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

文档序号:221807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配合海水潮汐以及利用可受控制的蓄水区、水坝进行河川整治,使所排出海洋的污水及淤泥不会回流至主河道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
背景技术
台湾的地形东西窄而南北长,又河川多是采用东西流向,因此河川具有流程短、落差大的特色,而河川的上游处因为地势高、水流快而具有较强的侵蚀力,往往夹带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当流至下游时则因地势平坦水流缓慢造成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缩减河川的总容水量,又因山坡地过度开发水土保持不良每当大雨过后更是将大量的泥沙冲刷至河川下游,使泥沙淤积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河川容易因豪大雨暴涨而造成水灾;再者,河川下游地势平此河水流速缓慢,因此河水的涵氧量低使生物及微生物无法生存,造成河川丧失自净的功能,再加上台湾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工业废水以及民生废水多是直接排入河川内,并且河川所排出海洋的污水于海洋涨潮之时再度回流至河道内,在日积月累之下将使河水发臭,虽然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相关的整治工程经多年进行,所花费的金钱更是属亿万计,但是却难以改善河水污染以及河道淤积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一般河川经长年整治却未能改善其泥沙淤积与污染问题,于是致力研究整治河川的方法,而有中国台湾申请案第088112938号「河川污染整治方法」提出申请,其能有效使河川所排出海洋的污水不因海水涨潮回流至河川,并且获得认可给予专利的肯定。
上述「河川污染整治方法」虽能有效改善河川污染问题,但是此方法主要乃是针对主河道而设计,对于有支流的河川其效果有限,且此方法无法解决河川泥沙淤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以期能有效降低河川及其支流的污染程度,并且能解决河道泥沙淤积等问题,使河川容量增加减少水患的产生。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包括有主河道及设置于主河道邻近出海口处的至少一蓄水区,该蓄水区具有与出海口同侧的进水口,以及相对进水口的一侧具有出水口,且该进水口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进水闸,该出水口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出水闸,以当海水涨潮之时蓄水区的进水闸开启海水可由进水口进入蓄水区内,而海水退潮前关闭进水口以维持蓄水区的高水位,当海水退至最低潮前打开出水闸将储存的海水释出,以造成强大水流将污水排至外海不至回流,在主河道设置至少一条支流;各支流至少设置两水坝,且水坝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闸门,各支流每两两相邻的水坝将支流区隔为至少一个冲洗区;清洗河道;关闭各支流最靠近上游的水坝闸门,待水量足够后即关闭与其相邻的水坝,并在清洗之前搅动河底的淤泥,使淤泥可为流水所带动;打开各支流最靠近上游之水坝的闸门以冲洗各支流的冲洗区,依序由上游往下游冲洗各支流的冲洗区,直至各支流与主河道汇流处;配合海水潮汐,在海水退至最底潮之前释放各支流夹带淤泥的污水,造成强劲的水流将污水以及淤泥排出外海。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所述的主河道的各支流处设置有蓄水区。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所述的主河道设有水坝。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各支流污水配合海水潮汐,在退至最底潮前支流与主河道汇流处距离出海口最远优先排放至另一支流与主河道汇流处,其排放的污水与之汇流。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所述的蓄水区由出水口排出加强水流的预先储存的水。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所述河底的可为水流带动的淤泥由强力水柱将其搅动。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包括有在主河道及至少一设置于主河道邻近出海口处的蓄水区设有具有与出海口同侧的进水口,在相对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出水口,该进水口进一步设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进水闸;在出水口设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出水闸,而海水退潮前关闭进水口以维持蓄水区的高水位,当海水退至最低潮前打开出水闸将储存的海水释出,以造成强大水流将污水排至外海不至回流,其特征在于主河道设有至少一条支流,各支流设置有至少两水坝,且水坝设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闸门;清洗主河道,设置于各支流的水坝同时关闭闸门,储存水源,配合海水潮汐于海水退至最底潮前,同时释放各支流所预先储存的水。
前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中当各支流的污水流经主河道所设置的蓄水区时,各蓄水区由出水口排出预先储存的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淡水河的各支流所设的水坝同时储存适量河水并且配合海水的潮汐,约在退潮前的一个小时同时释放各支流所欲先储存的河水,如此可产生更强劲的水流冲洗淡水河,并将冲洗后的污水及淤泥排至更远的外海,而不会在海水涨潮时再次回流至淡水河内。
本发明值得一提的是利用人工的手段协助河川发挥天然的力量,使河川形成有如有氧运动一般令河川水流湍急而使使河水涵氧量增加,而使河水更适合生物及微生物生存增加河川的自净功能。


图1本发明在海水涨潮时储水区储水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本发明在海水退潮前储水区释放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本发明冲洗河道示意图;图5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淡水河及其支流的简单示意图;图6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淡水河及其支流的局部放大简单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图3所示,其河川的主河道1可依实际的污染、泥沙淤积的程度以及河川大小设置不定量蓄水区2或水坝3,而本实施例以主河道1两侧邻近出海口4(请参阅图5所示)各设置一蓄水区2为例详加说明之;其中各蓄水区2在与出海口4相邻的一侧各设有进水口21,且各进水口21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进水闸211,在蓄水区2相对进水口21的一侧设有出水口22,在各出水口22设置可受控制而开闭的出水闸221,在实际的应用上是在海水涨潮时将进水闸211打开,干净的海水可经由进水口21进入蓄水区2内,并在海水退潮之前将进水闸211关闭,如此蓄水区2内的水位则与主河道1同高,在海水退潮时主河道1的水位降低而蓄水区2的水位仍旧是维持在高水位,待海水退至最底潮之前(约一个小时前)将蓄水区2出水口22的闸门221打开,使干净的海水由出水口22涌出,以强劲的水流将主河道1的污水排至外海,而当蓄水区2的水位泄流至将与主河道1河水同高时即可关闭出水闸221,如此反复上述的步骤即可降低河川污染。
再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其河川主河道1的支流11可依实际的污染、泥沙淤积的程度以及河川大小设置不定量蓄水区2或水坝3,本实施例是以在主河道1的各支流11设置数个水坝3为例详加说明;其主要是在于主河道1的各支流11设置有不定数量的水坝3,且各水坝3设均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闸门31,且每两两相邻的水坝3将各支流11区隔为数段的冲洗区11。
在实际的应用上主要于各支流11最靠近上游的水坝3做为冲洗的起始点,首先是先将最靠近上游的水坝3闸门31关闭以储备上游干净的河水作为冲洗之用,而此时其它水坝3的闸门31处于开放状态,且在冲洗之前先以强力的水柱将搅动支流11底部的淤泥,使淤泥可为水流所带动,待最靠近上游的水坝3储存足够的水量后即可将其相邻的水坝3闸门31关闭,再打开最靠近上游水坝3的闸门31,使储存的河水由水坝3涌出形成强劲水流冲洗两水坝3形成之冲洗区111,如此反复上述的步骤冲洗各支流11的冲洗区11直至各支流11与主河道1的汇流处,再配合主河道1与海水的潮汐,释放各支流11的夹带淤泥的污水,以强劲的水流将污水及淤泥由出海口4排出外海(请参阅图5所示)。
请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以淡水河5流域及其支流11为实例作说明,其中淡水河5是为主河道1,其支流11分别为大汉溪51、新店溪52与基隆河53;依据淡水河5的污染与泥沙淤积的程度而在淡水河5流域两侧设置数个蓄水区2,于海水涨潮时蓄水以便冲洗河道,而淡水河5的各支流大汉溪51、新店溪52与基隆河53,也是依各别个污染与泥沙淤积程度以及实际情况而设置数个水坝3,而其两两相邻的水坝3系将各支流11区分为数段的冲洗区11。
而当欲冲洗河道时须先将各支流11最邻近上游处的水坝3闸门31关闭以储存河水作为冲洗之用,待各支流11储存足够的水后系可依上述的方法一段段的冲洗各支流11的冲洗区111直至各支流11与淡水河5的汇流处,而各支流11在汇流处的污水及淤泥则须配合海水潮汐以及距离出海口4的远近,约在最低潮前的一小时由距出海口4最远的支流11开始释放,而本实施例距出海口4最远的乃是大汉溪51其次为新店溪52再者为基隆河53,因此是由大汉溪51最先释放,当其污水夹带淤泥流经新店溪52与淡水河5汇流处时,新店溪52的水坝3即可打开闸门31与之汇流,并流经基隆河53与淡水河5的汇流处时基隆河53的水坝3即可打开闸门31与之汇流而可产生强劲的水流,各支流11的污水及淤泥在流经淡水河5各蓄水区2时,各蓄水区2可释放其预先储存的水以使水流更加强劲,而能将污水以及夹带的泥沙由出海口4排出外海,而不因水流缓慢使排出的污水及淤泥于海水涨潮时回流至淡水河5内,因此反复实施上述的方法即可使淡水河5及其支流11逐渐回复原有干净的面貌,并使河川容量增加减少水患对民众生命财产的威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包括有主河道及设置于主河道邻近出海口处的至少一蓄水区,该蓄水区具有与出海口同侧的进水口,以及相对进水口的一侧具有出水口,且该进水口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进水闸,该出水口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出水闸,以当海水涨潮之时蓄水区的进水闸开启海水可由进水口进入蓄水区内,而海水退潮前关闭进水口以维持蓄水区的高水位,当海水退至最低潮前打开出水闸将储存的海水释出,以造成强大水流将污水排至外海不至回流,其特征在于在主河道设置至少一条支流;各支流设置至少两个水坝,且水坝具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闸门,各支流每两两相邻的水坝将支流区隔为至少一个冲洗区;清洗河道;关闭各支流最靠近上游的水坝闸门,待水量足够后即关闭与其相邻的水坝,并在清洗之前搅动河底的淤泥,使淤泥可为流水所带动;打开各支流最靠近上游之水坝的闸门以冲洗各支流的冲洗区,依序由上游往下游冲洗各支流的冲洗区,直至各支流与主河道汇流处;配合海水潮汐,在海水退至最底潮之前释放各支流夹带淤泥的污水,造成强劲的水流将污水以及淤泥排出外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河道的各支流处设置有蓄水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河道设有水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支流污水配合海水潮汐,在退至最底潮前支流与主河道汇流处距离出海口最远优先排放至另一支流与主河道汇流处,其排放的污水与之汇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区由出水口排出加强水流的预先储存的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底的可为水流带动的淤泥由强力水柱将其搅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在主河道及至少一设置于主河道邻近出海口处的蓄水区设有具有与出海口同侧的进水口,在相对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出水口,该进水口进一步设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进水闸;在出水口设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出水闸,而海水退潮前关闭进水口以维持蓄水区的高水位,当海水退至最低潮前打开出水闸将储存的海水释出,以造成强大水流将污水排至外海不至回流,其特征在于主河道设有至少一条支流,各支流设置有至少两水坝,且水坝设有一可受控制而开闭的闸门;清洗主河道,设置于各支流的水坝同时关闭闸门,储存水源,配合海水潮汐于海水退至最底潮前,同时释放各支流所预先储存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各支流的污水流经主河道所设置的蓄水区时,各蓄水区由出水口排出预先储存的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支流河川的整治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主河道以及其支流设置不定数量的水坝或蓄水区,以两两相邻水坝或蓄水区的设置,使主河道或其支流区隔为数段冲洗区,再以各水坝或蓄水区储水,利用所储存的水依序由上游往下游一段段的冲洗河道,并可在冲洗之前配合强力水柱搅动河底的淤泥,使淤泥被冲洗时的强大水流带动而不会沉积在河底,并且各支流配合海水的潮汐,在海水退至底潮前释放各支流的污水以及联合主河道储存的海水释放,造成强大的水流将污水以及淤泥排出外海,在海水再次涨潮时污水及淤泥不至再回流至主河道内。
文档编号E02B3/00GK1712641SQ20041004808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吴武雄 申请人:吴武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