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1030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座椅下方的进风管连接的进风口,所述底座上罩设有罩体,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阻隔空气沿进风口的吹气方向流动的挡风部,所述罩体在交错于进风方向上设置有使空气均匀扩散的第一滤风部。第一滤风部在起到过滤的作用的同时,第一滤风部还起到了格挡气流的作用,从而气流在吹出送风装置时,是均匀向外扩散的,避免了气流吹至人体上造成不适的问题。
【专利说明】
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品质和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影院、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区域其空气要求往往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20220263.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共场所的送风座椅,其通过在座椅的背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同时进风口上连接有一呼吸面具,从而对使用者进行空气调节的作用;但是该种设备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在许多人使用后,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等等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更加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空气质量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座椅下方的进风管连接的进风口,所述底座上罩设有罩体,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阻隔空气沿进风口的吹气方向流动的挡风部,所述罩体在交错于进风方向上设置有使空气均匀扩散的第一滤风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的罩体将进风口吹出的风进行了扩散,从而将座椅上污浊的空气吹散,起到了净化的效果,同时避免了与人体接触的交叉感染;挡风部起到了将单向的风向不同方向进行扩散的作用,加强吹散污浊空气的作用;同时第一滤风部在起到过滤的作用的同时,第一滤风部还起到了格挡气流的作用,从而气流在吹出送风装置时,是均匀向外扩散的,避免了气流吹至人体上造成不适的问题。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风部平行于进风方向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风部平行于进风方向设置,滤风部完全限制了气流在该方向的流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风速,避免气流直吹至人体上造成不适,还起到了改变气流角度的作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挡风部包括挡风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罩体一体成型的挡风板,其生产的成本较低,同时结构强度较高,适用于公共场所的使用,避免被破坏。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风部包括均匀设置在罩体上的滤风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风孔的尺寸可以根据风力的大小做出调整,同时由于滤风孔设置在罩体上,故相邻的滤风孔之间形成有格挡气流的位置,使气流能够均匀地从罩体上扩散出来,同时滤风孔还起到了格挡进风口出来的杂物的作用,同时应当知道,滤风孔为在金属板上开设的,罩体整体的结构强度较高。
[0013]作为优选,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和设置在第一罩体外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底座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第一罩体内,所述第二罩体与底座连接,所述滤风孔设置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侧壁上,所述挡风板分别设置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顶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体包括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同时在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上分别设置有滤风孔;第一罩体、第二罩体与滤风孔的结合,起到了双重过滤杂质和双重扩散气流的作用,提高了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由于第三罩体与底座的连接,其笼罩住罩体的内壁,气流向外流动时,必须经过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增强扩散效果;同时挡风板设置在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部,增大的气流在罩体内的流动路径,使送风装置的送风面积更大,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0015]作为优选,所述罩体包括第三罩体和第四罩体,所述第三罩体与底座连接,所述挡风板设置在第三罩体的顶部,所述滤风孔设置在第三罩体的侧壁上,所述挡风板在第四罩体的顶部呈圆锥状,所述第四罩体的挡风板的顶部与第三罩体的挡风板的底部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体包括第三罩体与第四罩体,同时第四罩体是不与底座连接的,减少了气流在罩体内流动时的风速损失,同时挡风板在第四罩体的顶部呈圆锥状,当气流遇到第四罩体的顶部时,因为挡风板是向内倾斜的,所以有一部分的气流会向挡风板的中心位置汇集,从而在罩体的中间位置发生混流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风速,同时在后的气流向前吹出时,能将混流的气体吹出,使流出罩体的气流更加均匀;同时第四罩体的挡风板的顶部与第三罩体的挡风板的底部连接,也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气流在罩体内的流动路径。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罩体的挡风板的顶部与第三罩体的挡风板的底部螺纹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罩体的挡风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四罩体的挡风板固定,从而方便第四罩体的拆卸和更换,使送风装置在安装时的安装难度降低,同时将第四罩体拆除后,方便第三罩体与第四罩体的清理。
[0019]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垂直于进风方向的第二滤风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四罩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滤风部,当气流需要吹至第四罩体内时,需要预先经过第二滤风部,第二滤风部起到了具有两次使空气均匀扩散的作用,其一为气流向第四罩体移动时,其二为气体从第四罩体中流出时,使空气扩散的效果更好。
[00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滤风部包括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向背离第四罩体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滤网。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气流在向内倾斜的挡风板中间产生了混流的作用,当有后续气体向该位置流动时,后续气流无法吹动处于混流位置的气流,故通过将在第一滤网的位置向外延伸出第二滤网,使混流的气流可以从第二滤网与第一滤网之间的垂直壁中流出,均匀扩散气流;因为第四罩体的深度很深,同时第四罩体的直径较短,所以设置有第二滤网也方便安装者的抓持,使第三罩体转动至第四罩体上,方便两者之间的连接。
[00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第一滤网的中心。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的一体成型,减少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结构强度,同时将第二滤网设置在第一滤网的中心,方便使用者握持,同时中心位置也是从进风口吹出的气体经过第二滤风部的位置,第二滤网设置在第一滤网的中心,能够有效的减少气流的流动速度。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挡风部起到了将单向的风向不同方向进行扩散的作用,加强吹散污浊空气的作用;
[0027]2.第一滤风部在起到过滤的作用的同时,第一滤风部还起到了格挡气流的作用,从而气流在吹出送风装置时,是均匀向外扩散的,避免了气流吹至人体上造成不适的问题;
[0028]3.通过将设置在第三罩体顶部的挡风板设置呈圆锥状,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同时第三罩体无需与底座连接,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3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第四罩体顶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第二滤风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0、底座;1、进风口;2、罩体;21、第一罩体;22、第二罩体;23、第三罩体;24、第四罩体;3、挡风板;4、滤风孔;5、第二滤风部;51、第一滤网;52、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6]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例如影院的座椅,座椅的底部上或者底座O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送风装置的底座0,座椅下方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连通有气压源,其中进气管和气压源在申请号为“201420220263.9”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已经公开,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37]如图1所示,底座O上设置有与座椅的进风管连接的进风口I,底座O整体呈筒形,筒形底座O的侧壁的中段向外延伸出环形边,环形边上倒扣有第二罩体22,第二罩体22与底座O通过螺栓连接;底座O的进风口 I上卡接有第一罩体21,进风口 I位于第一罩体21的底部,第一罩体21与第二罩体22呈筒状,同时第一罩体21与第二罩体22的顶部设置有挡风部,即封住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上方开口的挡风板3,第一罩体21与第二罩体22上的挡风板3与底座O呈平行设置,即其垂直于进风口 I的吹气方向;
[0038]如图1所示,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滤风部,第一滤风部是与进风方向呈平行设置的,即第一滤风部平行于进风方向,当然也可以交错于进风方向,起到了均匀扩散空气的作用,第一滤风部为滤风孔4,滤风孔4是均匀分布在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上的。
[0039]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进风口I将气体吹出,然后经过底座O上的第一罩体21,被第一罩体21上的挡风板3阻隔,向第一罩体21的侧壁流动,然后一部分的风经过了滤风孔4,另一部分的风被相邻滤风孔4之间的位置所阻隔,气流向相邻的滤风孔4内流动,起到了均匀扩散空气的作用,然后气流流出罩体2,对座椅周围的空气起到了净化的作用。
[0040]实施例2: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外部都为设置有滤风孔4的罩体2,但是罩体2内的另一罩体2并不与底座O连接,实施例2中,罩体2包括第三罩体23与第四罩体24,第三罩体23与底座O连接,第三罩体23呈筒形,挡风板3呈水平设置在第三罩体23的顶部,挡风板3呈圆锥状设置在第四罩体24的顶部,滤风孔4设置在第三罩体23的侧壁上,然后在第三罩体23的挡风板3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第四罩体24的挡风板3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柱,第四罩体24通过螺纹柱与第四罩体24螺纹连接,第四罩体24设置在第三罩体23内;从而第三罩体23、第四罩体24和底座O连接。
[0041]如图3所示,因为第四罩体24的整体呈圆锥形,其底部是开口的,所以在第四罩体24的底部设置有封住开口的第二滤风部5,如图4所示,第二滤风部5包括第一滤网51,第一滤网51向背离第四罩体24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滤网52,第二滤网52设置在第一滤网51的中心位置且与第一滤网51—体成型;同时第一滤网51和第二滤网52是垂直于进风方向设置的。
[0042]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当气流从进风口I被吹出后,经过第一滤网51,然后在第四罩体24内呈混流状态,一部分的气流通过不断加压的后续气流从第二滤网52内流出,另一部分的气流通过第一滤网51和第二滤网52之间延伸的部分流出,两部分的气流都改变了原先的流动方向,最终从第三罩体23上的滤风孔4内流出,起到了净化座椅周围的空气的作用,同时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气流扩散至第三罩体23的侧壁的面积更大,扩散效果更好。
【主权项】
1.一种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O),所述底座(O)上设置有与座椅下方的进风管连接的进风口(I),所述底座(O)上罩设有罩体,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阻隔空气沿进风口(I)的吹气方向流动的挡风部,所述罩体在交错于进风方向上设置有使空气均匀扩散的第一滤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风部平行于进风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包括挡风板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风部包括均匀设置在罩体上的滤风孔(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21)和设置在第一罩体(21)外的第二罩体(22),所述第一罩体(21)与底座(O)连接,所述进风口(I)设置在第一罩体(21)内,所述第二罩体(22)与底座(O)连接,所述滤风孔(4)设置在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的侧壁上,所述挡风板(3)分别设置在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第三罩体(23)和第四罩体(24),所述第三罩体(23)与底座(O)连接,所述挡风板(3)设置在第三罩体(23)的顶部,所述滤风孔(4)设置在第三罩体(23)的侧壁上,所述挡风板(3)在第四罩体(24)的顶部呈圆锥状,所述第四罩体(24)的挡风板(3)的顶部与第三罩体(23)的挡风板(3)的底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罩体(24)的挡风板(3)的顶部与第三罩体(23)的挡风板(3)的底部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罩体(24)的底部设置有垂直于进风方向的第二滤风部(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风部(5)包括第一滤网(51),所述第一滤网(51)向背离第四罩体(24)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滤网(5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共场所的座椅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51)与第二滤网(52)—体成型,所述第二滤网(52)设置在第一滤网(51)的中心。
【文档编号】A47C7/74GK205493242SQ201620249114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余和富
【申请人】苏州苏和通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