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双防返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08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腔双防返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排放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居室、厨房及卫生间用于排放污水的地漏,功能简单,只起到排放污 水的作用,虽然也有防臭地漏,但也只是通过水封防止下水道的臭味上返,一旦地漏及管道 中没有水,则阻止不了臭味上返,同时蟑螂等害虫也会通过地漏爬进室内,更重要的是,现 有地漏都不能阻止污水上返,因而一旦下水管路堵塞,污水会上返进入室内,污染地面,给 人们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防臭,又能阻止污水上返的三腔双防 返地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腔双防返地漏,包括主 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有内筒和中筒,内筒与主体连接,内筒下端设有排水孔,中筒通过 支架与主体连接,内筒和中筒之间形成第一腔,中筒和主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主体下端连接 下筒,下筒内设有球塞,下筒的下端设有排水孔,球塞的直径大于下筒上的排水孔的直径, 同时球塞的直径大于主体下端的排水孔的直径,下筒的内腔形成第三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三腔,在下筒内设有球塞,正常使用 时,污水通过排水孔进入第三腔,通过水的浮力,将球塞浮起,污水从下筒下端的排水孔排 入污水管道。 一旦地漏中没有水,球塞通过自身的重力下降,将下筒下端的排水孔堵塞,不 仅防止臭味上返,同时蟑螂等害虫也不会爬进室内。而一旦下水管路堵塞,污水通过下筒 下端的排水孔进入第三腔内,同时球塞上升,将主体下端的排水孔堵塞,进而防止了污水上 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三腔双防返地漏,包括主体l,主体1的上端设有排水孔2,下端 设有排水孔7,主体1内设有内筒3和中筒5,内筒3与主体1连接,内筒3下端设有排水孔 6,中筒5通过支架4与主体1连接,内筒3和中筒5之间形成第一腔11,中筒5和主体1之 间形成第二腔12,主体1下端连接下筒8,下筒8内设有球塞9,下筒8的下端设有排水孔 10,球塞9的直径大于下筒8上的排水孔10的直径,同时球塞9的直径大于主体1下端的 排水孔7的直径,下筒8的内腔形成第三腔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正常使用时,污水通过排水孔2进入内筒3,通过排水孔6进入第一腔11内,沿着中筒壁上升到中筒上端,然后流入第二腔12内,通过排水孔7 进入下筒8内,即进入第三腔13,随着第三腔内水位升高,球塞9因浮力上升,污水通过排水 孔10排入下水管道内。当静止时,由于第一、二、三腔内都存有水,有效防止了臭味上返,也 阻止了蟑螂等。 一旦下水管路堵塞,污水由排水孔10进入第三腔内,将球塞浮起,当污水增 多时,球塞会将排水孔7堵塞,防止了污水通过地漏进入室内。
权利要求一种三腔双防返地漏,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内设有内筒(3)和中筒(5),内筒(3)与主体(1)连接,内筒(3)下端设有排水孔(6),中筒(5)通过支架(4)与主体(1)连接,内筒(3)和中筒(5)之间形成第一腔(11),中筒(5)和主体(1)之间形成第二腔(12),主体(1)下端连接下筒(8),下筒(8)内设有球塞(9),下筒(8)的下端设有排水孔(10),球塞(9)的直径大于下筒(8)上的排水孔(10)的直径,同时球塞(9)的直径大于主体(1)下端的排水孔(7)的直径,下筒(8)的内腔形成第三腔(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腔双防返地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有内筒和中筒,内筒与主体连接,内筒下端设有排水孔,中筒通过支架与主体连接,内筒和中筒之间形成第一腔,中筒和主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主体下端连接下筒,下筒内设有球塞,下筒的下端设有排水孔,球塞的直径大于下筒上的排水孔的直径,同时球塞的直径大于主体下端的排水孔的直径,下筒的内腔形成第三腔。本实用新型既防臭,又能阻止污水上返。
文档编号E03F5/04GK201474076SQ20092020301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赵荣祥 申请人:赵荣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