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4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既可作为水电站生态输水同时排除水电站进水口泥沙的新 型设施,尤其是一种适应于多泥沙低水头电站的具有排沙功能的生态输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有些水利水电工程为解决下游生态环境用水的问题,需专门设置生态输水管。通 常情况下,生态输水管只考虑了放水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多泥沙河流,泥沙堆积在电站进水口前,泥沙长时间的沉积容易胶结,增加了排 沙难度,泥沙进入流道后,磨蚀流道和水轮机设备,因此进水口的排沙历来是重点考虑的问 题。通常在进水口前设置拦沙坎,在汛期来水较多时,用排沙底孔或冲沙间进行间歇性拉 沙,拉沙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工程中电站进水口泥沙淤积较难解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在达到生态输水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排沙功能;既解 决了下游用水要求,同时较好的解决了电站进水口排沙难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 管结构,包括位于水电站进水口前沿或底板上进口的生态输水管,其中生态输水管的进口 设有进口廊道,且在所述进口廊道的顶板或侧面上布置有漏斗状网眼或格栅;进口廊道的 底板采用斜坡式设置,由进口廊道的进口端向进口廊道出口端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改进后的生态输水管的进口直接延伸至电站的进水 口前,使该进口布置在电站的进水口前沿或其底板上,这样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流量的作用。 由于生态流量一般都不会特别大,通常为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十分之一,为达到更有效的 排沙效果,输水管进口廊道顶板或侧面布置漏斗状网眼或格栅,同时廊道底板采用斜坡形 式,随网眼或格栅的增多相应增加廊道的过流断面,较好地控制了进口水流流速,大大增加 水流挟沙能力,达到了利用生态流量排走电站进水口的泥沙的目的。生态输水管在平面上 根据其它建筑物可任意布置,在剖面上可水平角、仰角或俯角布置。所述生态输水管可不设控制设备,水流不受控制而自由下泄,利用生态流量不间 断地排走电站进水口沉积下来的泥沙;既解决了下游用水要求,同时较好解决了电站进水 口排沙难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有效节约了成本,且结 构简单,便于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输水管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生态输水管部分的剖视图。[0011]在附图中1—生态输水管2—漏斗状网眼3—进口廊道4—电站进水口5—顶板6—底板7—进口廊道进口端8—进口廊道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所述某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包括位于水电站进水口 4前沿的 生态输水管1,其中生态输水管1的进口设有进口廊道3,且在所述进口廊道3的顶板5上 布置有漏斗状网眼2,进口廊道的底板6采用斜坡式设置。本实施例中生态输水管的管径为1. 2m的圆管,最大下泄流量为12. 2m3/S。该生态 输水管的进口廊道3布置在电站进水口前沿,泥沙和水流通过漏斗状网眼2进入进口廊道 3,进口廊道进口端7高于进口廊道出口端8,便于含沙水流进入输水管1,由于输水管的上 下游存在水头压力差,输水管中的挟沙水流在一定的流速下直接排至下游,解决了电站进 水口泥沙淤积的难题。
权利要求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水电站进水口前沿或底板上进口的生态输水管,其中生态输水管的进口设有进口廊道,且在所述进口廊道的顶板或侧面上布置有漏斗状网眼或格栅;进口廊道的底板采用斜坡式设置,由进口廊道的进口端向进口廊道出口端向下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处生态输水管结构,其包括位于水电站进水口前沿或底板上进口的生态输水管,其中生态输水管的进口设有进口廊道,且在所述进口廊道的顶板上布置有漏斗状网眼或格栅,进口廊道的底板采用斜坡式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输水管结构同时解决了下游用水问题和电站进水口排沙难题;有效节约了成本,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文档编号E02B9/02GK201560423SQ20092026782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管志保, 胡伟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