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057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一个或多个方形的排水模块构成,排水模块包括:多根弧形蓖条,所有弧形蓖条自排水模块中心向外延伸,所有弧形蓖条的内端、外端分别固定相连,所有弧形蓖条分为两组,两组弧形蓖条关于排水模块中心对称分布,同组内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一致,两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同或相反;相邻两弧形蓖条间具有排水间隙,每根弧形蓖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排水桥,跨设在所述排水间隙上,排水桥和排水间隙一一对应,排水桥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排水缺口。通过排水桥与弧形蓖条之间的空间交错立体结构,采用排水孔、排水缺口及排水间隙的结合设置保证排水量并解决堵塞问题,通过漩涡流有效分离水流中不同的杂物。
【专利说明】方形立体雨水篦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立体雨水篦子。
【背景技术】
[0002]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口是地表径流雨水流入排污系统的入口,通过在雨水口设置雨水篦子过滤杂物。现有的雨水篦子通常由多根栅条或方孔构成格栅结构,排水的同时对水流中的杂物起到过滤截留的作用。雨水篦子主要有立篦式和平篦式两种,安装立篦式的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且有的城镇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受条件限制一般采用平篦式,平篦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雨水中携带的面积较大的杂物,如树叶,塑料袋,纸壳,食品垃圾等容易在篦子上堵塞,降低收水能力,而且杂物滞留过多会将篦子封死,导致积水问题。
[0003]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26372.8公开了一种排水篦子自动清理杂物的方法,排水篦子上有固定轴,固定轴固定有连杆,连杆一端有水槽,另一端有齿杆。通过类似杠杆机构的原理自动清理排水篦子上的杂物。首先其为活动机构,且应用于下水道中工,对装置的质量要求很高。而且长期使用后,其水槽中会积有淤泥或其它固体,使水槽无法抬升,导致本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0004]中国发明专利201110400717.1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暴雨径流除砂装置,主要用于去除城市道路暴雨径流携带的泥沙,该装置由雨水篦子、集水井、自动锁泥机构、集泥井和斜板出流装置四部分组成。但是该装置依然建立于泥沙能顺利排入雨水篦子的前提下,对雨水篦子被堵塞无法排水的问题却没有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5]中国发明专利201110167774.X公开了一种雨水口装置,在雨水篦子背面连接有弹性无孔材料制成的膜袋体,所述弹性材料膜袋体上部周壁面开有若干排贯通微孔切口,在雨水流入重力作用下张开过滤,无雨水流入重力减小微孔依自身弹性收缩闭合隔气。该专利仅对雨水中的泥沙起到过滤作用,而且需安排人员经常进行维护,实用价值并不高。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篦子易堵塞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形立体雨水篦子,所述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一个或多个方形的排水模块构成,所述排水模块包括:多根弧形蓖条,所有弧形蓖条自所述排水模块中心向外延伸,并且所有弧形蓖条的内端、外端分别固定相连,所有弧形蓖条分为两组,两组关于所述排水模块中心对称分布,同组内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一致,两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同或相反;相邻两弧形蓖条间具有排水间隙,每根弧形蓖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排水桥,跨设在所述排水间隙上,排水桥和所述排水间隙一一对应,排水桥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排水缺口。
[0008]优选地,所述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至少两个排水模块构成时,相邻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反。
[0009]优选地,所述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两个排水模块构成时,所述两个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对。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水模块中心设一圆盘,所述弧形蓖条的内端均与所述圆盘的圆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圆盘上设多个排水孔。
[0012]优选地,所述排水桥为拱形结构,其拱顶临近所述排水模块中心。
[0013]优选地,所述排水桥的桥面上设有一排凸起。
[0014]优选地,所述排水孔为方孔、圆孔或多边孔。
[0015]优选地,所述排水缺口的底部与所述弧形蓖条表面平齐。
[0016]优选地,每个所述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根数为2-50根。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排水桥与弧形蓖条之间的空间交错立体结构,并采用排水孔、排水缺口及排水间隙的结合设置保证排水量并解决了篦子的堵塞问题,即使因水流量过大杂物过多,造成弧形蓖条上的排水孔堵塞,水流也可以经由排水桥上的排水缺口通过相邻弧形蓖条之间的排水间隙排入排污系统,保证排水量的同时解决了篦子的堵塞问题。同时因弧形蓖条的排列,使水流形成漩涡流,漩涡流可以加快水的流速。根据水力学原理,水流中的杂物因为离心力及重力作用,水流中质量较轻的漂浮物如树叶等会汇集到涡流外围随水流不停回转直至水流完全排空,避免其沉积堵塞到篦子上,而质量较重的杂质如沙粒等会向涡流中心聚集并经排水孔流入排污系统,如此更进一步有效解决了篦子的堵塞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排水桥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4为排水桥的主视图。
[0022]元件标号说明:
[0023]1-弧形蓖条;
[0024]2-排水孔;
[0025]3-排水桥;
[0026]31-凸起;
[0027]4-圆盘;
[0028]5-排水缺口 ;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0]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一个或多个方形的排水模块构成,排水模块采用方形结构适配于常规雨水口。排水模块包括:
[0033]多根弧形蓖条1,所有弧形蓖条自排水模块中心向外延伸,并且所有弧形蓖条的内端、外端分别固定相连,所有弧形蓖条分为两组,两组关于所述排水模块中心对称分布,同组内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一致,两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同或相反;相邻两弧形蓖条间具有排水间隙,每根弧形蓖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为使结构设计更加稳固合理且对称美观,本实施例中两组弧形蓖条沿本方形立体雨水篦子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同时优选两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反。
[0034]排水桥3 (图3及图4所示),跨设在排水间隙上,排水桥3和排水间隙一一对应,排水桥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排水缺口 5,排水缺口的底部与弧形蓖条的表面平齐,水流经排水缺口 5通过排水间隙流入排污系统。当水流量过大杂物过多,即使造成弧形蓖条I上的排水孔2堵塞,水流也可以经由排水桥上3的排水缺口 5通过排水间隙流入排污系统。
[0035]同时通过排水桥与弧形蓖条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及弧形蓖条的统一排布,所以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形成漩涡流,漩涡流可以加快水的流速。根据水力学原理,水流中的杂物因为离心力及重力作用,水流中质量较轻的漂浮物如树叶等会汇集到漩涡流外围随水流不停回转直至水流完全排空,避免其沉积堵塞到篦子上。而质量较重的杂质如沙粒等会向漩涡流中心聚集并在这过程中经排水孔2、排水间隙流入排污系统。
[0036]因为本方形立体雨水篦子越靠近中心区域排水孔2和排水缺口 5越小,排水间隙越细,所以排水截面积也越小。当水流量过大时,会导致篦子中部的集水面积增大,水位增高直至形成一个整体水面而无法形成漩涡流。所以为产生漩涡流以保证排水流速,排水桥3设计成拱形结构(图2及图3所示),其自外向内高度逐渐增加,临近排水模块中心时形成拱顶,之后高度下降,通过拱顶与排水模块中心的水位高度差形成漩涡流,从而保证排水流速。
[0037]排水桥3的桥面上设有一排凸起31。当水流减小时,漩涡流的流速降低,漂浮物逐渐沉积,凸起31可将漂浮物止挡在其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排水桥3上,其余的排水桥依然能保证正常排水。
[0038]涡轮雨水篦子的中心设一圆盘4,所有弧形蓖条I的内端部均与圆盘4的圆周连接。圆盘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上述提到的拱顶与排水模块中心的水位高度差。同时弧形蓖条自外向内逐渐变细,设置圆盘4也有助于增加排水模块中部区域的承载强度。圆盘4上也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用于排水。
[0039]本方形立体雨水篦子采用至少两个排水模块时,相邻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反。实际也可以采用弯曲方向相同的设计,但显然采用相反设计,两个排水模块上弧形蓖条的布置更加美观对称,同时便于使水流分流。当采用两个排水模块时,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对设置。
[0040]实施例二:
[0041]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当采用两个排水模块时,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背设置。相背设置时两个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连接处形成多个内凹结构(图二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中的相对设置形成的外凸结构(图一所示),外凸结构相比内凹结构更有利于水流分流,所以优先实施例一中的相对设置。
[0042]结合通常情况下雨水口的尺寸大小及所需的排水量,一般采用两个排水模块即可满足排水要求,因此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均以两个排水模块为例。弧形蓖条I的根数、宽度,排水孔2和排水缺口 5的个数、大小应根据实际应用场合,雨水口的大小等具体考量设置,如应用于生活小区的雨水篦子的蓖条可以设置的少而宽,而应用与道路上的雨水篦子的蓖条可以设置的多而细。每个排水模块弧形蓖条的根数一般限定在2-50根,排水孔及排水缺口根据蓖条的条数做相应的调整。排水孔为方孔、圆孔或多边孔,例如实施例中弧形蓖条上的排水孔2为圆形,而排水桥上的排水缺口为不规则的多边孔形。排水孔及排水缺口的孔形设置原则是应在保证承载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大,以保证排水流量。
[0043]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的材质根据具体经济预算及应用环境选用具有高强度及耐腐蚀的塑料、金属或纤维混凝土等。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但并非必须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也可分别制作弧形蓖条1,排水桥3,然后将其焊接成一体或其它连接方式拼接成一体,如设置卡口、卡槽用来卡接。
[0044]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排水桥与弧形蓖条之间的空间交错立体结构,采用排水孔、排水缺口及排水间隙的结合设置保证排水量并解决了篦子的堵塞问题,并通过漩涡流有效分离水流中不同的杂物。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应用于道路排水系统,凡需要过滤杂物及排水的的设备皆可应用本装置。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4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一个或多个方形的排水模块构成,所述排水模块包括: 多根弧形蓖条,所有弧形蓖条自所述排水模块中心向外延伸,并且所有弧形蓖条的内端、外端分别固定相连,所有弧形蓖条分为两组,两组弧形蓖条关于所述排水模块中心对称分布,同组内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一致,两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同或相反; 相邻两弧形蓖条间具有排水间隙,每根弧形蓖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排水桥,跨设在所述排水间隙上,排水桥和所述排水间隙一一对应,排水桥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排水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至少两个排水模块构成时,相邻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立体雨水篦子由两个排水模块构成时,所述两个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弯曲方向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模块中心设一圆盘,所述弧形蓖条的内端均与所述圆盘的圆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上设多个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桥为拱形结构,其拱顶临近所述排水模块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桥的桥面上设有一排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为方孔、圆孔或多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缺口的底部与所述弧形蓖条表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立体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水模块的弧形蓖条的根数为2-50根。
【文档编号】E03F5/06GK103526824SQ20121022566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娄锋, 黄瑾, 张显忠 申请人: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