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坐便、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10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坐便、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坐便、蹲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坐便器和蹲便器都是分开独立设置的,由于人们卫生生活习惯不 同,有些人方便时习惯于使用蹲便器,而有些人习惯于使用坐便器,但一般家 庭和一些场合由于排污管道的设置以及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同时配备一个独立 的坐便器和一个独立的蹲便器供人们选择使用,因此现有的这种分开独立设置 的坐便器和蹲便器无法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它可根据人们日常 的卫生生活习惯,由使用者自由选择以蹲或坐的方式进行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 一种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它包括蹲 盆,蹲盆体内设有蹲盆冲水口、通往冲水口的蹲盆冲水通道以及位于蹲盆底部 的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蹲盆上还设有坐盆,坐盆底部通过活动转体与固定 连接在蹲盆侧缘上的固定转体转动连接,通过活动转体和固定转体的相对转动 能使坐盆翻转到架于蹲盆上方的立式状态或者位于蹲盆外旁侧的卧式状态。
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有利于充分利用卫生间的 空间,而且可根据人们的日常卫生生活习惯,由使用者自由选择以蹲或坐的方 式进行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4的D-D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蹲盆,2-蹲盆冲水口, 3-蹲盆冲水通道,4-排污管道, 5-坐盆,6-活动转体,7-固定转体,8-坐盆的座圈,9-坐盆冲水口, 10-坐盆 冲水通道,11-坐盆进水管道,12-坐盆进水口, 13-坐盆出水口, 14-固定套筒 体内的蓄水空腔,15-活动套筒体内的蓄水空腔,16-中心轴,17-中心轴的轴向通道,18-中心轴的径向通道,19-固定套筒体内的蓄水空腔,20-活动轴体 内的蓄水空腔,21-固定阀片,22-活动阀片,23-固定阀片体内的轴向通孔, 24-活动阀片体内的轴向通孔,25-排污管道的排污口, 26-坐盆底部内周的内 凸边缘,27-活动轴的轴端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结构示意图,
它包括蹲盆l,蹲盆l体内设有蹲盆冲水口 2、通往冲水口 2的蹲盆冲水通道 3以及位于蹲盆底部的排污管道4,其特征在于蹲盆1上还设有坐盆5,坐 盆5底部通过活动转体6与固定连接在蹲盆1侧缘上的固定转体7转动连接, 通过活动转体6和固定转体7的相对转动能使坐盆5翻转到架于蹲盆1上方的 立式状态或者位于蹲盆1外旁侧的卧式状态。
为了方便对坐盆内壁进行冲洗,坐盆5体内设有位于其座圈8底部内周缘 上的坐盆冲水口 9以及通往该坐盆冲水口 9的坐盆冲水通道10,固定转体7 上设有与坐盆进水管道11连通的坐盆进水口 12,活动转体6上设有与坐盆冲 水通道10连通的坐盆出水口 13,固定转体7和活动转体6的体内设有用来使 坐盆进水口 12和坐盆出水口 13连通的进水装置。坐盆冲水口 9、坐盆出水口 13以及进水装置的结构设置,不仅有利于将水通过蹲盆1、蹲盆1和坐盆5 之间的连接部件顺利引至坐盆5体内,而且不会影响外观的美观。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构造示意图,图中,所述固定转 体7为固定连接在在蹲盆1后侧缘或旁侧缘上的固定套筒,固定转体体内设有 蓄水空腔14,坐盆进水口 12位于固定转体的下侧筒壁并与固定转体体内的蓄 水空腔14连通;所述活动转体6为固定连接在坐盆5底部的活动套筒,活动 转体体内设有另一蓄水空腔15,坐盆出水口 13位于活动转体的上侧筒壁并与 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5连通;所述进水装置由同轴套置于活动转体和固 定转体体内的中心轴16构成,该中心轴16能相对活动转体和/或固定转体以 密封转动连接方式进行转动,中心轴16在其伸入固定转体体内的轴端内设有 与固定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4连通的轴向通道17,中心轴16在其位于活动 转体体内的轴段内设有使轴向通道17与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5连通的径 向通道18。实施例1中,不管坐盆5翻转到架于蹲盆1上方的立式状态或者 位于蹲盆1外旁侧的卧式状态,坐盆进水口 12和坐盆出水口 13始终处于连通 状态,坐盆进水管道ll的水可直接通到坐盆冲水口 9进行冲洗,因此,必须 通过设在坐盆进水管道11上的外部水阀控制水源的启闭。为了保持活动套筒 (活动转体6)转动时的平衡性,所述蹲盆l后侧缘或旁侧缘上还可固定有另一可对活动套筒(活动转体6)进行同轴支撑的套筒。
如图4-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构造示意图,图中,所述固定转 体7为固定连接在在蹲盆1后侧缘或旁侧缘上的固定套筒,固定转体体内设有 蓄水空腔19,坐盆进水口 12位于固定转体的下侧筒壁并与固定转体体内的蓄 水空腔19连通;所述活动转体6为固定连接在坐盆5底部的活动轴,活动转 体6体内设有另一蓄水空腔20,坐盆出水口 13位于活动转体的上侧轴壁并与 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20连通;所述进水装置由一对沿轴向依次套置在固 定转体7筒体内、且紧贴在一起的阀片构成,其中一片阀片为与固定转体的筒 壁固定连接的固定阀片21,另一片阀片为与固定转体的筒壁转动连接的活动 阀片22,活动转体6的一侧轴端23伸入固定转体7的筒体内,该伸入固定转 体筒体内的活动转体6的轴端23与固定转体的筒体内壁转动密封连接、并与 活动阀片22固定连接(活动轴的轴端凸缘27插入活动阀片22的凹槽内);固 定阀片21和活动阀片22体内分别设有轴向通孔23、 24,固定阀片21体内的 轴向通孔23与固定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9连通,活动阀片22体内的轴向通 孔24与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20连通。当坐盆5翻转到架于蹲盆1上方的 立式状态时,固定阀片21和活动阀片22体内的轴向通孔23、 24处于连通状 态,此时,坐盆进水口 12和坐盆出水口 13连通,坐盆进水管道ll的水可以 直接通到坐盆冲水口 13进行冲水,要启闭水源,可直接通过设在坐盆进水管 道11上的外部水阀进行控制;当坐盆5翻转到位于蹲盆1外旁侧的卧式状态 时,固定阀片21和活动阀片22体内的轴向通孔23、 24处于不连通状态,此 时坐盆5体内都不会有水流出,可避免不使用状态时的漏水现象。为了保持活 动套筒(活动转体6)转动时的平衡性,所述蹲盆1后侧缘或旁侧缘上还可固 定有另一可对活动套筒(活动转体6)进行同轴支撑的套筒。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中,为了便于大便顺利 落入排污管道4内,所述排污管道4的排污口 25位于蹲盆1内腔底面中央。 为了避免大便下落时垂直向上溅起水花,蹲盆1内腔底面的侧边缘高于排污口 25的边缘,且蹲盆1内腔底面的侧边缘与排污口 25的边缘之间通过弧面过渡, 这样大便下落时就不容易溅起水花了 。
为了使坐盆冲水口 13冲出的水能顺利流入蹲盆内而不外流,坐盆5底部 内周设有能伸入蹲盆1内腔的内凸边缘26。蹲盆的盆腔形状可以是葫戸形或 长方形或椭圆形等各种形状。
权利要求1. 一种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它包括蹲盆(1),蹲盆(1)体内设有蹲盆冲水口(2)、通往冲水口1(2)的蹲盆冲水通道(3)以及位于蹲盆底部的排污管道(4),其特征在于蹲盆(1)上还设有坐盆(5),坐盆(5)底部通过活动转体(6)与固定连接在蹲盆(1)侧缘上的固定转体(7)转动连接,通过活动转体(6)和固定转体(7)的相对转动能使坐盆(5)翻转到架于蹲盆(1)上方的立式状态或者位于蹲盆(1)外旁侧的卧式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坐盆(5) 体内设有位于其座圈(8)底部内周缘上的坐盆冲水口 (9)以及通往该坐盆冲 水口 (9)的坐盆冲水通道(10),固定转体(7)上设有与坐盆进水管道(11) 连通的坐盆进水口 (12),活动转体(6)上设有与坐盆冲水通道(10)连通的 坐盆出水口 (13),固定转体(7)和活动转体(6)的体内设有用来使坐盆进 水口 (12)和坐盆出水口 (13)连通的进水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转体(7)为固定连接在在蹲盆(1)后侧缘或旁侧缘上的固定套筒,固定转体 体内设有蓄水空腔(14),坐盆进水口 (12)位于固定转体的下侧筒壁并与固 定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4)连通;所述活动转体(6)为固定连接在坐盆(5) 底部的活动套筒,活动转体体内设有另一蓄水空腔(15),坐盆出水口 (13) 位于活动转体的上侧筒壁并与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5)连通;所述进水 装置由同轴套置于活动转体和固定转体体内的中心轴(16)构成,该中心轴(16) 能相对活动转体和/或固定转体以密封转动连接方式进行转动,中心轴(16) 在其伸入固定转体体内的轴端内设有与固定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4)连通的 轴向通道(17),中心轴(16)在其位于活动转体体内的轴段内设有使轴向通 道(17)与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5)连通的径向通道(18)。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转体(7)为固定连接在在蹲盆(1)后侧缘或旁侧缘上的固定套筒,固定转体 体内设有蓄水空腔(19),坐盆进水口 (12)位于固定转体的下侧筒壁并与固 定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9)连通;所述活动转体(6)为固定连接在坐盆(5) 底部的活动轴,活动转体(6)体内设有另一蓄水空腔(20),坐盆出水口 (13) 位于活动转体的上侧轴壁并与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20)连通;所述进水 装置由一对沿轴向依次套置在固定转体(7)筒体内、且紧贴在一起的阀片构 成,其中一片阀片为与固定转体的筒壁固定连接的固定阀片(21),另一片阔 片为与固定转体的筒壁转动连接的活动阀片(22),活动转体(6)的一侧轴端(23)伸入固定转体(7)的筒体内,该伸入固定转体筒体内的活动转体(6) 的轴端(23)与固定转体的筒体内壁转动密封连接、并与活动阀片(22)固定 连接;固定阀片(21)和活动阀片(22)体内分别设有轴向通孔(23、 24), 固定阀片(21)体内的轴向通孔(23)与固定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19)连通, 活动阀片(22)体内的轴向通孔(24)与活动转体体内的蓄水空腔(20)连通; 当坐盆(5)翻转到架于蹲盆(1)上方的立式状态时,固定阀片(21)和活动 阀片(22)体内的轴向通孔(23、 24)处于连通状态,当坐盆(5)翻转到位 于蹲盆(1)外旁侧的卧式状态时,固定阀片(21)和活动阀片(22)体内的 轴向通孔(23、 24)处于不连通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其特征在于 排污管道(4)的排污口 (25)位于蹲盆(1)内腔底面中央,蹲盆(1)内腔 底面的侧边缘高于排污口 (25)的边缘,且蹲盆(1)内腔底面的侧边缘与排 污口 (25)的边缘之间通过弧面过渡。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盆(5)底部内周设有能伸入蹲盆(1)内腔的内凸边缘(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坐便、蹲便器,它包括蹲盆,蹲盆体内设有蹲盆冲水口、通往冲水口的蹲盆冲水通道以及位于蹲盆底部的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蹲盆上还设有坐盆,坐盆底部通过活动转体与固定连接在蹲盆侧缘上的固定转体转动连接,通过活动转体和固定转体的相对转动能使坐盆翻转到架于蹲盆上方的立式状态或者位于蹲盆外旁侧的卧式状态。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人们日常的卫生生活习惯,由使用者自由选择以蹲或坐的方式进行方便。
文档编号E03D11/02GK201236379SQ20082010316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8日
发明者李明光 申请人:李明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