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冲碎石桩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冲碎石桩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冲碎石桩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包括:电缆、水管、气管卷扬装置以及与导杆系统连接的钢丝绳卷扬装置,其中,所述水管卷扬装置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桩机实现水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所述气管卷扬装置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桩机实现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气管;所述导杆系统具有沿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伸缩导杆,其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层套管;其中,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二气管分别连接所述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进给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伸缩导杆配合使用,确保伸缩导杆的自由伸缩,使振冲碎石桩机可以对深度超过40米的地下进行振冲碎石桩施工,工作稳定、可靠,并且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振冲碎石桩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冲碎石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冲碎石粧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振冲法是一种地基处理的方法,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散碎石土、砂土、粉上、人工填土等土层振密;或在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淤泥土等土层中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粒料形成粧,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0003]目前,国内应用振冲法施工是使用起吊设备起吊单根导杆连接振冲器完成作业,限于起吊设备的起吊能力和安全因素,成粧深度均小于40m,无法满足强地震区深厚覆盖层地基处理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基于上述出发点,提供一种振冲碎石粧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伸缩导杆配合使用,确保伸缩导杆的自由伸缩,使振冲碎石粧机可以对深度超过40米的地下进行振冲碎石粧施工,工作稳定、可靠,并且节约成本。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冲碎石粧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包括: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以及其钢丝绳与振冲碎石粧机的导杆系统相连的钢丝绳卷扬装置,其中,所述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和气管卷扬装置分别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实现振冲碎石功能的电缆、第一水管和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水管卷扬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粧机实现水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所述气管卷扬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粧机实现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气管;所述导杆系统具有沿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伸缩导杆,其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层套管;其中,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以便下放或提拉所述底层套管,使所述多层套管的长度伸长或缩短;其中,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二气管分别连接所述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
[0006]其中,所述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钢丝绳卷扬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振冲碎石粧机的起重机的后部。
[0007]优选的,所述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中的卷扬机的输出扭矩相等。
[0008]其中,所述电缆、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一气管分别穿过所述多层套管,并与所述振冲器相连。
[0009]其中,所述多层套管中的顶层套管与中间套管通过第一滑动副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一卡接副卡接在一起;所述多层套管中的中间套管与底层套管通过第二滑动副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二卡接副卡接在一起。
[0010]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副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层套管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键槽;设置在所述中间套管外壁的至少一个第一平键;其中,所述第一平键与所述第一键槽配合;其中,所述第一键槽与所述第一平键分别沿所述顶层套管和中间套管的轴向延伸。
[0011]其中,所述第一卡接副包括:环设在所述顶层套管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一承托耳;环设在所述中间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第一卡接台;其中,所述第一卡接台搭接在所述第一承托耳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键槽与所述第一平键间隙配合。
[0013]其中,所述第二滑动副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套管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二键槽;设置在所述底层套管外壁的至少一个第二平键;其中,所述第二平键与所述第二键槽配合;其中,所述第二键槽与所述第二平键分别沿所述中间套管和所述底层套管的轴向延伸。
[0014]其中,所述第二卡接副包括:环设在所述中间套管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二承托耳;环设在所述底层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第二卡接台;其中,所述第二卡接台搭接在所述第二承托耳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伸缩导杆配合使用、确保伸缩导杆的自由伸缩、使振冲碎石粧机可以对深度超过40米的地层进行振冲碎石粧施工、工作稳定、可靠、节约成本的优点。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的振冲碎石粧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左侧视图;
[0019]图3是图本实用新型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振冲碎石粧机的导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所示的N-N向剖视图;
[0022]图6是振冲碎石粧机导杆托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6所示的右侧视图;
[0024]图8是伸缩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顶层套管与中间套管滑动连接的横截面剖示图;
[0026]图10是底层套管与中间套管滑动连接的横截面剖示图;
[0027]图11是中间套管中第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图8所示A部分放大图;
[0029]图13是导杆托盘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导杆托盘组件第二实施例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图2所示,为振冲碎石粧机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振冲碎石粧机包括导杆系统或钻杆系统100、振冲器系统200和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300。而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3可知,自动进给系统包括:电缆卷扬装置302、水管卷扬装置301、气管卷扬装置304以及其钢丝绳331与振冲碎石粧机的导杆系统相连的钢丝绳卷扬装置303。其中,电缆卷扬装置302、水管卷扬装置301和气管卷扬装置304分别具有用于与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相连以使振冲器实现振冲碎石功能的电缆321、第一水管311和第一气管341。此外,水管卷扬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振冲碎石粧机实现水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312 ;气管卷扬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振冲碎石粧机实现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气管342 ;导杆系统100具有沿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伸缩导杆101,其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层套管;其中,钢丝绳331连接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5,以便下放或提拉底层套管,使多层套管的长度伸长或缩短;其中,第二水管312和第二气管342分别连接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5的顶端(如图4、图5所示);而第一水管311、第一气管341、电缆321由上至下穿过伸缩导杆中的各层套管,并与振冲器相连。
[003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进给系统中,其水管卷扬装置301和气管卷扬装置304除了具有用于使振冲器实现振冲碎石功能的第一水管311和第一气管341之外,还分别具有用于使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实现水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312和实现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气管342,并且,其钢丝绳卷扬装置303的钢丝绳331、第二水管、第二气管分别固定在底层套管5的顶端。当自动进给系统中的钢丝绳对底层套管起提拉或下放作用时,第二水管、第二气管可随着同步提拉或下放,从而使伸缩导杆改变长度。
[0033]由于伸缩导杆的多层套管全部伸出时,伸缩导杆的总长度可达到90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振冲碎石粧机可以对深度大于40米的地层进行振冲碎石操作。而在振冲器进行振冲碎石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伸缩导杆是在碎石、砂、泥浆三者混合的状态下工作,因此,碎石、砂、泥浆的混合物很容易进入到伸缩导杆的多层套管之间的间隙中,使伸缩导杆的多层或几层套管被卡住,从而使振冲器系统200的振冲器230埋入孔内,使振冲碎石操作失效。
[0034]为了避免伸缩导杆的多层套管被卡住,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进给系统中,采用第二水管和第二气管向伸缩导杆的底层套管上方输送水和气,并在底层套管上方形成可以存储水和气的通道。在振冲碎石操作中,由于底层套管上方的通道内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因此,在底层套管的上、下方形成一定的水位差。由于伸缩导杆是由多层套管由内至外套接在一起形成,因此,底层套管上方的水可认为是在伸缩导杆的内部,而在振冲碎石操作过程中形成的由下至上流出的水可认为是在伸缩导杆的外部,即,在伸缩导杆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水位差,使得伸缩导杆内部的水压始终大于外部的水压。
[0035]由于伸缩导杆内部的水压始终大于其外部的水压,并且,当伸缩导杆处于伸长状态时,伸缩导杆的长度恒定,使得伸缩导杆内、外部的水压差恒定,因此,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输送的水在伸缩导杆内外部形成动态的水压平衡。因此,当振冲碎石操作中的碎石、砂、泥浆与第一水管输送的水形成的混合物由下至上的向上流且流入到伸缩导杆的多层套管之间的间隙附近时,在第二水管提供的动态水的作用下,混合物不会继续流入到伸缩导杆的内部,从而避免伸缩导杆被卡住,确保伸缩导杆可以自由伸缩,使大深度振冲碎石粧的施工成为可能。
[0036]而进一步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进给系统还包括与底层套管顶端连接的第二气管,其在振冲器进行振冲碎石操作时,可以向伸缩导杆内部输送高压气体(与第一气管输送的气体形成动态的气压平衡),其和第二水管共同配合,确保所述碎石、砂、泥浆的混合物不会进入到伸缩导杆内部,并且,既使偶尔有混合物进入到伸缩导杆内部,在第二水管和第二气管所输送的水和气体的配合作用下,会使混合物沿着底层套管上方的所述通道向上流动,并从位于导杆系统上方的出水槽处流出(图中未示出),从而不会使混合物赌塞在多层套管的间隙处,确保了多层套管可以处于自由伸缩的状态中。
[0037]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钢丝绳卷扬装置分别由四台电机或液压马达驱动,并以钢丝绳卷扬装置为主驱动装置,即,当需要对底层套管进行提拉或下放操作时,钢丝绳卷扬装置的电机或液压马达工作,然后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的电机或液压马达以相同转矩同步工作,从而使与振冲器、伸缩导杆分别相连的各管路的水、电、气的供应同步进行,确保振冲碎石粧机各系统的正常运行。
[0038]具体的,在进行振冲碎石操作时,需要将振冲器下放,因此需要使伸缩导杆伸长。此时,钢丝绳卷扬装置的电机或液压马达工作,使钢丝绳在卷扬机的作用下向下伸长,由于伸缩导杆的底层套管与钢丝绳相连,而用于形成动态水压平衡和动态气压平衡的第二水管和第二气管与底层套管的顶端相连,因此,当钢丝绳卷扬装置工作时,用于输送第二水管和第二气管的水管卷扬装置和气管卷扬装置也同步工作,以便第二水管、第二气管与钢丝绳以同样的速率被同步下放。相应的,电缆、第一水管和第二气管也与钢丝绳以同样的速率被下放,即,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均与钢丝绳卷扬装置同步工作。
[0039]此外,本实用新型自动进给系统的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钢丝绳卷扬装置分别安装在振冲碎石粧机的起重机系统400中起重机的后部,在起重机后部形成大约16吨的配重,也确保了振冲碎石粧机的稳定运行和施工的安全。
[0040]本实用新型中,系统具有导杆托盘组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其中,导杆托盘组件中的伸缩导杆用于调节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的下放位置,而托盘用于和伸缩导杆配合,承托着伸缩导杆实现回缩和下放。
[0041]其中,伸缩导杆与托盘8连接,而托盘8通过过渡接头9与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连接,从而通过调节伸缩导杆的长度实现调节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下放位置的目的。
[0042]由图6-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导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层套管;其中,多层套管中的顶层套管与中间套管通过第一滑动副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一卡接副卡接在一起;其中,多层套管中的中间套管与底层套管通过第二滑动副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二卡接副卡接在一起。
[0043]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导杆中,由于多层套管中的每两层相邻套管通过滑动副滑动连接,因此每两层相邻套管的长度可以伸长或缩短,从而使多层套管的长度可以伸长或缩短,进而通过调节多层套管的长度达到调节与多层套管相连的振冲器的下放位置,使得进行振冲碎石操作的振冲器可以到达所要求的深度。
[0044]由于在应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导杆处于竖直状态,因此,通过滑动副滑动连接每两层相邻套管,可以使相邻的内外两层套管只能做上下运动,而不能相互扭转。此外,每两层相邻套管之间通过卡接副卡接在一起,使得每两层相邻套管不会相互脱离,从而保证振冲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0045]具体的,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导杆包括顶层套管1、底层套管5和位于顶层套管与底层套管之间的中间套管。其中,在应用中,多层套管的中间套管可以采用多层,并且,伸缩导杆的多层套管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而确定。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套管其为5层套管,S卩,中间套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三层套管3、4、5。其中,本实用新型伸缩导杆的每层套管的长度为18-20米,从而使得伸缩导杆的长度可达到90-100米,解决了现有技术振冲碎石粧机的导杆长度短、使得振冲碎石粧机无法对深度大于20米、尤其是大于50米以上的工程进行施工的问题。
[0046]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顶层套管I和中间套管中的第一套管2采用第一滑动副滑动连接,该第一滑动副包括:均布设置在顶层套管内壁的三个第一键槽;均布设置在中间套管第一套管2外壁的三个第一平键;其中,每个第一平键与对应的第一键槽配合;其中,第一键槽与第一平键分别沿顶层套管和中间套管第一套管2的轴向延伸。通过第一滑动副,使得中间套管的第一套管可以在顶层套管I内上下滑动,从而改变长度。优选的,为了使相邻两层套管轴向滑动顺利,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层套管上的第一键槽与第一平键采用间隙配入口 ο
[0047]而为了防止第一套管在顶层套管内滑动时脱离顶层套管,在第一套管与顶层套管上分别设置用于将两者卡接在一起的第一卡接副。第一卡接副包括:环设在顶层套管I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一承托耳;环设在第一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第一卡接台;其中,第一卡接台外缘虚拟圆的直径大于第一承托耳内缘虚拟圆的直径、小于顶层套管I的内径,从而使第一卡接台可以搭接在第一承托耳上,从而将第一套管与顶层套管卡接在一起。
[0048]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底层套管5和中间套管中的第三套管4采用第二滑动副滑动连接,如图10所示,该第二滑动副包括:均布设置在第三套管4内壁的三个第二键槽7 ;均布设置在底层套管5外壁的三个第二平键6 ;其中,第二平键与第二键槽配合;其中,第二键槽与第二平键分别沿第三套管和底层套管的轴向延伸。
[0049]同理,通过第二滑动副,使得底层套管5可以在中间套管的第三套管4内上下滑动,从而改变长度。优选的,为了使相邻两层套管轴向滑动顺利,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层套管上的第一键槽与第一平键采用间隙配合。
[0050]而为了防止底层套管在第三套管内滑动时脱离第三套管,在第三套管与底层套管上分别设置用于将两者卡接在一起的第二卡接副。如图12所示,第二卡接副包括:环设在第三套管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二承托耳;环设在底层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第二卡接台;其中,第二卡接台搭接在第二承托耳上。
[0051]可见,第一滑动副和第二滑动副的滑动原理相同,第一卡接副和第二卡接副的卡接原理也相同,即通过在相邻两层套管上分别设置平键和/或键槽的方式使相邻两层套管滑动连接,而通过在相邻两层套管的顶端和/或底端分别设置承托耳和卡接台的方式使相邻两层套管卡接在一起。
[0052]其中,中间套管的每个套管的结构相同,如图11所示,这里以中间套管的第二套管3为例介绍中间套管中每个套管的结构。由图可知,中间套管的每个套管均包括:均布设置在套管外壁的多个平键6 ;环设在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卡接台15 ;均布设置在套管内壁的多个键槽7 ;以及环设在套管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承托耳16。
[0053]中间套管的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第三套管分别通过平键、键槽之间的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并通过承托耳与卡接台的卡接配合而使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第三套管分别卡接为一体,从而改变中间套管的轴向长度。
[005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承托耳、第二承托耳的结构与中间套管的承托耳16的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第一卡接台、第二卡接台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卡接台的结构相同、尺寸不同;而第一平键、第二平键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平键的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第一键槽、第二键槽的结构与图11所示键槽的结构相同、尺寸不同。各承托耳、卡接台、平键、键槽的尺寸根据相邻套管尺寸确定。
[0055]其中,在伸缩导杆的底层套管5顶端设置有盖板17,且在盖板17上固定可使底层套管以及其它套管回缩的钢丝绳。优选的,在盖板1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吊耳18。
[0056]其中,在盖板上连接着用于使振冲器进行振冲碎石操作时形成水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和形成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气管,并且,在盖板上穿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于使振冲器进行振冲碎石操作的第一水管、第一气管和电缆穿过盖板上对应的通孔及底层套管后与振冲器相连。
[0057]此外,在底层套管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振冲器在进行振冲碎石操作时、穿过底层套管内的第一水管、第一气管和电缆抖动的填充物。填充物将底层套管内部填充密实,从而有效防止电缆、第一水管、第一气管在振冲器工作时的抖动,进而防止电缆、第一水管、第一气管因抖动造成的磨损。优选的,在底层套管内布置有用于使电缆穿过的塑料管。
[0058]其中,本实用新型伸缩导杆的底层套管5底端与托盘8连接,托盘上设置有与伸缩导杆的各层套管对应的用于分别向上承托各层对应套管的承托装置。
[0059]具体的,如图6所示,托盘包括:用于连接伸缩导杆中的底层套管的圆筒;设置在圆筒外壁且沿其径向朝外伸出的承托装置;其中,在承托装置上设有沿其径向依次排布的多个阶梯台,其每个阶梯台用于承托伸缩导杆中一个相应的套管。
[0060]由于托盘具有承托装置,并且承托装置上设置多个阶梯台,使得与托盘连接的伸缩导杆回缩时,每个阶梯台可以承托起伸缩导杆中对应的套管,使得各层套管可以顺利回缩,并在回缩后不会因重力作用再次伸长。
[0061]其中,圆筒与底层套管连接时,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两者连接为一体,也可以采用将圆筒套装在底层套管内或外的方式将两者连接为一体,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
[0062]而如图13所示,承托装置可以为环设在圆筒外壁的承托盘,在承托盘上设置与伸缩导杆的多层套管分别相对应的阶梯台。或者,为了减少托盘质量,采用图14所示的多个承托臂代替图13所示的承托盘,如图14所示,多个承托臂(图中显示三个承托臂)均布环设在圆筒外壁。
[0063]其中,如图13或图14所示,无论是采用承托盘还是承托臂,其上设置的沿其径向依次排布的多个阶梯台中,每个阶梯台分别用于承托伸缩导杆中一个对应的套管。
[0064]由于伸缩导杆为五层,因此,托盘中的阶梯台的数量也为五个,且每个阶梯台对应承托一层套管,即第一阶梯台10对应承托底层套管5,第二阶梯台11用于对应承托中间套管的第三套管4,第三阶梯台12对应承托第二套管3,第四阶梯台13对应承托第一套管2,第五阶梯台14对应承托顶层套管I。
[0065]优选的,朝着伸缩导杆方向延伸的多个阶梯台由下至上依次上升,即,朝着伸缩导杆方向延伸的多个阶梯台中,其每个阶梯台所在虚拟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且每个阶梯台的直径和伸缩导杆中与其对应的一层套管底部端面的直径相当,以便每个阶梯台可以对应承托一层套管,使套管回缩。
[0066]托盘8底端通过过渡接头9与振冲器连接。当电缆从布置于底层套管里的塑料管里向下穿过时,通过过渡接头与振冲器连接。过渡接头可以保证绝缘、防水、抗磨损;在过渡过渡接头内实现水管、气管和电缆的对接和定位,第一水管的水通过过渡接头连接到振冲器并从振冲器最下端喷出,第一气管与过渡接头上的出气孔连接。
[0067]其中,用于使振冲器形成水压、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第二气管以及用于使振冲器形成振冲碎石操作的第一水管、第一气管均分别设计有单向阀,从而防止水、气倒流回相应的水管、气管里。
[0068]其中,本实用新型伸缩导杆的各层套管在重力作用下实现下放,从而使长度加长;而伸缩导杆在钢丝绳的作用下回缩,如,当钢丝绳在钢丝绳卷扬装置的作用下上移时,钢丝绳拉动伸缩导杆的底层套管,使底层套管向上回缩;当底层套管向上回缩到中间套管的第三套管内时,托盘上与第三套管对应的阶梯台承托着第三套管的底端,并带动第三套管随着底层套管向上回缩;以此类推,直至中间套管的第一套管回缩到顶层套管内。
[006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各滑动副除了采用上述的键槽、平键连接的结构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使套接在一起的相邻套管实现轴向滑动的任意滑动连接的结构;同样,用于将相邻两层套管套装在一起的卡接副除了上述的承托耳、卡接台的卡接结构之外,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接结构。而现有技术中的滑动连接方式、卡接方式有多种,在此不例举。
[0070]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冲碎石粧机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包括: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以及其钢丝绳与振冲碎石粧机的导杆系统相连的钢丝绳卷扬装置,其中,所述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和气管卷扬装置分别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粧机的振冲器实现振冲碎石功能的电缆、第一水管和第一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管卷扬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粧机实现水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水管; 所述气管卷扬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所述振冲碎石粧机实现气压动态平衡的第二气管; 所述导杆系统具有沿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伸缩导杆,其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层套管; 其中,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以便下放或提拉所述底层套管,使所述多层套管的长度伸长或缩短; 其中,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二气管分别连接所述多层套管中的底层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钢丝绳卷扬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振冲碎石粧机的起重机的后部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扬装置、水管卷扬装置、气管卷扬装置中的卷扬机的输出扭矩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一气管分别穿过所述多层套管,并与所述振冲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套管中的顶层套管与中间套管通过第一滑动副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一卡接副卡接在一起; 所述多层套管中的中间套管与底层套管通过第二滑动副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二卡接副卡接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副包括: 设置在所述顶层套管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键槽; 设置在所述中间套管外壁的至少一个第一平键; 其中,所述第一平键与所述第一键槽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键槽与所述第一平键分别沿所述顶层套管和中间套管的轴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副包括: 环设在所述顶层套管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一承托耳; 环设在所述中间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第一卡接台;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台搭接在所述第一承托耳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键槽与所述第一平键间隙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副包括: 设置在所述中间套管内壁的至少一个第二键槽; 设置在所述底层套管外壁的至少一个第二平键; 其中,所述第二平键与所述第二键槽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键槽与所述第二平键分别沿所述中间套管和所述底层套管的轴向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多卷盘同步自动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副包括: 环设在所述中间套管内壁底端且沿其径向朝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二承托耳; 环设在所述底层套管外壁顶端且沿其径向朝外凸出的第二卡接台; 其中,所述第二卡接台搭接在所述第二承托耳上。
【文档编号】E02D3-08GK204282339SQ201420675288
【发明者】郑喜彦, 赵军, 韩伟, 石峰, 魏良, 李昌华, 丁海龙, 孙仲彬, 林坚, 王宇清 [申请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