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地下自来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25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旱地下自来水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旱地下自来水罐,尤其是能利用水压差自动平衡的原理,自动吸储地表水和浅层水的大型抗旱地下自来水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储水罐仅发挥储水作用,不能自动“吸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罐储量小,不能自动储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旱用地处自来水罐。该抗旱地下自来水罐不仅能大容量自动集储地下水,而且可收集地表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储水罐建在有汇水面的河沟、泉眼及低洼汇水处的水面以下的地下。在水罐的底部设有装有阀盖的自动进水管,当水罐外渗水层水面高于罐内水面时,打开阀盖,水自动进入水罐内,达到水压平衡。当罐内水位不再上升时,关闭阀盖,防止地表水位下降时,罐内的水流失。当雨天或其他因素导致罐外渗水层水面高于罐内时,打开阀盖,继续自动储水,直至达到新的水面平衡,再关上阀盖。如此往复,降低提水成本,达到了自动大容量储水的目的。
当沟河、泉眼或雨天汇水面有雨水流动时,还可以利用地表水沉淀池将地表水汇集到池中沉淀,再经过连接管道送入储水罐。如果大旱来临,地表水位严重下降,则启动深层机井,提取深层地下水,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成本,满足抗旱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集储地下水和地表水,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抗旱地下自来水罐剖切示意图。
图中1是储水罐体,2是进水管,3是进水管阀盖,4是机井,5是抽水管,6是防渗层,7是渗水层,8是爬梯,9是阀柄,10是罐盖,11是水泵组,12是工作平台,13是连接管,14是地表水沉淀池,15是连接阀盖和阀柄的连杆,16是地表水沉淀池和储水池之间连接管的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水罐体(1)建在地平面以下,整个罐体(1)上下周围填充渗水性好的沙石(7),罐体(1)底部装置有压差自动进水管(2)和机井管(4),压差自动进水管(2)的上方装有阀盖(3),阀盖(3)上方装有连杆(15),连杆(15)和机井管(4)、抽水管(5)、爬梯(8)固定在一起,连杆(15)的上方装置有用于升降阀盖(3)的阀柄,机井管(4)、抽水管(5)的上方连接水泵组(11)和平台(12),罐体(1)为砼结构,内壁有防水层(6),上部有罐盖(10),罐体(1)的一侧设有地表水沉淀池(14)、阀门(16)和连接管(13)。这样的结构和建筑方式,能够优先低成本使用地表水和浅层水。当地表水和浅层水不能满足抗旱需要时,启动深层机井,抽取深层水,最大限度地保证抗旱需要。而不需抗旱时,还可以把地表雨水和浅层水汇集到储水池,以备人畜饮用、消防等多种用途。
权利要求一种抗旱地下自来水罐,其特征是:水罐体(1)建在地平面以下,整个罐体(1)上下周围填充渗水性好的沙石(7),罐体(1)底部装置有压差自动进水管(2),和机井管(4),压差自动进水管(2)的上方装有阀盖(3),阀盖(3)上方装有连杆(15),连杆(15)和机井管(4)、抽水管(5)、爬梯(8)固定在一起,连杆(15)的上方装置有用于升降阀盖(3)的阀柄(9),机井管(4)、抽水管(5)的上方连接水泵组(11)和平台(12),罐体(1)为砼结构,内壁有防水层(6),上部有罐盖(10),罐体(1)的一侧设有地表水沉淀池(14)、阀门(16)和连接管(13)。
专利摘要一种抗旱地下自来水罐,平时可以汇集雨水、泉眼水等地表河流水、浅层水的抗旱地下自来水罐。池内底部设有带阀盖的自动进水的进水管和深入地下的深层机井管。当储水池外渗水层水位高时,打开自动进水阀盖,自动储水;当储水池内外水位平衡时关闭阀盖,防止储水池内的水漏掉;当大旱灌溉自动储水不能满足供水时,启动机井抽取深层地下水,最低成本地、最大限度地满足灌溉抗旱需要。
文档编号E03B3/00GK201206252SQ20082000768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日
发明者赵英斌 申请人:刘伟生, 赵英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