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巢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1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巢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鱼巢砌块
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建设的鱼巢砌块,采用本实用新型鱼巢砌块构 筑河道生态景观工程,能满足河道、湖泊、渠道、池塘等生态建设的要求,适用于水利、园 林的水域生态工程。
2、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河道护岸工程是采用砌石或现浇砼的方法形成挡土墙,把水域和陆地完全 分隔起来,尽管它在约束水的行为,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了工程作用,但是,在对保护水 域生态环境和维持人与水环境的和谐方面影响较大,常规的工程方法,完全改变了河道原有 的自然岸线和河坡结构,对河道岸坡面采取了封闭的形式,各种水生动植物难以在坚硬的结 构坡面上生长,河边的水生动物、亲水植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很难生存下去, 因此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空间和食物链就因一层坚硬的工程结构而断开,生态环境因此而遭 到了破坏,尤其是对水生鱼类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3、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河道砌石、砼护岸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带 有三个孔洞的、正立方形状的、素砼浇筑的砌块,砌块安装时,块与块之间的空洞对准、贯 通,构筑成护岸工程后,在工程墙体内形成上下左右连通的空间,为水中的鱼虾贝类建成人 工巢穴,这种带有鱼巢结构的工程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满 足了人们对河岸河岸生态多样性的要求。而且,这种预制砼砌块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又有 利于工厂化生产,能保证工程质量,可以縮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尤其适合于缺少石 料资源的平原水网地区农村小河道的生态工程建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l)预制砼砌块是带有三个孔洞的、 立方形状的、素砼侥筑的砌块,三个孔洞为"丁"字形分布。(2)砼块砌筑根据实际河岸 高度的需要,分层砌筑,同一层的砌块要互相连通,并且部分砌块要让孔洞与工程的迎水面 贯通,成为鱼虾的进口和出口,层与层之间,也要安排部分砌块相互连通,扩展鱼巢内部空 间,增加复杂性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有益效果是在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同时,结合护岸工程建造人工鱼巢, 保护水域岸边鱼虾的生存空间,尽可能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避免环境破坏; 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有利于工厂化生产,质量更加容易控制,工程造价
又比较低廉。
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立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
图6是釆用本实用新型构筑的河道护岸工程实例安装图
图中l为基础底板和齿墙。2为本实用新型。3为生物桶砌块。4为墙后回填土。 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构筑的河道护岸工程实例断面设计图
图中l为基础底板和齿墙。2为本实用新型。3为生物桶砌块。4为墙后回填土。 5为鱼巢。 6为种植亲水性植物。7为常水位。8为河床。
具体实施方式
-
(1) 本实用新型鱼巢砌块的生产方式本实用新型砌块为立方体形状的、三个孔洞的、 素砼浇筑的砌块,三个孔洞为"丁"字形分布。首先要按照本实用新型砌块结构特点制作模 具,分为外模和孔洞内模,外模是正立方形状的,顶面和底面开口,侧面开设园形孔口,用 于安装横向内模,内模又分为横向的园筒形内模和垂直方向的半高园形内模。其次是按照"外 模-横向内模-纵向内模"的顺序安装好模具。砼浇制后可以现场脱模,拆模顺序为"纵向-横向内模内模-外模"。经砼养护后制成预制砌块,即可用于河道工程中去。(见图l)
(2) 砼块砌筑要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以选择单层砌筑和多层砌筑,同一层的砌块要互 相连通,并且部分砌块要让孔洞与工程的迎水面贯通,成为鱼虾的进口和出口 (见图6),层 与层之间,也要安排部分砌块相互连通,扩展鱼巢内部空间,增加复杂性。
(3) 图6和图7为本新型实用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安装在基础板以上至常水位以下
部位,本实例中,采用单层安装,迎水面侧的砌块中,个别砌块孔洞向着河道,确保与水体 连通,内部孔洞相互连通,形成迷宫式鱼巢穴。
权利要求1、一种鱼巢砌块,其特征是带有三个孔洞的、正立方体形状的预制砼砌块,三个孔洞为“丁”字形分布且相互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巢砌块,其特征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以选择单层砌筑和 多层砌筑,同一层的砌块孔洞要互相连通,并且部分砌块要让孔洞与工程的迎水面贯通,成 为鱼虾的进口和出口;层与层之间,要安排部分砌块相互连通,扩展鱼巢内部空间,增加复 杂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鱼巢砌块,能够构筑河道生态工程,适用于水利、园林等水生态建设项目,尤其适合于缺少石料资源的平原水网地区河道的生态工程建设。它是一种采用带有三个孔洞的、正立方形状的、预制砼浇筑的砌块,砌块安装时,块与块之间的孔洞对准、贯通,构筑成护岸工程后,在工程墙体内形成上下左右连通的空间,为水中的鱼虾贝类建成人工巢穴,避免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满足了人们对河岸生态多样性的要求。
文档编号E02B3/14GK201058986SQ20072011031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沈一鸣 申请人:沈一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