成与排汽口连通的开口,下盖另一端沿开口向上延伸形成有平台,上盖对应下盖开口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顶盖,上盖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上出汽口,下盖形成有开口的一端与上盖形成有顶盖的一端相对设置有轴连接部,下盖形成有平台的一端与上盖形成有出汽口的一端相对设置有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便于清洗,节省清洗时间,并且可以彻底清除破泡器内的食物残留物,避免长期使用电饭煲内滋生细菌,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下盖开口处设有密封圈,使破泡器与电饭煲的排汽口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IPC分类】A47J27/56
【公开号】CN204950550
【申请号】CN201520496454
【发明人】杨华, 刘新宇
【申请人】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