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42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卫生间蹲厕,特别是涉及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用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于节水工作已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特别规定了医院、饭店、商店、公园、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不但必须使用节水器具外,还应当使用非触摸式冲洗装置,以防止流行病的触摸交叉感染,未采用的将被给以处罚。而目前市场上出售和社会上流行的蹲厕冲水阀与蹲厕分离安装,冲刷时需要手按或用脚踩的方法来打开冲刷阀门进行冲洗,不能够达到非触摸的要求,而电子感应式的虽然可以满足非触摸要求,但是其价格昂贵,故障率较高,消耗电能,并且要求时时刻刻保证供电的情况下才能够正常工作,让使用者和公厕的保洁人员都感到极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它包括有陶瓷盆体、延时冲洗阀、踏板,它还包括有射流节水阀和活动踏板,所述陶瓷盆体两侧分别设有与陶瓷盆体为一整体的踏板,在其中任意一个踏板上设有一个下凹空间,在其下凹空间内设有延时冲洗阀,在延时冲洗阀的控制杆上固设有活动踏板,所述延时冲洗阀的进水口与城市供水水管相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射流节水阀与陶瓷盆体的冲洗喷水管相连接。
所述射流节水阀的进水端内为沿水流流动方向成逐渐缩小的锥形,所述射流节水阀的出水端内为沿水流流动方向成逐渐扩大的倒锥形,并在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旁开的射流通气孔。
在使用时,使用者的双脚踩在陶瓷盆体上的踏板上,当使用者完事后离开踏板时,原来被踩下的活动踏板自动抬起,打开延时冲洗阀,水流经射流节水阀流出,大气中的空气通过射流通气孔混入到出水腔内的水流中,并同水流一起冲出冲洗喷水管,对蹲厕进入冲刷。
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射流节水阀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不但可以实现非触摸方式的要求,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冲厕的遗忘,时刻保持蹲厕的清洁,结构简单,在其压力、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30%以上的冲水能力,特别适合于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射流节水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陶瓷盆体、2下凹空间、3控制杆、4活动踏板、5延时冲洗阀、6冲洗喷水管、7供水水管、8射流节水阀、9踏板、10射流通气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它包括有陶瓷盆体1、延时冲洗阀5、踏板9,它还包括有射流节水阀8和活动踏板4,所述陶瓷盆体1两侧分别设有与陶瓷盆体为一整体的踏板9,在其中任意一个踏板9上设有一个下凹空间2,在其下凹空间2内设有延时冲洗阀5,在延时冲洗阀5的控制杆3上固设有活动踏板4,所述延时冲洗阀5的进水口与城市供水水管7相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射流节水阀8与陶瓷盆体1的冲洗喷水管6相连接。
所述射流节水阀8的进水端内为沿水流流动方向成逐渐缩小的锥形,所述射流节水阀的出水端内为沿水流流动方向成逐渐扩大的倒锥形,并在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旁开的射流通气孔10。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它包括有陶瓷盆体、延时冲洗阀、踏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射流节水阀和活动踏板,所述陶瓷盆体两侧分别设有与陶瓷盆体为一整体的踏板,在其中任意一个踏板上设有一个下凹空间,在其下凹空间内设有延时冲洗阀,在延时冲洗阀的控制杆上固设有活动踏板,所述延时冲洗阀的进水口与城市供水水管相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射流节水阀与陶瓷盆体的冲洗喷水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节水阀的进水端内为沿水流流动方向成逐渐缩小的锥形,所述射流节水阀的出水端内为沿水流流动方向成逐渐扩大的倒锥形,并在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旁开的射流通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式一体化节水蹲厕,它包括有陶瓷盆体、延时冲洗阀、踏板,它还包括有射流节水阀和活动踏板,所述陶瓷盆体两侧分别设有与陶瓷盆体为一整体的踏板,在其中任意一个踏板上设有一个下凹空间,在其下凹空间内设有延时冲洗阀,在延时冲洗阀的控制杆上固设有活动踏板,所述延时冲洗阀的进水口与城市供水水管相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射流节水阀与陶瓷盆体的冲洗喷水管相连接。由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不但可以实现非触摸方式的要求,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冲厕的遗忘,时刻保持蹲厕的清洁,结构简单,在其压力、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30%以上的冲水能力,特别适合于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文档编号E03D3/00GK2714650SQ200420009218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4日
发明者杨桂祥 申请人:杨桂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