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防虫防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81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水道防虫防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下水道中虫、臭味外泄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包括一筒体、隔板、封门,封门与带配重专块的杠杆连接,封门依靠配重块的作用,将筒体、隔板构成下水通道关闭或打开,缺点是下水量小,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它不仅结构简单,而用下水量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包括筒体、隔板、封门,其特殊之处在于筒体具有一对相对的侧板、一对相对的舌板、上开口、一对相对的侧口,隔板呈“∧”形,隔板固定在筒体侧板的内壁上,隔板、侧板、舌板、上开口和侧口构成自上而下的污水通道;在舌板下表面上铰接一封门,封门与侧口密封。封门和侧口与筒体的垂线有一锐角。
在隔板的下表面与侧口相邻的部位,有一贯穿隔板整个宽度的导向板。
在封门上有一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道防虫防臭器,有二个下水侧口,且封门依靠自身的重量,可将侧口封闭,故出水量大,结构简单;在隔板的下表面上有一导向板,使蟑螂在上面爬行,防止蟑螂拔动封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线框爆炸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1、隔板,2、筒体,3、封门,4、合页。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包括筒体2、隔板1、封门3,筒体2具有一对相对的侧板23、一对相对的舌板21、上开口24、一对相对的侧口25,隔板1呈“∧”形,隔板1固定在筒体2侧板23的内壁上,隔板1、侧板23、舌板21、上开口24和侧口25构成自上而下的污水通道;舌板21的下表面上铰接一封门3,封门3与侧口25密封,最佳实施方式是封门3和侧口25与筒体2的垂线H有一锐角26;舌板21与封门3通过一合页4联接,也可以用其它铰接方式;在隔板1的下表面与侧口25相邻的部位,有一贯穿隔板1整个宽度的导向板22,导向板22使蟑螂在上爬行,防止其拔动封门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在封门3上有一配重块3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污水沿隔板1、侧板23、舌板21、上开口24和侧口25构成自上而下的污水通道流动,污水的冲击力及其重力,使用封门3打开;无污水泄放时,封门3依靠自身的重量,将侧口25关闭,则防止下水道中臭味、蟑螂及其它虫类跑出。
权利要求1.一种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包括筒体、隔板、封门,其特征在于筒体具有一对相对的侧板、一对相对的舌板、上开口、一对相对的侧口,隔板呈“∧”形,隔板固定在筒体侧板的内壁上,隔板、侧板、舌板、上开口和侧口构成自上而下的污水通道;在舌板下表面上铰接一封门,封门与侧口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其特征在于封门和侧口与筒体的垂线有一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其特征在于在隔板的下表面与侧口相邻的部位,有一贯穿隔板整个宽度的导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其特征在于在封门上有一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其特征在于在封门上有一配重块。
专利摘要一种下水道防虫防臭器包括筒体、隔板、封门,其特殊之处在于筒体具有一对相对的侧板、一对相对的舌板、上开口、一对相对的侧口,隔板呈“∧”形,隔板固定在筒体侧板的内壁上,隔板、侧板、舌板、上开口和侧口构成自上而下的污水通道;在舌板下表面上铰接一封门,封门与侧口密封。封门和侧口与筒体的垂线有一锐角;在隔板的下表面与侧口相邻的部位,有一贯穿隔板整个宽度的导向板,它不仅结构简单,而用下水量大。
文档编号E03F7/06GK2707869SQ2004200437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健强 申请人:李健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