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的水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20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龙头的水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龙头的水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的水龙头的水嘴装有网状物;有的水龙头水嘴口带有喷淋花洒;这样使水流通过时可与空气混合,以达到防止水花溅出的作用。但是,当水流量较大的时候上述结构无法混入足够量的空气,从而达不到防止水花乱溅的效果,而如果增大网格密度的话又会使得水流冲击力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力强而又能防止水花飞溅的水龙头水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水龙头的水嘴装置实现的在水嘴壁上设有一圈贯通的细孔,水嘴壁内紧靠细孔上方设有一层带有筛孔的薄片,细孔的下方水嘴内壁上有凸出。
该水嘴装置可由外水管、内水管和凹面薄片组成,所述的外水管一端与水龙头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的内水管被外水管套着,该内水管靠近上端的壁上有一圈贯通的细孔,靠近下端出水口的内壁呈罗纹管状;所述的凹面薄片与内水管的上端相连,凹面薄片上有网状筛孔。这种结构的水嘴可与水龙头活动相连,而且也便于制造装配。
当水龙头开启时,水通过薄片上的筛孔,形成四射的若干条细水流柱并撞击内水管的凸出或罗纹,根据流体力学的佰努利原理,这些细水柱四周将产生负压区,于是大量空气由水嘴管壁上的贯通细孔涌入负压区并与水混合,最终变成大水泡流出。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有如下优点1、因为可以混入足够量的气体而产生的大水泡,凭其缓冲和相互粘滞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即使在大流量的水流下也不会产生“水花四溅”的现象,柔软,干净卫生。2、因为水被“膨胀”,不会“溅走”,洗净器物的时间也相对短;所以可以起到节水作用。3、因为大水泡在扰动下更易破裂,而水泡破裂时产生的喷射力更易将餐具、器物上的油污带走;所以具有更强的去油污能力。


图1为一个优选方式的水嘴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中外水管1;内水管2;凹面薄片3;细孔4;罗纹5;筛孔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一种水龙头的水嘴装置,它由外水管1、内水管2和凹面薄片3组成,外水管1的一端通过罗纹等连接装置与水龙头的出水口相连,内水管2被外水管1套着,内水管1靠近上端的管壁上有一圈贯通的细孔4,其下方的管壁内壁上设有罗纹5,凹面薄片3与内水管2的上端相连,凹面薄片3上有筛孔6。
使用时,将水嘴的外水管1与水龙头的出水口相连,开启水龙头,水通过水嘴凹面薄片3上的筛孔6,形成四射的若干条细水流柱并撞击内水管2的罗纹管壁,根据流体力学的佰努利原理,这些细水柱四周将产生负压区,于是大量空气由内水管2上端的通气孔涌入负压区并与水混合,最终变成大水泡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的水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嘴壁上设有一圈贯通的细孔(4),水嘴壁内紧靠细孔(4)上方设有一层带有筛孔(6)的薄片(3),细孔(4)的下方水嘴内壁上有凸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水管(1)、内水管(2)和凹面薄片(3)组成,所述的外水管(1)一端与水龙头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的内水管(2)被外水管(1)套着,该内水管(2)靠近上端的壁上有一圈贯通的细孔(4),靠近下端出水口的内壁呈罗纹管状;所述的凹面薄片(3)与内水管(2)的上端相连,凹面薄片(3)上有网状筛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的水嘴装置。它为在水嘴壁上设有一圈贯通的细孔,水嘴壁内紧靠细孔上方设有一层带有筛孔的薄片,细孔的下方水嘴内壁上有凸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在水流量较大时水流易溅起的缺陷,具有洗净器物的时间短和更强的去油污能力的特点。
文档编号E03C1/02GK2749952SQ20042008094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4日
发明者束长风 申请人:束长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