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44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型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间内坐便池使用的清洁装置。
目前,卫生间内坐便池因其使用起来具有方便舒适的特点,而正日益被广泛使用。而坐便器一般采用水直冲的方式,净化便池,这样往往使得水需要量大,无水或少水的地方常常不能保证有足量的水进行冲洗。而我国幅员辽阔,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干旱缺水,南方也存在着相当部分地区季节性缺水。卫生间特别是公共卫生间的卫生问题及节约用水问题之间的矛盾日常突出,如何使卫生间尽量节约用水,又能让卫生间保持洁净,已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便池底部安装,既可节约用水,又可保持其清洁的节水型坐方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坐便器盖、便池、连杆、拱杆、拉柄、活塞杆、活塞、除污管,除污管斜装于便池底部,活塞杆前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及活塞杆设置于除污管内便池底部开口处,坐便器盖内面开有一导向槽,连杆上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连杆下端与拱杆一端铰接,其铰结点同时为一挤压水阀开关的关闭点,拉柄上开有一长滑槽,拉柄上端与活塞杆连接,拱杆另一端为一滚轮,滚轮设置于滑槽内,可在滑槽内滚动,由两支杆组成的拱杆,两支杆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成反钩状,由另两支杆组成连杆,两支杆之间通过结点固定连接,并成V形。
活塞杆后部与除污管端部的通过钢珠螺纹转动连接,拉柄端部与活塞杆端头之间则通过滚珠转动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柄与活塞杆连接示意图。
参见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坐便器盖1、便池2、连杆3、拱杆4、拉柄5、除污管6、活塞杆7、活塞8、导向槽9、滑槽10、结点11。除污管6斜装于便池2底部,除污管6内与便池2底部开口处相对处设置有活塞8及活塞杆7,活塞杆7前端与活塞8固定连接。坐便器盖1内面后部开有一导向槽9,连杆3上部端头安装设置于导向槽9内,可在导向槽9内滑动,连杆3下端则与拱杆4一端铰接。连杆3由两支杆固定连接而成并成V形。拉柄5上开有一长滑槽10,拱杆4另一端为一滚轮12,滚轮12设置于滑槽10内,可在滑槽内滚动。拱杆4由两支杆组成,两支杆之间固定连接并成反钩状。拉柄5上端与活塞杆7后端连接。连杆与拱杆的铰接点11同时为挤压水阀开关的关闭点。
参见附图2所示,活塞杆7后部与除污管6端部通过钢珠螺纹14转动连接,拉柄5端部与活塞杆7端头之间则通过滚珠15转动连接。
参见附
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拉开坐便器盖,连杆滑动端头在导向槽内向下、向右滑动,并带动连杆、拱杆向右运动,拱杆滚轮则沿拉柄滑槽向下滑动,并拉动拉柄将活塞杆边旋转边向左移动,当使用完坐便器后,将坐便器盖放下,连杆的滑动端头在导向槽内向左、向前滑动,并带动连杆、拱杆向右移动,拱杆的滚轮则沿拉柄滑槽向上滑动,并使拉柄推动活塞杆沿除污管边旋转向右推进,将污物推出除污管。
另外当连杆向下向右移动约1/3处时,连杆触压水阀开关,喷出和清水则将便池进行清洗。
当坐便器盖完全闭合后,其连杆与拱杆间的铰接点则完全压住水阀开关,则水阀完全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自动清除污物的特点,防倒流,同时用少量自来水清洗,无水使用时,不会产生堵塞。
权利要求1.节水型坐便器,包括坐便器盖(1)、便池(2)、除污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3)、拱杆(4)、拉柄(5)、活塞杆(7)、活塞(8),除污管(6)斜装于便池(2)底部,活塞杆(7)前端与活塞(8)固定连接,活塞(8)及活塞杆(7)设置于除污管(6)内便池(2)底部开口处,坐便器盖(1)内面开有一导向槽(9),连杆(3)上端与导向槽(9)滑动连接,连杆(3)下端与拱杆(4)一端铰接,拉柄(5)上开有一长滑槽(10),拉柄(5)上端与活塞杆(7)连接,拱杆(4)另一端为一滚轮(12),滚轮(12)设置于滑槽(10)内,可在滑槽(10)内滚动,由两支杆组成的拱杆(4),两支杆之间固定连接成反钩状,由另两支杆组成连杆(3),两支杆之间通过结点固定连接,并成V形,连杆(3)与拱杆(4)的铰接点(11)同时为挤压水阀开关的关闭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活塞杆(7)后部与除污管(6)端部通过钢珠螺纹(14)转动连接,拉柄(5)端部与活塞杆(7)端头之间则通过滚珠(15)转动连接。
专利摘要节水型坐便器,除污管斜装于便池底部,活塞及活塞杆设于除污管内便池底部开口处,坐便器盖开有导向槽与连杆上端滑动连接,连杆下端与拱杆一端铰接,其铰结点同时是挤压水阀关闭点,拉柄上开有长滑槽,拉柄上端与活塞杆连接,拱杆另一端可在滑槽内滚动,两支杆组成的拱杆成反钩状,另两支杆组成连杆成V形。具有结构简单,自动清除污物的特点,防倒流,同时用少量自来水清洗,无水使用时,不会产生堵塞。
文档编号E03D11/02GK2445013SQ00225710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30日
发明者宋育瑜 申请人:宋育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