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62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新老水工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的技术。
技术背景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如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第一阶段施工明渠过水断面以下部 位,该部位属围堰基础约束区范围,堰体碾压混凝土最薄处仅3m,为基础强约束区。导 流明渠过水运行时间长达5年之久,堰体碾压混凝土过流面极易产生裂缝,基础约束区混 凝土裂缝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老水工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在新碾压混凝 土施工第一阶段新碾压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高掺粉煤灰;采用缓凝减水剂降低胶凝材料 用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以降低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对强约束区碾压混凝土控制浇筑 温度《12'C,并埋设冷却水管通河水不少于25天以满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26'C; 在过流面布设限裂钢筋等温控防裂措施。在新碾压混凝土施工第二阶段,对碾压混凝土过 流面裂缝进行凿槽回填砂浆,骑缝布设限裂钢筋。本发明所提供的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通过新碾压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高 掺粉煤灰;采用缓凝减水剂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以降低碾压混凝土浇 筑温度;对强约束区碾压混凝土控制浇筑温度《12'C,并埋设冷却水管通河水不少于25 天以满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26°C;在过流面布设限裂钢筋等温控防裂措施,以及 在第二阶段,对碾压混凝土过流面裂缝进行凿槽回填砂浆,骑缝布设限裂钢筋等处理措施 很好地解决了新老水工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RCC)施工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采用分期施工最大的技术难题是第一阶段施工的碾压混凝土防裂问题。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第一阶段施工明渠过水断面以下部分,该部位属围堰基 础约束区范围,堰体碾压混凝土最薄处仅3m,为基础强约束区。导流明渠过水运行时间 长达5年之久,堰体碾压混凝土过流面极易产生裂缝,基础约束区混凝土裂缝可能发展为 贯穿裂缝。为防止第一阶段施工的堰体碾压混凝土裂缝,碾压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高掺粉 煤灰;采用缓凝减水剂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尽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以降低碾压混凝土浇 筑温度;对高程30m以下强约束碾压混凝土控制浇筑温度不大于12°C,并埋设冷却水管 通河水不少于25天,以满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26'C;在堰体过流面布设限裂钢筋 等温控防裂措施。第二阶段施工时,发现第一阶段施工的碾压混凝土堰体过流面有一些裂 缝,对裂缝进行凿槽回填砂浆,骑缝布设限裂钢筋等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碾压混凝土 围堰分期施工的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问题。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新碾压混凝土施工第一阶段新碾压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高掺粉煤灰;采用缓凝减水剂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以降低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对强约束区碾压混凝土控制浇筑温度≤12℃,并埋设冷却水管通河水不少于25天以满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26℃;在过流面布设限裂钢筋等温控防裂措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新碾压混 凝土施工第二阶段,对碾压混凝土过流面裂缝进行凿槽回填砂浆,骑缝布设限裂钢筋。
全文摘要
一种新老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技术,通过新碾压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高掺粉煤灰;采用缓凝减水剂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以降低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对强约束区碾压混凝土控制浇筑温度≤12℃,并埋设冷却水管通河水不少于25天以满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26℃;在过流面布设限裂钢筋等温控防裂措施,以及在第二阶段,对碾压混凝土过流面裂缝进行凿槽回填砂浆,骑缝布设限裂钢筋等处理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新老水工碾压混凝土接合处防裂的问题。
文档编号E02B3/00GK101280556SQ20081004783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7日
发明者孙志禹, 陈文夫 申请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