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形竖井泄洪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50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h形竖井泄洪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洪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水头、大流量、从无压流 到有压流条件下使用的淹没型竖井泄洪洞。
背景技术
将高水头、大流量的明渠中的无压流通过竖井引入淹没型泄洪洞,实质是水流从 无压内流泄水设施(竖井)过渡到有压内流设施(泄洪洞),因而水流流态转变不稳定,泄 洪洞内容易发生水跃等不利水力学现象,影响泄洪洞的安全运行。现有技术通过对竖井的 结构改进(例如,将竖井设计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在竖井出口设置压坡虽然能稳定 水流流态,改善泄洪洞的空化空蚀破坏,但仍然难以解决由于泄洪洞出口淹没所形成的洞 内水跃和气囊聚集导致的不利水流流态对泄洪洞带来的安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h形竖井泄洪洞,以改善高水头、大流量的无 压流通过竖井引入淹没型泄洪洞时的流态,避免所述泄洪洞内出现水跃和气囊聚集导致的 不利水流流态,提高泄洪洞运行的安全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竖井组合形成的外形为“h”的竖井将高水头、大流 量的无压流消能、除气后形成有压流进入泄洪洞,以避免水跃等不利水力学现象的产生,实 现水流平稳、安全衔接,保证泄洪洞的安全运行。本发明所述h形竖井泄洪洞,由泄洪洞和在泄洪洞封闭端设置的与泄洪洞相通的 竖井组成,所述竖井包括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第一竖井位于泄洪洞上方,其中心线与泄洪 洞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其上部接水流引渠,其下端封闭;第二竖井的中心线与第一竖井的中 心线平行,其上端封闭,其下端与泄洪洞顶部相接并相通,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通过衔接段 接通,两竖井组合后的外形为“h”形。本发明所述h形竖井泄洪洞,其第一竖井可以是掺气型漩流竖井,也可以是跌流 竖井,优选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当第一竖井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时,本发明所述h 形竖井泄洪洞优选以下结构参数1、第一竖井中心线与第二竖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2 = 1. 5D3 5. 0D3,衔接段的 高度
式中,D3 为双涡室掺气 型漩流竖井的涡井段直径,Q为流量,m为流量系数(一般为0. 3 0. 35),g为重力加速度。2、第一竖井的水垫段长度L3 = 1.0D3 3.0D3,第一竖井的水垫段高度h7 =0. 1(hl+h2+h3+h4+h5+h6) 0. 2(hl+h2+h3+h4+h5+h6),第 二竖井的高度 h8 = 1. 1 (h6+h7) 1. 5(h6+h7),第二竖井的直径D4 = 0. 2D3 1.0D3,上述各式中,D3为双涡 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涡井段直径,hi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上涡室高度,h2为双涡室 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上涡室收缩段高度,h3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下涡室高度,h4为双 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下涡室收缩段高度,h5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涡井段高度,h6为衔接段的高度。3、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上涡室直径D1根据进入该竖井的水流流量确定,其 下涡室直径D2 >上涡室直径D1,其上涡室的高度hi = 2. 0D1 4. 0D1,其上涡室收缩段的 高度h2与上涡室的高度hi之比为1 5 1 1,其上涡室收缩段的坡度i3为1 3 1 10,其下涡室的高度h3 = 0. 4D2 1. 0D2,其下涡室收缩段的高度h4与下涡室的高度 h3之比为2 1 4 1,其下涡室收缩段的坡度i4为1 10 1 15。使用本发明所述h形竖井泄洪洞,高水头、大流量的无压流首先进入第一竖井、然 后经衔接段进入第二竖井,再经第二竖井进入泄洪洞后排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高水头、大流量的无压流进入第一竖井后强烈紊动和掺混,可消除大部分动能,消 能后的水流经衔接段进入第二竖井,同时大量气体溢出水体,形成有压流进入泄洪洞,因而 可避免水跃和气囊聚集等不利水力学现象的产生,实现水流平稳、安全衔接,保证泄洪洞的 安全运行。


图1是本发明所述h形漩流竖井泄洪洞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E-E剖面放大图;图4是图1的F-F剖面放大图;图5是图2的G-G剖面放大图。图中,1-第一竖井、2-上涡室、3-通气管、4-上涡室收缩段、5-下涡室、6-下涡室 收缩段、7-涡井段、8-水垫段、9-两竖井的衔接段、10-第二竖井、11-泄洪洞、12-引渠、 L1-第一竖井中心线至泄洪洞封闭端长度,L2-第一竖井中心线与第二竖井中心线之间的 距离、L3-第一竖井的水垫段长度、D1-上涡室直径,D2-下涡室直径,D3-涡井段直径,D4-第 二竖井的直径、hi-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上涡室高度、h2-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上 涡室收缩段高度、h3-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下涡室高度、h4-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 下涡室收缩段高度、h5-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涡井段高度、h6-衔接段的高度、h7-水垫 段高度、h8-第二竖井的高度、il-引渠进水段I坡度、i2-引渠进水段II坡度、i3-上涡室 收缩段坡度、i4_下涡室收缩段坡度、HI- “城门洞”形泄洪洞的高度,H2- “城门洞”形泄洪 洞的直墙高度,R1- “城门洞”形泄洪洞的拱顶半径,B1- “城门洞”形泄洪洞的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h形竖井泄洪洞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某水利枢纽挡水建筑物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10m,其泄洪洞泄量为 1350m3/s,具有窄河谷、高水头、大流量、高流速等特点。本实施例中,所述h形竖井泄洪洞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城门洞”形泄洪洞 11和在所述泄洪洞封闭端设置的与泄洪洞相通的竖井组成,所述竖井包括第一竖井1和第 二竖井10 ;第一竖井1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位于泄洪洞上方,其中心线与泄洪洞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其上部接水流引渠12,其下端封闭;第二竖井10的中心线与第一竖井的中 心线平行,其上端封闭,其下端与泄洪洞11顶部相接并相通,第一竖井1和第二竖井10通 过衔接段9接通,两竖井组合后的外形为“h”形。所述衔接段9的形状如图1、图2、图3所 示,它是水流从第一竖井进入第二竖井的通道,其上顶面与第二竖井10顶部平齐,其下顶 面与第一竖井1的水垫段8上端平齐。所述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 括上涡室2及上涡室收缩段4、通气管3、下涡室5及下涡室收缩段6、涡井段7和水垫段8, 上涡室收缩段4接下涡室5,下涡室收缩段6接涡井段7,涡井段7接水垫段8,通气管3为 两根,对称安装在上涡室及上涡室收缩段外壁,它们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它们的另一端接下 涡室顶部。上涡室2与引渠1相接,其相接位置是使引渠中的水流从上涡室切向进入竖井。有关尺寸如下1、引渠进水段I坡度il = 1 16,引渠进水段II坡度i2 = 1 8. 5。2、第一竖井——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上涡室直径Dl = 18m,上涡室高度hi = 50m,上涡室收缩段高度h2 = 10m,上涡室 收缩段坡度i3 = 1 6. 67,下涡室直径D2 = 22. 5m,下涡室高度h3 = 10m,下涡室收缩段 高度h4 = 35m,下涡室收缩段坡度i4 = 1 10,涡井段直径D3 = 15m,涡井段高度h5 = 47. 4m,水垫段高度h7 = 34m,水垫段长度L3 = 18m。2、两竖井的衔接段衔接段宽度D3 = 15m,衔接段高度h6 = 22m (流量系数m按0. 35计算)。3、第二竖井第二竖井的高度h8 = 62m,第二竖井的直径D4 = 10. 5m。4、“城门洞”形泄洪洞(见图5)“城门洞”形泄洪洞的高度HI = 20m,“城门洞”形泄洪洞的宽度Bl = 16m,“城门 洞”形泄洪洞的直墙高度H2 = 15. 5m, “城门洞”形泄洪洞的拱顶半径R1 = 9. 5m。5、第一竖井中心线至泄洪洞封闭端长度L1 = 50. 9m,第一竖井中心线与第二竖井 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2 = 32m。实施例2某水利枢纽挡水建筑物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0m,其泄洪洞泄量为 570m3/S,具有窄河谷、高水头、大流量、高流速等特点。本实施例中,所述漩流竖井淹没型泄洪洞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图2所 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各部分的尺寸,有关尺寸如下有关尺寸如下1、引渠进水段I坡度il = 1 22,引渠进水段II坡度i2 = 1 12。2、第一竖井——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上涡室直径Dl = 10m,上涡室高度hi = 40m,上涡室收缩段高度h2 = 15m,上涡室 收缩段坡度i3 = l 10,下涡室直径D2= 11. 5m,下涡室高度h3 = 8m,下涡室收缩段高度 h4 = 28m,下涡室收缩段坡度i4 = 1 14,涡井段直径D3 = 7m,涡井段高度h5 = 49. 6m, 水垫段高度h7 = 18m,水垫段长度L3 = 18. 5m。
5
2、两竖井的衔接段衔接段宽度D3 = 7m,衔接段高度h6 = 19m (流量系数m按0. 3计算)。3、第二竖井第二竖井的高度h8 = 52m,第二竖井的直径D4 = 6. 5m。4、“城门洞”形泄洪洞(见图5)“城门洞”形泄洪洞的高度HI = 18. 5m,“城门洞”形泄洪洞的宽度Bl = 13m,“城 门洞”形泄洪洞的直墙高度H2 = 15m,“城门洞”形泄洪洞的拱顶半径R1 = 7. 8m。5、第一竖井中心线至泄洪洞封闭端长度L1 = 45. 9m,第一竖井中心线与第二竖井 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2 = 31. 5m。
权利要求
一种h形竖井泄洪洞,由泄洪洞(11)和在泄洪洞封闭端设置的与泄洪洞相通的竖井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包括第一竖井(1)和第二竖井(10);第一竖井(1)位于泄洪洞上方,其中心线与泄洪洞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其上部接水流引渠(12),其下端封闭;第二竖井(10)的中心线与第一竖井的中心线平行,其上端封闭,其下端与泄洪洞(11)顶部相接并相通,第一竖井(1)和第二竖井(10)通过衔接段(9)接通,两竖井组合后的外形为“h”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形竖井泄洪洞,其特征在于第一竖井(1)为双涡室掺气型 漩流竖井,第一竖井(1)中心线与第二竖井(10)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2 = 1. 5D3 5. 0D3, 衔接段(9)的高度 ,式中,D3 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涡井段直径,Q为流量,m为流量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h形竖井泄洪洞,其特征在于第一竖井的水垫段(8)长 度 L3 = 1.0D3 3. 0D3,第一竖井的水垫段(8)高度 h7 = 0. 1 (hl+h2+h3+h4+h5+h6) 0. 2(hl+h2+h3+h4+h5+h6),第二竖井的高度h8 = 1. 1 (h6+h7) 1. 5 (h6+h7),第二竖井的直 径 D4 = 0. 2D3 1. 0D3,上述各式中,D3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涡井段直径,hi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 的上涡室高度,h2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上涡室收缩段高度,h3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 竖井的下涡室高度,h4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的下涡室收缩段高度,h5为双涡室掺气型 漩流竖井的涡井段高度,h6为衔接段(9)的高度。
全文摘要
一种h形竖井泄洪洞,由泄洪洞和在泄洪洞封闭端设置的与泄洪洞相通的竖井组成,所述竖井包括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第一竖井位于泄洪洞上方,其中心线与泄洪洞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其上部接水流引渠,其下端封闭;第二竖井的中心线与第一竖井的中心线平行,其上端封闭,其下端与泄洪洞顶部相接并相通,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通过衔接段接通,两竖井组合后的外形为“h”形。上述h形竖井泄洪洞,其第一竖井为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
文档编号E02B9/06GK101851909SQ20101016847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任成瑶, 刘善均, 张建民, 曲景学, 李忠, 李进, 王韦, 胡晓禹, 许唯临, 邓军, 陈剑刚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