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02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水型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型坐便器,属卫生洁具的坐便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不断匮乏,人们的节水意识不断加强。传统坐便器的耗水量已 由最初的13升降到9升,近几年又降到目前的6升双挡(大排水量6升,小排水量4升)。 中国专利200820106407. 2公开了一种“节水且不易堵塞的座便器”,这种坐便器节水效果 好且不易堵塞,但仍然还有节水的余地,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达到在既能满足 各项标准要求的同时又能更加节水是有关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目前的6升双挡型坐便器更加节 水,达到一次冲洗耗水量为3. 8升的节水型坐便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水型坐便器,坐便器的本体上有进水通道、副水道、主水道出口及喷射孔, 其改进之处是,进水通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400mm-500mm,进水通道分别与坐便水圈和副水 道相连通,坐便水圈的进水孔分别位于坐圈两侧和中间,两侧进水孔直径为10-40mm,中间 进水孔直径为10-30mm。上述节水型坐便器,在水道下部设置有功能性存水弯,存水弯深度10-30mm。座便 器水封存水量为1.5-2. 5升。采用这种结构的节水型坐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进水通道的高度有较大幅度 的增加,同时进水通道增加了坐便水圈的3个进水孔,经过试验验证,这种结构的坐便器每 次冲水量不超过3. 8升,达到了较高的节水标准,同时排污能力和冲净效果都保持了现有 技术的水平,是对现有技术的成功改进,在当前大力推广节水的形势下,值得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进水通道1、坐便水圈2、副水道3、喷射孔4、主水道入口 5、功能性 存水弯6、主水道出口 7。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进水通道1位于坐便器后部顶端,与水箱出水口连通。水圈进水口位于 进水通道1两侧及前部。副水道3位于便池两侧或一侧,与进水通道1和喷射孔4相连。主 水道入口 5为主排污管道的进口,它与功能性存水弯6和主水道出口 7共同组成主排污管 道。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在于进水通道1的距地高度增加为400-500mm ;水圈 口设置3 个坐便水圈2的进水孔,分别位于坐圈两侧和中间,两侧进水孔直径为10-40mm,中间进水孔直径为10-30mm ;主水道后部设置功能性存水弯6 ;控制水封存水量1. 5-2. 5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冲洗用水经水箱进入进水通道1,并通过坐便进水口内的分 流通道分别进入坐便水圈2和副水道3,其中坐便水圈有水圈进口 3个,副水道进口 1个。 进入水圈的水用于完成坐便的刷洗功能。进入副水道的水经副水道流向喷射孔4,并经喷射 孔4高速喷出进入主水道入口 5,进入主水道的水经主水道上半部进入水道末端的功能性 存水弯6,最后连同污物由主水道出口 7排出坐便器。
权利要求一种节水型坐便器,坐便器的本体上有进水通道[1]、副水道[3]、主水道出口[7]及喷射孔[4],其特征在于进水通道[1]距离地面的高度为400 500mm,进水通道[1]分别与坐便水圈[2]和副水道[3]相连通,坐便水圈[2]的进水孔分别位于坐圈两侧和中间,两侧进水孔直径为10 40mm,中间进水孔直径为10 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在水道下部设置有功能性存水 弯[6],存水弯深度10-30mm,水封存水量为1. 5-2. 5升。
专利摘要一种节水型坐便器,属卫生洁具的坐便器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节水,达到一次冲洗耗水量为3.8升的节水型坐便器,其技术方案是坐便器的本体上有进水通道、副水道、主水道出口及喷射孔,进水通道距离地面的高度增加为400-500mm,进水通道分别与坐便水圈和副水道相连通,坐便水圈的进水孔分别位于坐圈两侧和中间,两侧进水孔直径为10-40mm,中间进水孔直径为10-30mm。这种节水型坐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进水通道的高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进水通道增加了坐便水圈的3个进水孔,这种结构的坐便器每次冲水量不超过3.8升,达到了较高的节水标准,同时排污能力和冲净效果都保持了现有技术的水平。
文档编号E03D11/13GK201671170SQ20102018630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刘阁壮, 宋子春, 王彦庆, 王涛, 董会亮, 董春安, 董春明, 赵虎 申请人: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