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蓄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967阅读:2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水蓄水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蓄水罐,具体为一种在供水系统中确保供水管网不产生负压 的供水蓄水罐。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供水一般需要修建生活用供水蓄水罐,然后利用自来水自身压力或者 利用水泵加压输送到供水管网,进而输送给用户,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供水功能, 但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供水层面。而且传统的供水蓄水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缺陷1、传统的供水蓄水罐结构十分简 单,一般为耐高压罐体,不能准确提供内部水压等有效信息;2、传统的供水蓄水罐罐体所用 的材料一般为金属,容易产生锈垢,不能实现环保和保健;3、传统的供水蓄水罐不能实现负 压调节,对供水管网冲击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供水蓄水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供水蓄水罐,包括罐体、稳流平衡器、真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罐体为供水蓄水罐的主体部分,两端安装有稳流平衡器,上部安装压力传感 器和真空控制器。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在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入水口与自来水管网相连, 并安装有过滤器和空气隔断器,出水口与水泵机组管道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入水口、出水口、真空控制器连接口的材质最好是但 不限于碳钢或者不锈钢等耐高压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和管道内壁、入水口、出水口以及真空控制器连接口的
内壁覆盖一层防锈材料。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用水的二次污染,安全环保,可以确保自来水管网 不产生负压,并能够反馈蓄水罐内部实际压力,以方便自动控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供水蓄水罐,包括罐体1、稳流平衡器2、真空控制器3、压力传感器4、入水口 5与出水口 6。罐体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两端安装有稳流平衡器2,上部安装真空控制器3和压力传感器4 ;稳流平衡器2内的水可以在自来水管网的水量小于水泵流量时作为补充 水源使供水系统正常供水,同时空气由真空控制器3进入稳流平衡器2,使罐体1内部不产 生真空,确保了自来水管网不产生负压;压力传感器4可以测出罐体1内部压力,压力值可 以通过压力表读出,并将数据传送至控制设备。入水口 5和出水口 6分别安装在罐体1的上部和下部,入水口 5与入水管道9相 连,入水管道9上设置有过滤器7和空气隔断器8 ;出水口 6与出水管道10相连,并进一步 与水泵机组(未示出)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罐体1、入水口 5、出水口 6、真空控制器3连接口的材质最好是但 不限于碳钢或者不锈钢等耐高压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1和管道内壁、入水口 5、出水口 6以及真空控制器3连 接口的内壁覆盖一层防锈材料。本实用新型消除负压是这样实现的自来水先通过入水管道9进入稳流平衡器2, 等水充满后,真空控制器3自动关闭,压力传感器4可以测出自来水管网压力,压力不足的 时候,与出水管道10相连的水泵机组开始工作,若自来水管网水量大于水泵流量,系统保 持正常供水;若自来水管网的水量小于水泵流量时,稳流平衡器2内的水作为补充水源仍 能正常供水,此时空气由真空控制器3进入稳流平衡器2,使罐体1内不产生真空,确保自来 水管网不产生负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供水蓄水罐,包括罐体、稳流平衡器、真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入水口与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两端安装有稳流平衡器,上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真空控制器;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在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入水口与自来水管网相连,并安装有过滤器和空气隔断器,出水口与水泵机组管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和管道内壁、入水口、出 水口以及真空控制器连接口的内壁覆盖一层防锈材料。
专利摘要供水蓄水罐,包括罐体、稳流平衡器、真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入水口与出水口,罐体两端安装有稳流平衡器,上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真空控制器,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在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入水口与自来水管网相连,并安装有过滤器和空气隔断器,出水口与水泵机组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用水的二次污染,安全环保,可以确保自来水管网不产生负压,并能够反馈蓄水罐内部实际压力,以方便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E03B11/16GK201738389SQ20102029575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运 申请人:李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