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网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10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拦截网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拦截网坝,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拦截河川中体积较大 的石头、杂物的拦截网坝。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所示,是一般现有的拦砂坝的立体图。为了防止河川中的
石头、杂物随着水流造成淤积,通常会在河川IO预定处施作拦砂坝20,该 拦砂坝20具有埋入河床11的基座21,及自该基座21朝向顶端延伸并相互 间隔的多数支立柱22,每二支立柱22之间则配合形成可供水、砂及小石头 通过的空隙23。至于体积较大的石头12或杂物则因无法通过该空隙23而 被所述立柱22阻挡。
该拦砂坝20虽然具有可以拦截较大石头12及杂物的使用功能,但是实 务上存在有下列缺失
一、 因为该拦砂坝20的基座21、立柱22,是以混凝土灌注于该河床 ll,具有施作工期较长、较容易破坏河川生态,及需要较多人力才能完成的 缺失。
二、 因为该拦砂坝20需要具备一定的厚度,才能抵抗迎水面沖击力,相 对存在有整体重量较重、需要较多物力才能完成的缺失。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拦砂坝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 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 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拦截网坝,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 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拦砂坝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 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其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拦截网坝,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拦砂 坝,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 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拦砂坝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拦截网坝,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整体结构较筒单,施作工期 短,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 一种拦截网坝,安装在河川的河床与二边堤岸之间,用以拦阻 体积较大的石头、杂物,该拦截网坝包含一个骨架单元及一个网架单元,其
中该骨架单元,包括相互间隔的二支底架,分别固置于所述底架并朝向顶
端延伸的二支第一立架,分别固置在所述底架之间并横跨该河川的数支底
连杆,及一支固置在所述第一立架之间的第一顶连杆;该网架单元,包括 一张第一拦截网,该第一拦截网具有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之间并位于 该河川中的第 一底网, 一张自该第 一底网弯折并安装固定在所述第 一立架 之间的第一立网,及分别自该第一底网弯折并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架、堤 岸之间的二张第一翼网。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骨架单元还包括分别固置在所述第一立 架、底架之间的二支第一侧连架。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骨架单元还包括分别固置于所述底架并 朝向顶端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立架相互间隔的二支第二立架,以及一支安装 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之间的第二顶连杆,该网架单元还包括一张第二拦截 网,该第二拦截网具有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之间并位于该河川中的第 二底网, 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之间的第二立网,及分别安装固定 在所述第二立架、底架之间的二张第二翼网。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骨架单元还包括分别固置在所述第 一立 架、第二立架之间的二支第二侧连架。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网架单元还包括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第 一立架、第二侧连架之间的二张第三翼网。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一拦截网为钢索网,是由多数条钢索相 互交错固结而成。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一拦截网的第一底网是安装在所述底 连杆、底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扣扣锁在所述钢索、底连杆之间以定位。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 一拦截网的第 一立网安装在该第一顶 连杆与其中一支底连杆之间同时位于所述第一立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
扣扣锁在所述钢索、第一顶连杆、底连杆之间以定位。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二拦截网的第二立网为钢索网,是由多
数条钢索相互交错固结而成。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二拦截网的第二底网是安装在所述底 连杆、底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扣扣锁在所述钢索、底连杆之间以定位。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二拦截网的第二立网是安装在该第二 顶连杆与其中 一支底连杆之间同时位于所述第二立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 锁扣扣锁在所述钢索、第二顶连杆、底连杆之间以定位。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拦截网坝还包含一个固定单元,包括一张 位于该河床的河床沟道内并包覆多数个重压体的包覆网,及包覆于该包覆 网外并与该骨架单元的底连杆固结的至少 一 张连结网。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固定单元的连结网各安装设有 一 个弹性体。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拦截网坝还包含安装在所述第 一翼网、堤 岸之间的数条弹性绳。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第 一顶连杆具有朝向顶端延伸并相互间 隔的多数支梳柱。
前述的拦截网坝,其中所述的堤岸为钢索石笼,是在多数张钢索网内填 装施作当地石头所组成,且所述堤岸的高度高于该拦截网坝。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 案,本发明拦截网坝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结构,当随着 河水流动的石头、杂物流入该拦截网坝,则体积较大无法通过该第一拦截 网的网孔的石头、杂物将被拦截并自动堆叠,通过堆叠的石头、杂物的重 量会对该拦截网坝产生向下重力,及通过前述堤岸可拉住该拦截网坝,将可 防止该拦截网坝倒塌,并且因为该骨架单元、网架单元的整体结构相当简 便,使本发明具有施工工期短,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的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拦截网坝,是安装在河川的河床与二边 堤岸之间,包含一个骨架单元及一个网架单元。藉由上述结构,可通过该第 一拦截网拦截体积较大的石头、杂物,同时可通过堆积的石头、杂物产生的
向下重力防止本发明倒塌,借此使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较简单,施工工期 短,以及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具有上述诸 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 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拦砂坝具有增进 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一般现有的拦砂坝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拦截网坝一较佳实施例安装于河川的立体图。 图3是取自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骨架单元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说明该骨架
单元与一张第一拦截网的组合结构状态。
图7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说明该骨架
单元与一张第二拦截网的组合结构状态。
图8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是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在该河川的河床沟道内安装数个固定单 元并与该骨架单元连结的状态。
图11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说明在该河床沟道
上铺设数张连结网。
图12是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在前述连结网上方覆盖一张包覆网。 图13是类似图12的视图,说明将多数个重压体置入该包覆网并位于该
河床沟道内。
图14是类似图12的视图,说明将该包覆网的二个叠置区叠置固结以包 覆所述重压体。
图15是类似图14的视图,说明将所述连结网的收束部固结于该骨架单 元的一支底连杆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拦截网坝其具体实施 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 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 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 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 限制。
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 如"顶"、"底"、"前"、"后"是以使用者的使用方位为基准,且类似的元 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请参阅图2、图3所示,图2是本发明拦截网坝一较佳实施例安装于 河川的立体图,图3是取自图2的俯视图。本发明拦截网坝,是安装在河川70的河床71与二边堤岸72之间,所述堤岸72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为钢索石 笼,是在多数张钢索网内填装施作当地的石头所组成,而且所述堤岸72的 高度高于本发明拦截网坝,是可通过所述堤岸72的庞大体积与重量拉住稳 定本发明拦截网坝。该较佳实施例的拦截网坝,包含一个骨架单元30、 一个 网架单元40以及一个固定单元60。
请参阅图2、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骨 架单元的组合结构立体图。上述的骨架单元30,包括沿所述堤岸72置放在 该河床71上且相互间隔的二支底架31,分别固置于所述底架31并朝向顶 端延伸且相互间隔的二支第一立架32、 二支第二立架33与二支第三立架 39,安装在所述底架31之间的数支底连杆34, —支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架 32之间的第一顶连杆35, 一支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架33之间的第二顶连杆 36,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架32与所述底架31之间的二支第一侧连架 37,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架32、第二立架33之间的二支第二侧连架38。
该底架31,为具有适当长度的架体,其具有一段前段311与一段后段 312,及一段位于所述前段311、后段312之间的中段313。
所述的第一立架32,为具有适当高度的架体,其具有一段顶段321与 一段底段322。该底段322是固置于底架31的中段313,在本实施例中,是 采用在该底段322焊置固定一块锁块323,再将该锁块323锁置固定于该中 段313的方式,使该底段322与该中段313相互固置结合,但不应以此限 制该第一立架32与该底架31的结合方式,也可以采用将该底段322直接 焊结固定于该中段313的方式,使该第一立架31垂直固置于该底架31的 中段313。
所述的第二立架33,为具有适当高度的架体,其具有一段顶段331与 一段底段332。该底段332是固置于底架31的后段312,在本实施例中,是 采用在该底段332焊置固定一块锁块333,再将该锁块333锁置固定于该后 段312的方式,使该底段332与该后段312相互固置结合,但并不应以此 限制该第二立架33与该底架31的结合方式,也可以采用将该底段332直 接焊置固定于该后段312的方式,使该底段332与该后段312相互固置结 合。
所述的底连杆34,在本实施例是举三支为例说明,其是分别安装固定在 所述底架31的前段311、中段313、后段312之间同时横跨该河川70,该底 连杆34可为一支长杆,若为组立方便,也可以为由多数支支杆341组接而 成,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杆341的两端各固结设有一个锁盘342,只需将二 个对接锁盘342锁结,再将位于两外端的二个锁盘342分别锁置固定于该 底架31,就可以完成该底连杆34与该底架31的组立作业,此外,在二个 锁盘342之间加装一片橡胶片更佳。该第一顶连杆35,是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架32的顶段321之间,可 为一支长杆,若为组立方便,也可以为由多数支支杆351组接而成,在本 实施例中,该支杆351的两端各固结设有一个锁盘352,只需将二个对接锁 盘352锁结,再将位于两外端的二个锁盘352分别锁固于所述第一立架32 的顶段321,就可完成该第一顶连杆35与该二第一立架32的组立作业,此 外,在二个锁盘352之间加装一片橡胶片更佳。较佳地,该第一顶连杆35还 具有朝向顶端延伸且相互间隔的多数支梳柱353。
该第二顶连杆36,是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33的顶段331之间,可 为一支长杆,若为组立方便,也可为由多数支支杆361组接而成,在本实 施例中,该支杆361的两端各固结设有一个锁盘362,只需将二个对接锁盘 362锁结,再将位于两外端的二个锁盘362分别锁置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架 33的顶段331,就可以完成该第二顶连杆36与所述第二立架33的组立作 业,此外,在二个锁盘362之间加装一片橡胶片更佳。
该第一侧连架37,是安装固定在该第一立架32的顶段321与该底架 31的前段311之间,可以通过该底架31与该第一立架32及该第一侧连架 37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体,以提高该第一立架32的稳固效果,同时可以提 高该骨架单元30的结构强度。
该第二侧连架38,是安装固定在该第一立架32与该第二立架33的顶 段331之间,可以通过该第二侧连架38提高该第一立架32与该第二立架 33的稳固效果,同时可以提高该骨架单元30的结构强度。
所述第三立架39,为具有适当高度的架体,是固置于该底架31的前段 311,其与该底架31相互固定结合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立架32、第三立架33 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有 一、所述底架31、第一立架32、第二立架33、底连杆 34、第一顶连杆35、梳柱353、第二顶连杆36、第一侧连架37、第二侧连 架38及第三立架39,在本实施例中皆是采用烊火硬化钢制成,具有极佳的 强度以提高该骨架单元30的整体结构强度。二、所述底架31、第一立架 32、第二立架33、第一侧连架37、第二侧连架38、第三立架39可为一支 长杆,也可为由多数支短支杆通过锁盘相互锁置接合而成,较佳地,可在 二个锁盘之间再安装一片橡胶片,具有可以产生緩冲效果、吸收沖击力的 作用。
上述的网架单元40,包括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架32、底架31 之间的第一拦截网41,及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33、底架31之间 的第二拦截网4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拦截网41与该第二拦截网42皆 为钢索网。
请参阅图2 、图6 、图8 、图9所示,图6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说明该骨架单元与一张第一拦截网的组合结构
状态,图8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图9是本 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该第 一拦截网41 ,是由多数条相互交错 的钢索411固结而成,并配合形成多数网孔412,在本实施例中,该网孔412 的孔径约为3 0 cm至6 0 cm。该第一拦截网41具有一张第一底网414, 一张 自该第一底网414朝向顶端弯折的第一立网413,及分别自该第一底网414 朝向顶端弯折的二张第一翼网415。
本发明组装时,是首先将该第一底网414铺设在位于前端、中间的底 连杆34与所述底架31之间,同时位于该河川70中,然后将该第一底网414 固置结合于所述底连杆34,就可以使该第一底网414获得定位,在本实施 例中,是采用将多数个锁扣50扣锁在所述钢索411与所述底连杆34之间 的方式,使该第一底网414与所述底连杆34相互连结并获得定位,但并不 应以此限制该第一底网414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将前述钢索411绑置 固定或焊置固定于所述底连杆34的方式,使该第一底网414获得定位,此 外,还可以釆用将所述钢索411锁扣或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于所述底架31 的方式,使该第一底网414获得定位;
其次,将该第一立网413放在该第一顶连杆35与该中间底连杆34之 间,同时位于所述第一立架32之间,然后将该第一立网413固置结合于该 底连杆34与该第一顶连杆35,就可以使该第一立网413获得定位,在本实 施例中,是采用将多数个锁扣50扣锁在所述钢索411与该底连杆34及该 第一顶连杆35之间的方式,使该第一立网413与该底连杆34及该第一顶 连杆35相互连结并获得定位,但并不应以此限制该第一立网413的固定方 式,也可以采用将所述钢索411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于该第一顶连杆35、底 连杆34的方式,使该第一立网413获得定位;此外,还可釆用将所述钢索 411锁扣或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架32的方式,使该第一立网 413获得定位。值得说明的是,是以该第一立网413略呈松弛状态最佳,具 有可以产生较多变形量以能吸收更多冲击力;
最后,将所述第一翼网415分别固结于所述第一立架32、第一侧连架 37、第三立架39并往外侧翻置于所述堤岸72上,再将所述第一翼网415 通过多数条弹性绳80连结于所述堤岸72,就可以使该第一拦截网41获得 固定,同时可以朝向迎水面形成一概呈喇叭状的开口,进而可以产生拦截 效果。
请参阅图2 、图7 、图8 、图9所示,图7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 施例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说明该骨架单元与一张第二拦截网的组合结 构状态。该第二拦截网42,是由多数条相互交错的钢索421固结而成,并配 合形成多数个网孔422,在本实施例中,该网孔432的孔径是约为15 cm至30cm。该第二拦截网42具有一张第二底网424、 一张自该第二底网424朝 向顶端弯折的第二立网423,及分别自该第二底网424朝向顶端弯折的二张 第二翼网425。
本发明组装时,首先将该第二底网424铺设在位于中间、后端的底连 杆34与所述底架31之间,同时位于该河川70中,然后将该第二底网424固 结于所述底连杆34,就可以使该第二底网424获得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是 釆用将多数个锁扣50扣锁在所述钢索421、底连杆34之间的方式,使该第 二底网424与所述底连杆34相互连结并获得定位,但并不应以此限制该第 二底网424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将所述钢索421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 于所述底连杆34的方式,使该第二底网424获得定位;此外,还可采用将 前述钢索421锁扣或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于所述底架31的方式,使该第二 底网424获得定位;
其次,将该第二立网423放在该第二顶连杆36与后端的底连杆34之 间,同时位于所述第二立架33之间,然后将该第二立网423固结于该底连 杆34与该第二顶连杆36,就可以使该第二立网423获得定位,在本实施例 中,是采用将多数个锁扣50扣锁在所述钢索421与该底连杆34及该第二顶 连杆36之间的方式,使该第二立网423与该底连杆34及该第二顶连杆36 相互连结并获得定位,爿f旦并不应以此限制该第二立网423的固定方式,也可 以采用将前述钢索421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于该第二顶连杆36、该底连杆 34的方式,使该第二立网423获得定位;此外,还可采用将所述钢索421 锁扣或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架33的方式,使该第二立网"3 获得定位;
最后,将所述第二翼网425分别固结在所述第二立架33、第二侧连架 38、底架31之间,就可以使该第二拦截网41获得固定,关于所述第二翼 网425的固定方式,同样可为使用锁扣或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
较佳地,该网架单元40还包括分别固设在前述第一立架32、第二侧连 架38之间的二张第三翼网43,关于所述第三翼网43的固定方式,同样可 为使用锁扣或绑置固定或焊置固定。
请参阅图2 、图3 、 10图所示,图10是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在该 河川的河床沟道内安装数个固定单元并与该骨架单元连结的状态。上述的 固定单元60,是安装在该河床71的河床沟道711与该骨架单元30的底架 31之间,其包括数张连结网61、 一张包覆网62及多数个重压体63。
请参阅图1 0、图1 l所示,图ll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的局 部俯视图,说明在该河床沟道上铺设数张连结网。所述连结网61,在本实 施例中是以钢索网为例进行说明,具有一个位于中间的包覆网部611,及自 该包覆网部611收束延伸的一个第一收束部612与一个第二收束部613。较佳地,该第一收束部612与该第二收束部613是分别安装设有一个弹性体 64,具有可以产生緩沖效果以吸收冲击力的作用。
请参阅图1 2 、图1 3所示,图12是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在前述 连结网上方覆盖一张包覆网。图13是类似图12的视图,说明将多数个重 压体置入该包覆网并位于该河床沟道内。该包覆网62,在本实施例中是以 金属网为例进行说明,其具有一个位于中间的包覆区621,及位于该包覆区 621两侧的二个叠置区622。
前述的重压体63,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石头为例进行说明。 其结构组成,是首先将所述连结网61铺设于该河床71,并使该包覆网 部611位于该河床沟道711内,接着将该包覆网62覆盖在所述连结网61 上方,并使该包覆区621位于该包覆网部611上方,随即将所述重压体63 置入该河床沟道711内并位于该包覆网62的包覆区621内,请参阅图14 及图15所示,图14是类似图12的视图,说明将该包覆网的二个叠置区叠 置固结以包覆所述重压体。图15是类似图14的视图,说明将所述连结网 的收束部固结于该骨架单元的一支底连杆的状态。然后,将该包覆网62的 二个叠置区622叠置在一起并使其相互固结,如此就可以使所述重压体63 被包覆限位在该包覆网62内。最后,将所述连结网61的第二收束部613 拉向该第一收束部612,并将所述第一收束部612、第二收束部613固结于 该底架31的底连杆34,如此,就可以使该骨架单元30与该固定单元60产 生连结。
请参阅图2 、图3 、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拦截网坝较佳实施例使 用状态的侧^f见示意图。本发明在使用时,当将本发明拦截网坝安装于该河 川70,则混在该河川70内随着河水流动的石头、杂物,在流经本发明拦截 网坝时,体积小于该第一拦截网41的网孔412的石头91、杂物92,可随 着河水流穿过该等网孔412并继续随着河水流动,至于体积大于该等网孔 412的石头93、杂物94,则因无法穿过所述网孔412而^皮拦截,随着河水 持续流动及自然重力因素,较大体积的石头93会铺排在该第一底网414上 方并位于最底层,然后体积较小的石头93就依序往上堆叠,可通过此种堆 叠特性使本发明同时具备过滤效果。
当所述石头93、杂物94的堆积高度高于该第一立网413时,则后来随 着河水流动的石头、杂物会越过该第一立网413而朝向该第二拦截网42移 动,同理,体积大于该第二拦截网42的网孔422的石头93、杂物94会被拄 截产生堆积,据此可知,可以通过该第二拦截网42的设置,提高本发明的 使用效能。
值得说明的有 一、通过前述石头93、杂物94的重量,可以使本发明 拦截网坝产生向下重力Fy,且可与迎水面冲击力Fx相互抗衡,进而使本发明拦截网坝具有极佳的稳固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可以通过所述的石头
93、杂物94的自然重力防止倒塌。二、通过该固定单元60可对该骨架单 元30产生一向前、向下的拉力,可以使本发明整体稳固效果更佳。三、可 以通过所述梳柱353的设置,緩冲翻越该第一立网413的石头93、杂物94 的滚动力,进而可以避免太大冲击力造成该第二拦截网42损坏。四、因为 本发明拦截网坝具有可以拦截体积较大的石头93、杂物94同时具备过滤使 用特性,所以本发明非常适合安装在水库(图未示)的水源区支脉,具有可 以防止体积较大的石头93、杂物94被水挟带流入水库,相对可以保持水库 洁净及可减少淤积情况。五、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还可以在其中一条 弹性绳80上安装设有一个侦测器100,且该侦测器100电连接于一个控制 系统(图未示),当该侦测器IOO侦测到该弹性绳80的弹张力已经到达设定 值,就表示该河川70的上游石头、杂物已在短时间内大量往下滚动并被本 发明拦截网坝拦截,此时就可以通知居住在该河川70的中下游居民疏散以 保证安全。
归纳上述,本发明拦截网坝具有如下所述的功效及优点,确实能达成本 发明目的
一、 因为本发明只需该骨架单元30与该网架单元40,就可以有效发挥 拦阻体积较大的石头93、杂物94的效果,且因该骨架单元30与该网架单 元40整体结构相当简便,所以具有施工工期短、可避免破坏河川生态,及 可有效减少人力的功效及优点。
二、 因为本发明该骨架单元30与该网架单元40整体结构相当简便,所 以具有可以有效减少物力,相对可降低成本的功效及优点。
三、 因为本发明可以通过所述固定装置60、连结绳80使整体固定效果 更佳,而且不需要任何泥作工程,相对具有可避免破坏河川生态的功效及 优点。
四、 因为本发明拦截网坝可被所述堤岸72拉住稳定,加上所述堤岸72 是在多数钢索网内填装施作当地的石头所组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本发明 拦截网坝的整体稳定性,还具有可以降低成本的功效及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拦截网坝,是安装在河川的河床与二边堤岸之间,用以拦阻体积较大的石头、杂物,该拦截网坝包含一个骨架单元及一个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骨架单元,包括相互间隔的二支底架,分别固置于所述底架并朝向顶端延伸的二支第一立架,分别固置在所述底架之间并横跨该河川的数支底连杆,及一支固置在所述第一立架之间的第一顶连杆;该网架单元,包括一张第一拦截网,该第一拦截网具有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之间并位于该河川中的第一底网,一张自该第一底网弯折并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架之间的第一立网,及分别自该第一底网弯折并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架、堤岸之间的二张第一翼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骨架单元还 包括分别固置在所述第一立架、底架之间的二支第一侧连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骨架单元还 包括分别固置于所述底架并朝向顶端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立架相互间隔的二 支第二立架,及一支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之间的第二顶连杆,该网架 单元还包括一张第二拦截网,该第二拦截网具有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架 之间并位于该河川中的第二底网, 一张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之间的第 二立网,及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底架之间的二张第二翼网。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骨架单元还 包括分别固置在所述第一立架、第二立架之间的二支第二侧连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网架单元还 包括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架、第二侧连架之间的二张第三翼网。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拦截网 为钢索网,是由多数条钢索相互交错固结而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拦截网 的第一底网是安装在所述底连杆、底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扣扣锁在所述 钢索、底连杆之间以定位。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拦截网 的第 一立网是安装在该第 一顶连杆与其中 一支底连杆之间同时位于所述第 一立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扣扣锁在所述钢索、第一顶连杆、底连杆之 间以定4立。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拦截网 的第二立网为钢索网,是由多数条钢索相互交错固结而成。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拦截网的第二底网是安装在所述底连杆、底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扣扣锁在所 述钢索、底连杆之间以定位。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拦截 网的第二立网是安装在该第二顶连杆与其中 一支底连杆之间同时位于所述 第二立架之间,并通过多数个锁扣扣锁在所述钢索、第二顶连杆、底连杆 之间以定4立。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拦截网坝还包含一个固定单元,包括一张位于该河床的河床沟道内并包覆多数个重 压体的包覆网,及包覆于该包覆网外并与该骨架单元的底连杆固结的至少 一张连结网。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单元 的连结网各安装设有一个弹性体。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拦截网坝还 包含安装在所述第一翼网、提岸之间的数条弹性绳。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顶连 杆具有朝向顶端延伸并相互间隔的多数支梳柱。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网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堤岸为钢 索石笼,是在多数张钢索网内填装施作当地石头所组成,且所述堤岸的高 度高于该拦截网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拦截网坝,是安装在河川的河床与二边堤岸之间,包含一个骨架单元及一个网架单元。该骨架单元,包括二支底架,分别固置于所述底架并朝向顶端延伸的二支第一立架,分别固置在所述底架之间的数支底连杆,及一支固置在所述第一立架之间的第一顶连杆。该网架单元,包括一张第一拦截网,分设成一张固设在所述底架之间的第一底网,一张固设在所述第一立架之间的第一立网,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架、堤岸之间的二张第一翼网。藉由上述结构,可通过该第一拦截网拦截体积较大的石头、杂物,同时可通过堆积的石头、杂物产生的向下重力防止本发明倒塌,借此使本发明具有施工工期短,及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特性。
文档编号E02B5/00GK101418554SQ20071018207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4日
发明者彭光聪, 彭光谦, 彭大雄 申请人:彭大雄;彭光聪;彭光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