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9675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电水壶,作为一种常用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加热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居家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小电器。电水壶一般包括壶体和设置在壶体内部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外接电源,对壶体中容纳的水进行加热。目前,壶体分为单层结构、双层结构和多层结构,对于单层结构而言,壶体的制作材料通常为不锈钢、陶瓷或塑料,其保温性能较差;对于双层结构和多层结构而言,其外层通常采用不锈钢、陶瓷或塑料制成,内层通常采用不锈钢制成,虽然保温效果相对于单层结构要好一些,但仍然不能够实现长时间保温。市场上还有一种壶体为双层结构的电水壶,其壶体侧壁的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形式,但由于加热装置设置在壶体的下面,因此,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无法将壶体的底部设置为真空形式,同样也不能达到长时间保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用于提高保温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壳体、具有开口且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盛液装置、遮盖所述开口的盖体以及用于给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连接部和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盛液装置,且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采用包括连接部和加热部的加热装置,且加热部从盛液装置的开口伸入盛液装置内以对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则不但可以在盛液装置的侧壁与壳体之间施行保温手段,还可以在盛液装置的底部与壳体之间施行保温手段,例如可以在盛液装置的侧壁和底部均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温材料或抽真空的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任一种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较明显地提高保温效果,延长保温时间。
[0006]另外,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设置在盛液装置的底部,占据了液体加热容器较大的空间。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加热部设置在盛液装置的内部,不再占用液体加热容器的空间,在盛装液体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缩小液体加热容器的体积,减小对生活空间的占用,更易于摆放;或者在液体加热容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增大盛液装置的容积,增大盛装液体的容量。
[0007]可选的,所述盛液装置为真空玻璃内胆,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盛液装置中的部分沿垂直于盛液装置底面的方向延伸。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盛液装置中的部分朝向靠近盛液装置侧壁的方向弯曲,且弯曲后的形状与盛液装置的侧壁形状一致,以使从盛液装置的开口朝内部的方向,看不到加热部,有利于观察盛液装置内的液位状态。
[0010]可选的,还包括伸入所述盛液装置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固定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上。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位于盛液装置中的部分沿垂直于盛液装置底面的方向延伸。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位于盛液装置中的部分朝向靠近盛液装置侧壁的方向弯曲,且弯曲的形状与盛液装置的侧壁形状一致。
[0013]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高于加热部的顶端。
[0014]可选的,所述加热部的顶端位于最高液位线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最高液位线上方。
[0015]可选的,还包括伸入所述盛液装置内的液位探测器,所述液位探测器通过安装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上,用于测量液位,在液位满足加热要求时才进行加热,避免干烧。
[0016]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和加热部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0017]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二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壳体;12-盖体;13-出液嘴;
[0027]14-把手;15-底盖;2-盛液装置;
[0028]21-开口;3-加热装置;31-连接部;
[0029]32-加热部;4-温度传感器; 41-固定部;
[0030]42-探测部;6-底座;7-防爆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第一实施例: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第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壳体1、具有开口 21且位于壳体1内的盛液装置2、遮盖开口 21的盖体12、以及用于给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3。该加热装置3包括连接部31和加热部32,其中,加热部32从开口 21进入盛液装置2,并通过连接部31固定连接至壳体1。
[0033]具体的,壳体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水壶的形状,也可以为圆柱形、茶壶形状或其他形状。图1展示的一种壳体1的结构仅作为例子。
[0034]盛液装置2设置于壳体1内,盛液装置2的顶部具有开口21。盖体12盖在盛液装置2的顶部,用于遮盖或封闭开口 21。盖体12与壳体1连接,其连接关系可以为铰接、螺纹连接或卡接等。打开盖体12可向盛液装置2中注入待加热的液体。
[0035]另外,在壳体1的顶部还设有出液嘴13,在使用过程中,倾斜液体加热容器,盛液装置2内的液体可从出液嘴13中倒出。或者,也可以从出液嘴13向盛液装置2中注入待加热的液体。为了便于端拿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在壳体1的侧壁设有把手14。
[0036]加热装置3中连接部3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另一端从开口21伸入盛液装置2内并与加热部32连接。加热部32具有加热功能,用于对盛液装置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3可以为电加热装置,接通电源之后,产生热量,可对盛液装置2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包括连接部和加热部的加热装置,且加热部从盛液装置的开口伸入盛液装置内以对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则不但可以在盛液装置的侧壁与壳体之间施行保温手段,还可以在盛液装置的底部与壳体之间施行保温手段,例如可以在盛液装置的侧壁和底部均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温材料或抽真空的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任一种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较明显地提高保温效果,延长保温时间。
[0038]另外,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设置在盛液装置的底部,占据了液体加热容器较大的空间。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加热部设置在盛液装置的内部,不再占用液体加热容器的空间,在盛装液体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缩小液体加热容器的体积,减小对生活空间的占用,更易于摆放;或者在液体加热容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增大盛液装置的容积,增大盛装液体的容量。
[0039]上述加热装置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方式: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3中的连接部31位于盛液装置2中的部分沿垂直于盛液装置2底面的方向延伸,例如图1中的连接部31呈笔直的长条状,垂直插入盛液装置2内。加热部32也为长条状,与连接部31连接,垂直于盛液装置2的底面。
[0040]加热部32可以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加热丝。连接部31也可以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与加热部32连通,以使加热丝的引线从连接部31内穿过,再连接至壳体1上的电连接端子。从加热装置3的外观上看,连接部31和加热部32整体呈一根细长条的管,具体可以为金属管(如图1所示)。
[0041]为了避免干烧,可以将加热部32尽量接近盛液装置2的底部,使得在液体量较少的时候也能够正常进行加热。
[0042]进一步的,液体加热容器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伸入盛液装置2内用于测温。具体的,温度传感器4包括固定部41和探测部42,探测部42位于盛液装置2内,并通过固定部42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
[0043]对于温度传感器4的实现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采用下面的方式来实现: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部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其余部分均从开口 21伸入盛液装置2内,且位于盛液装置2内的部分沿垂直于盛液装置2底面的方向延伸,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固定部41为长条状,且沿垂直于盛液装置2底面的方向延伸,相当于固定部41与连接部31平行。探测部42设置在固定部41的端部。
[0044]温度传感器4中探测部42可高于加热部32的顶端,在使用过程中,向盛液装置2内添加的液体,其高度应当高于加热部32,以避免干烧。或者也可以将加热部32设置在最高液位线的下方,探测部42设置为位于最高液位线的上方,该最高液位线可以为盛液装置2内壁上的刻度线。温度传感器4的探测部42具体可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热敏电阻。
[0045]进一步的,液体加热容器中还可以设置有液位探测器,并通过安装部固定连接至壳体1上。液位探测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测量液位的器件。或者,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0046]将温度传感器4中探测部42的金属外壳用于检测液位,金属外壳通过导线连接至液体加热容器中的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