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98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下水管道内的防反溢、自动通堵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03207767X,一种多层住宅楼卫生间用下水管道,由下水管和接于下水管 上的排污水管组成,其特点是在底层和底层楼以上每户卫生间的下水管路上,分别连接由 管盖、管体、栅栏底的筒形管、以连杆连接的上、下导向盘、浮子、开关碰头、蜂鸣器组成的一 级拦污装置,该装置以管路分别与下水管排污水管连接;在底层楼以上的一级拦污装置下 部连接由连接套、定位盘套、拦污钩、排污盖组成的二次拦污装置。该实用新型需定期掀启 一级拦污装置的管盖和二级拦污装置的拦污钩,清除堵塞物,操作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防反溢、自动通堵下水管道的防 反溢通堵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包括一壳体,壳体上、下设 置入水管和出水管,壳体上方设有盖板与壳体相螺接,入水管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下面设置 密封胶圈,一带有倾斜面的浮子由转轴设置在壳体内腔,浮子倾斜面上设有封闭胶圈,封闭 胶圈与入水管口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设置在每层楼房住户与楼房下水主管道相 连通的管道上。当堵塞物体堵住下水主管道时,主管道内的水位升高,使壳体内腔的浮子浮 起,浮子倾斜面上的封闭胶圈与入水管口紧密配合,使下水主管道密封,这时管道内水压自 动增加,堵塞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通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人工管理,即可解 决楼层反溢和通堵问题。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包括一壳体,壳体上、下设置入水管1和出 水管10,壳体上方设有盖板2与壳体通过螺钉4相螺接,入水管1设置在盖板2上,盖板下 面设置密封胶圈3,增强壳体密封性能。一带有倾斜面的浮子6由转轴5活动设置在壳体内 腔9,浮子倾斜面上设有封闭胶圈7,当浮子沿轨迹8上升时,封闭胶圈的大小正好可以密封 住入水管口。如图2所示,是三层楼设置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的工作原理图,每层楼的坐 便15和地漏14的下方分别设置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11、12、13,防反溢通堵器的出水管10与入户管道17相连接,入户管道与楼房下水主管道16相通。当下水系统主管道有堵 塞物20时,由于楼上排水18,管道内水位19自动升高,每升高到一层楼防反溢系统的浮子 就会上升,浮子的封闭胶圈自动密封住下水的入水管口,每升高一层管道内水压自动增加, 直到冲掉堵塞物体。然后主管道16内水位下降,浮子自动降下,使每层防反溢系统自动解 除,恢复正常使用。真正的达到全自动处理下水堵塞问题,大大提升了住楼的安全性和卫生 环境。
权利要求一种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上、下设置入水管(1)和出水管(10),壳体上方设有盖板(2)与壳体相螺接,入水管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下面设置密封胶圈(3),一带有倾斜面的浮子(6)由转轴(5)设置在壳体内腔(9),浮子倾斜面上设有封闭胶圈(7),封闭胶圈与入水管口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包括一壳体,壳体上、下设置入水管和出水管,壳体上方设有盖板与壳体相螺接,入水管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下面设置密封胶圈,一带有倾斜面的浮子由转轴设置在壳体内腔,浮子倾斜面上设有封闭胶圈,封闭胶圈与入水管口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下水道自动防反溢通堵器,设置在每层楼房住户与楼房下水主管道相连通的管道上。当堵塞物体堵住下水主管道时,主管道内的水位升高,使壳体内腔的浮子浮起,浮子倾斜面上的封闭胶圈与入水管口紧密配合,使下水主管道密封,这时管道内水压自动增加,堵塞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通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人工管理,即可解决楼层反溢和通堵问题。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文档编号E03C1/30GK201581491SQ20092031523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孙柱, 孙泽旭 申请人:孙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