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32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有上下存水弯的双水封便器排水抽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便器的排污管道上只有一个存水弯一个水封,在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很难使便器在用水量为3升时仍能冲洗干净。为了解决上述这种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用水量大的问题,中国专利200620147411. 4权利要求I中提出了,在上下存水弯之间有“受压空气管道”,水箱中具有“加压系统”的一种坐便器; 中国专利200880020357. 9权利要求I中提出了,有“加压空气源(42),其结合至所述排污通道以在每次冲洗之前在所述排污通路中形成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与“所述容器上部腔室部分结合至所述排污通路以向所述排污通路供应加压空气”,及“其中所述容器腔室具有处于至少和所述水箱全满水位(52) —样高的第二水位处的上端(100) ”的一种马桶;结合上述二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其所述的“受压空气管道”与“排污通路”其实是排污通道中的同一部位,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在每次冲洗之前上述二份专利中的“受压空气管道”与“排污通路”都有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其所述水箱中的“加压系统”与“加压空气源(42) ”其实也是差不多的用于加压的类似装置,主要用于向“受压空气管道”与“排污通路”加压;其所述的“其中所述容器腔室具有处于至少和所述水箱全满水位(52) —样高的第二水位处的上端(100)”,说明容器腔室的上端低于水箱全满水位时并不是中国专利200880020357. 9的保护范围。从当前的坐便器节水技术看,上述二项发明是最为先进实用的,国内有许多大型专业厂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也重新申请了专利,如专利号为201120004086. 7与201120131690. 6 的专利,其实 201120004086. 7 与 201120131690. 6 专利的实质都与200620147411. 4与200880020357. 9专利一样,只不过换了一种书写形式而已,根本没有新的发明点。虽然200620147411. 4与200880020357. 9专利从坐便器的节水及冲洗效果来说是当前最为先进实用的,但也存在部分小小的缺陷,如配件安装比较麻烦,体积过大,导致水箱体积也过大,影响坐便器的整体外观设计,另外,虽然200880020357. 9专利中靠加大加压空气源(42)的容器体积解决了小便等少量水加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的,上存水弯及水箱中的水被虹吸出去的问题,但当稍多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上存水弯及水箱中的水还会渐渐地被虹吸出去,导致进水阀开启,水箱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一直进水,另一方面水箱中的水又一直被虹吸出去,且这种状态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用户很难发现,从而浪费大量的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及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不用向存气排污通道(“受压空气管道”或“排污通路”)加压而仍能节水,且水箱内的最高水位高于抽气腔(“加压空气源”的“容器腔室”)的上端面,当大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上存水弯及水箱中的水不会被虹吸出去的便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有便盆、排污管道(49)、进水阀(34),所述排污管道(49)上有上存水弯(50)、下存水弯(51)及在所述上存水弯
(50)与所述下存水弯(51)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52),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43)、抽气筒
(35)、排水阀、抽气管(55),在水箱(43)上有排水阀孔(45),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流水管(38),在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上有抽气口 (53); 所述抽气筒(35)安装在所述水箱(43)内,所述流水管(38)朝下,所述排水阀安装在所述排水阀孔(45)上;其中,所述抽气管(55)的一端与所述抽气筒(35)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抽气口
(53),所述进水阀(34)用于向所述水箱(43)内进水;当所述水箱(43)进水时,所述抽气筒(35)中的空气被推压出,当所述水箱(43)排水时,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被抽向所述抽气筒(35)。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在所述水箱(43)上有凸勾(44),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凹槽(36),所述凸勾(44)在所述凹槽(36)中。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在所述水箱(43)上有导气管(47),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导气筒(39),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在所述导气筒(39)内,所述导气筒(39)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c)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在所述水箱(43)上有导气管(47)、进水阀孔(46),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导气筒(39),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固定管孔(37);所述排水阀包括阀坐(29)、阀身(I)、阀盖(24)、浮筒(11)、阀芯(19),其中,所述浮筒(11)单向开口 ;在所述阀身⑴上有底板(2)、定位孔⑷、转轴槽(5)、导向管(6)、底扣(9)、盖扣槽(10),在所述底板⑵上有排水孔(3),在所述导向管(6)内部有导向槽(7),在所述导向管(6)下部与所述底板(2)之间有控制勾槽(8);在所述浮筒(11)上有转轴(12)、控制板(13),在所述阀芯(19)上有溢水管(20)、控制勾(22)、封水胶板(23),在所述溢水管(20)上有导向凸柱(21),在所述阀盖(24)上有盖扣(25)、固定管(26);所述浮筒(11)安装在所述阀身⑴内部,所述阀盖(24)安装在所述阀身⑴上部,所述阀身(I)安装在所述阀坐(29)上;其中,所述浮筒(11)的开口朝下,所述固定管
(26)朝上;所述抽气筒(35)安装在所述阀盖(24)上方,所述导气管(47)在所述流水管(38)中,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在所述导气筒(39)内,所述固定管(26)在所述固定管孔(37)中,所述溢水管(20)在所述固定管(26)中,所述溢水管(20)能在所述固定管(26)中上下活动;所述导气筒(39)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所述水箱(43)的最高水位(b)高于所述抽气筒(35)的上端面(a),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c)闻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闻水位(b)。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固定卡件
(31),在所述固定管(26)上有卡槽(27)、补水管槽(28),所述固定卡件(31)卡在所述卡槽
(27)中。 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排气阀片(15)、排气阀盖(17),在所述导气筒(39)上有排气阀腔(40),在所述排气阀腔(40)底部有排气孔(41)、防封闭凸柱(42),排气阀片(15)上有排气阀芯(16),其中,所述排气阀片
(15)为软性胶体;所述排气阀片(15)安装在所述排气阀腔(40)上,且所述排气阀芯(16)的一端部在所述防封闭凸柱(42)上;其中,所述排气阀芯(16)向下变形时能封闭住所述排气孔
(41),所述排气阀芯(16)不向下变形时所述排气孔(41)不完全封闭。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排气弯管
(32)、排气软管(56),在所述水箱(43)上有排气管(48),所述排气阀盖(17)上有排气弯管孔(18),在所述下存水弯(51)与排污出口之间有排气口(54);所述排气弯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弯管孔(18),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48)的上端,所述排气软管(56)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48)的下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口(54),所述进水阀(34)安装在所述水箱(43)上。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水箱(43)的最高水位(b)不高于所述抽气筒(35)的上端面(a)。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凸勾(44)与凹槽(36)为T形。作为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抽气筒(35)的容积不少于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的容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体积小,节水,不影响坐便器的整体外观设计,在用水量为3升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仍能冲洗干净,且水箱中的水不会被虹吸出去。


图I (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身正面左视图。图I (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身正面右视图。图1(c)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身反面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浮筒正面左视图。图2(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浮筒正面右视图。图2(c)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浮筒反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定位丁左视图。图3(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定位丁右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排气阀片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排气阀盖示意图。图6(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芯主视图。图6(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芯示意图。图7(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盖示意图。图7(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盖主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阀坐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固定卡件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排气弯管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补水软管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进水阀示意图。图13(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抽气筒正面示意图。图13(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抽气筒反面示意图。图14(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水箱内部示意图。图14(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水箱外部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的便器俯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各主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图15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17(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排水时图15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17(b)是图17(a)中的圆圈g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8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排水将结束时图15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排水结束时图15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进水时图15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图15中的A—A剂面不意图。图22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初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3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中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后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结束后的初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6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结束后的中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结束后的后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8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进水初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29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进水后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30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31(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有水倒入便盆中而不冲水时,外界空气补向存气排污通道时的图15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31(b)是图31 (a)中的圆圈h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图15中的A—A剂面不意图。图3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图15中的A—A剂面不意图。图34(a)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抽气筒示意图。
图34(b)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水箱示意图。
图34(c)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在水箱进水时图15中的A—A剂面不意图。图35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排水初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36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排水中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37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排水后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38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排水结束后的初期图15中的B—B剂面意图。图39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排水结束后的中期图15中的B—B剂面意图。图40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排水结束后的后期图15中的B—B剂面意图。图41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进水初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2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进水后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3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4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在下存水弯较深状况下水箱进水过程中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5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五的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6是本发明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五的在水箱排水初期图1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7(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一种变形后的水箱内部示意图。图47(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一种变形后的水箱外部示意图。图47(c)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另一种变形后的水箱外部示意图。图48(a)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一种变形后的抽气筒示意图。
图48(b)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另一种变形后的抽气筒示意图。图48(c)是本发明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的又一种变形后的抽气筒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阅图1(a)、图1(b)、图I (C),在阀身I上有底板2、定位孔4、转轴槽5、导向管6、底扣9、盖扣槽10,在底板2上有排水孔3,在导向管6内部有导向槽7,在导向管6下部与底板2之间有控制勾槽8;参阅图2 (a)、图2(b)、图2(c),在单向开口的浮筒11上有转轴12、控制板13 ;参阅图4,排气阀片15上有排气阀芯16,排气阀芯16为软性胶体; 参阅图5,排气阀盖17上有排气弯管孔18 ;参阅图6 (a)、图6 (b),在阀芯19上有溢水管20、控制勾22、封水胶板23,在溢水管20上有导向凸柱21 ;参阅图7(a)、图7(b),在阀盖24上有盖扣25、固定管26,在固定管26上有卡槽27、补水管槽28 ;参阅图8,在阀坐29上有底扣槽30 ;参阅图10,排气弯管32内部空心;参阅图11,补水软管33内部空心;参阅图12,进水阀34是在现有普通的进水阀,是现有公知技术;参阅图13 (a)、图13(b),在抽气筒35上有T形凹槽36、固定管孔37、流水管38、导气筒39,在导气筒39上有排气阀腔40,在排气阀腔40底部有排气孔41、防封闭凸柱42 ;参阅图14 (a)、图14(b),在水箱43上有T形凸勾44、排水阀孔45、进水阀孔46、导气管47、排气管48 ;参阅图30,在排污管道49上有上存水弯50、下存水弯51及在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52,在存气排污通道52上有抽气口 53,在下存水弯51与排污出口之间有排气口 54 ;其中,抽气筒35的容积不少于存气排污通道49的容积。参阅图I (a)、图 I (b)、图 I (C)、图 2 (a)、图 2 (b)、图 2 (C)、图 3 (a)、图 3 (b),把浮筒11的开口朝下安装在阀身I内,使转轴12在转轴槽5上,再把定位丁 14插入定位孔4中盖住转轴12,使浮筒11能自由转动;参阅图6(a)、图6(b)、图7 (a)、图7(b),把阀盖24盖在阀身I上,使盖扣25卡入盖扣槽10中,再把阀芯19从阀身I的下部插入导向管6中后一直插到阀盖24上的固定管26中,使溢水管20上的导向凸柱21在导向槽7中,且使控制勾22与控制勾槽8对正;参阅图8,再把上述组件安装到阀坐29上,使底扣9卡入底扣槽30中;这样就组装成了排水阀;参阅图14 (a)、图14(b)、图15、图30,把水箱43固定安装到便器上,把排水阀的阀坐29固定安装到水箱43上的排水阀孔45上;参阅图4、图 5、图 9、图 13(a)、图 13(b)、图 14(a)、图 16、图 17(a)、图 17(b)、图31 (b),把抽气筒35使流水管38朝下导气筒39朝上放入水箱43内的阀盖24上,且使T形凸勾44插入T形凹槽36中,导气管47在流水管38中,且使导气管47的上端在导气筒39内,固定管孔37套在固定管26上,再把固定卡件31卡入卡槽27中;把排气阀片15安装在导气筒39上的排气阀腔40上,且使排气阀芯16的一端部在防封闭凸柱42上,再把排气弯管32的一端插入排气阀盖17上的排气弯管孔18中,另一端插入排气管48的上端中;其中排气阀芯16向下变形时能封闭住排气孔41,空气不能从排气弯管32流入导气筒39内,如图17(b)所示;排气阀芯16不向下变形时排气孔41不完全封闭,空气能从排气弯管32流入导气筒39内,如图31(b)所示;参阅图11、图12,再把进水阀34安装到水箱43的进水阀孔46,最后把补水软管33 一端连接进水阀34另一端卡入补水管槽28中;参阅图16、图17 (a)、图30,把导气管47的下端用抽气管55连接抽气口 53,把排气管48的下端用排气软管56连接排气口 54。·这样本发明的所有部件都已安装完成。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最初在水箱与便器中都无水,即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都无水,当外接水源流向进水阀34时,水箱43内开始进水,当进水到一定时候,进水阀34停止进水,上移阀芯19使水箱43排水,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都开始存水,如图30所示,当时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被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封住与外界隔绝;进水阀34重新开始进水,水箱43内重新装满了水,如图21所示;当时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高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导气筒39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导气管47的上端c高于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抽气筒35内没有空气,导气筒39与导气管47内充满了空气,当时浮筒11及控制板13都呈上转状态;参阅图17 (a),向上拉动溢水管20,使阀芯19上移,封水胶板23离开阀坐29,控制勾22上移到控制板13上方,控制勾22被控制板13挂住,水箱43内水位快速下降,进水阀34开启,水箱43随即开始进水,少部分水流通过补水软管33流向溢水管20后流入便器;参阅图17(b),当时,由于单向排气阀芯16为软性胶体,在抽气筒35内的水位快递下降时,单向排气阀芯16会向下变形封住排气孔41 ;参阅图22,同时,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通过抽气口 53、抽气管55、导气管47、导气筒39被抽向抽气筒35内,上存水弯50及下存水弯51中的水首先被抽向存气排污通道52流动;参阅图I (a)、图1(b)、图I (C)、图18、图19,当水箱43内的水将排完时,阀身I内的水通过底板2上的排水孔3及控制勾槽8与控制勾22之间的间隙也将排完,浮筒11及控制板13都下转,控制板13脱离开控制勾22,从而使阀芯19下移,封水胶板23盖在阀坐29上,水箱43排水结束,抽气筒35内充满了空气,当时流水管38的下端f低于水箱43内的最低水位e ;参阅图23,当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被抽完后,从上存水弯50下来的水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会合后整条排污管道49几乎全部被填充满,从而快速行成虹吸,并最终把污物全部虹吸出便器;参阅图24,上存水弯50中的水大部分被虹吸出后,有空气从上存水弯50进入排污管道49,从而少部分没有被虹吸出的水向上存水弯50底部回落,如图24中箭头j所不;参阅图25、图26、图27,存气排污通道52及下存水弯51中的水与污物继续被虹吸,并最终被虹吸出排污管道49,最后有部分水向下存水弯51底部回落,如图27中箭头k所示;参阅图28,回落的水封住了下存水弯51 ;参阅图20、图28、图29,水箱43内继续进水,水流继续通过补水软管33流向溢水管20后流入便器,使上存水弯50被封住,至此,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被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封住与外界隔绝,如图28所示;随着水箱43及抽气筒35内的水位渐渐上升,抽气筒35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筒39、排气孔41使排气阀芯16向上变形,再通过排气弯管32、排气管48、排气软管56、排气口 54流向排污出口,如图中部分箭头所示;
随着水流从过补水软管33不断流入便器,上存水弯50内的水位也渐渐上升,上存水弯50内靠向存气排污通道52部的空气通过存气排污通道52、抽气口 53、抽气管55、导气管47、导气筒39、排气孔41也使排气阀芯16向上变形,再通过排气弯管32、排气管48、排气软管56、排气口 54流向排污出口,如图中部分箭头所示;重新参阅图21、图30,再过一段时间后,进水阀34关闭,水箱43内的水位到达最高水位b,上存水弯50也到达最高水位,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高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导气筒39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导气管47的上端c高于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抽气筒35内没有空气,导气筒39与导气管47内充满了空气,当时浮筒11及控制板13都呈上转状态,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被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封住与外界隔绝,已经进入了下一轮的循环,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冲洗。参阅图13 (a)、图31 (a)、图31 (b),在实际情况下经常会有人小便后而忘记冲水,或把污水倒入便盆中而不冲水,由于在排气阀腔40底部有防封闭凸柱42,排气阀芯16的一端会被防封闭凸柱42顶住,所以在平时排气阀芯16不向下变形时排气孔41不会完全封闭,空气能从排气弯管32流入导气筒39内,如图中箭头所示,也即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通过抽气口 53、抽气管55、导气管47、导气筒39、排气孔41、排气弯管32、排气管48、排气软管56、排气口 54、排污出口等与外界相连通,所以当便盆中有水倒入时不会使上存水弯50及水箱43内的水被虹吸出去;如果没有防封闭凸柱42,在平时排气阀芯16会完全盖住排气孔41可能使其完全封闭,从而使存气排污通道52与外界不连通,这样当便盆中有水倒入时会使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通过下存水弯51被挤压出,从而使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这样就会使上存水弯50中的水被虹吸出去,当倒入便盆中的水足够多时,就会使水箱43内的水通过导气筒39、导气管47、抽气管55、抽气口 53流向存气排污通道52、下存水弯51、排污出口,这样水箱43内就会持续少量地进水,且最终从排污出口持续流出,因为流量相对较小,所以非专业人士的普通用户很难发现,从而浪费大量的水。
具体实施方式
二对比参阅图32与图21,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高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基本相平,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三对比参阅图33与图21,本具体实施方式
三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高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低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本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四对比参阅图34(a)与图13 (a),本具体实施方式
四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抽气筒35上的导气筒39上有排气阀腔40,在排气阀腔40底部有排气孔41、防封闭凸柱42,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在抽气筒35上的导气筒39上端 面封闭,即没有排气孔41 ;对比参阅图34(b)与图14(a),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水箱43上有排气管48,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在水箱43上没有排气管48 ;对比参阅图43与图30,本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的下存水弯51中全部存满水时的水封稍比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下存水弯51中未全部存满水时的水封低;对比参阅至图35至图40与图22至图27,除上述三点有所差别之外,本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从水箱43开始排水到排水结束,到污物最终被虹吸出排污管道49及抽气筒35抽气的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参阅图41,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在水箱43排水结束后的后期,最后部分水回落到下存水弯51中后,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还能通过下存水弯51与外界相通,如图中箭头m所示;参阅图34 (C)、图40、图41、图42、图43,水箱43内继续进水,水流继续通过补水软管33流向溢水管20后流入便器,使上存水弯50被封住,如图40所示;在水箱43进水过程中抽气筒35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筒39、导气管47、抽气管55、抽气口 53流向存气排污通道52、下存水弯51、排污出口后流向外界,如图34(c)、图41中箭头m所示;同时,随着水流不断流入便器,上存水弯50内的水位渐渐上升,过一段时间后,水流从上存水弯50流向下存水弯51,如图42中箭头η所示;最后下存水弯51中也存满了水,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被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封住与外界隔绝,已经进入了下一轮的循环,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冲洗,如图43所示。参阅图4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陶瓷生产的特殊性,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产品的下存水弯水封深度都一样,在下存水弯水封较深状况下,在水箱43排水结束后的后期,最后部分水回落到下存水弯51中后,下存水弯51中的水可能会隔绝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与外界相通;在这种情况下,在水箱43进水过程中抽气筒35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筒39、导气管47、抽气管55、抽气口 53、存气排污通道52后,再从下存水弯51的水封中冒出流向外界,如图44中箭头P所示;重新参阅图43,最后,上存水弯50内存满了水,上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被上存水弯50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封住与外界隔绝,如图43所示;差不多同时,进水阀34关闭,水箱43内的水位到达最高水位b,已经进入了下一轮的循环,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冲洗。
具体实施方式
五对比参阅图43与图45,本具体实施方式
五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在平时状态下下存水弯51的水封把上存气排污通道52与排污出口隔绝,即在平时状态下上存气排污通道52与排污出口是不连通的;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五中,在水箱进水结束满水时虚线t低于虚线S,在平时状态下下存水弯51的水封没有把上存气排污通道52与排污出口隔绝,即在平时状态下上存气排污通道52与排污出口是连通的;本具体实施方式
五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但排水初期的上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流向与下存水弯51的水封运动状态稍有差别,对比参阅图35与图46,如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样,在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的在水 箱排水初期,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通过抽气口 53、抽气管55、被抽向抽气筒35内,下存水弯51中的水首先被抽向存气排污通道52流动;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五中的在水箱排水初期,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一部分通过抽气口 53、抽气管55、被抽向抽气筒35内,另一部分从下存水弯51的未封闭处流向排污出口,如图46中箭头V所示,下存水弯51中的水不会被抽向存气排污通道52流动;下一步后续的水流在排污管道49内的流动过程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中的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六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抽气筒35的导气筒39上有排气阀腔40,在排气阀腔40底部有排气孔41,排气阀片15安装在排气孔41上;本具体实施方式
六中,在排气阀腔40内没有排气阀片15,排气孔41的直径在Imm至2mm之间;在水箱43进水过程中,抽气筒35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41后再通过排气弯管32、排气管48、排气软管56、排气口 54流向排污出口,在水箱43排水过程中,由于排气孔41的直径很小,只有少量空气能通过排气孔41流向抽气筒35,所以不会影响抽气效果;当大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由于空气会被挤压出存气排污通道52,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压力会降低,但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孔41而补充到存气排污通道52内,也就不会导致抽气筒35及水箱43中的水被虹吸出去;本具体实施方式
六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七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水箱43内有排气管48,在下存水弯51与排污出口之间有排气口 54,在水箱43进水过程中,抽气筒35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41后再通过排气弯管32、排气管48、排气软管56、排气口 54流向排污出口 ;本具体实施方式
七中,在水箱43内没有排气管48,在下存水弯51与排污出口之间也没有排气口 54,在水箱43进水过程中,抽气筒35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41后直接流向外界,本具体实施方式
七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八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水箱43内有导气管47,本具体实施方式
八中,在水箱43内没有导气管47,抽气管55的一端连接抽气口 53,另一端连通导气筒39并高于水箱43的最高水位b,本具体实施方式
八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九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抽气筒35上的凹槽36与水箱43上的凸勾44为T形,本具体实施方式
九中,在抽气筒35上的凹槽36与水箱43上的凸勾44为L形,本具体实施方式
九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十本具体实施方式
十是在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在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象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样,在抽气筒35上有导气筒39,本具体实施方式
十中,在抽气筒35上没有导气筒39,排气阀腔40在抽气筒35上,本具体实施方式
十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具体实施方式
i^一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在水箱43上有进水阀孔46,进水阀34安装在进水阀孔46上,本具体实施方式
十一中,在水箱43上没有进水阀孔46,也即水箱43内没有进水阀34,水箱43内的进水由另外的进水机构解决,本具体实施方式
十一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在本发明中,在抽气筒35上设置T形或L形凹槽36,在水箱43上设置T形或L形凸勾44,且使T形或L形凸勾44插入T形或L形凹槽36中,是因为在水箱43内进满水时由于水的压力会向外扩张变形,这样的设计可使水箱43被抽气筒35勾住,从而使水箱43用塑料等材料做得很薄时也不会由于水的压力而向外扩张变形;在本发明中,排水阀只是起到使水箱43排水的作用,所以可以进行多种的结构改变,本发明的十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排水阀只是一个具体的结构而已;参阅图47(a)、图47(b)、图47 (C)、图48 (a)、图48(b)、图48 (C),其实抽气筒35及水箱43的结构也都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另外也可以把本发明中的i^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各种结构进行多种的组合,只要发明的原理没有改变,所有的各种变形与多种的组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主要原理是,在水箱排水过程中利用抽气筒35内水位的下降把存气排污通道52中的空气抽出,使从上存水弯50下来的水与下存水弯51中的水会合后快速填充满整条排污管道49,从而快速行成虹吸,并最终把污物全部虹吸出便器,而不是象200620147411. 4与200880020357. 9专利中在水箱进水过程中利用“加压系统”或“加压空气源(42) ”的“容器上部腔室”内水位的上升使“受压空气管道”或“排污通路”内产生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在本发明中,存气排污通道52及抽气筒35内始终没有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存气排污通道52及抽气筒35内的空气每冲洗一次都与外界空气置换一次,而在200620147411. 4与200880020357. 9专利中,“受压空气管道”或“排污通路”及“加压系统”或“加压空气源(42)”的“容器上部腔室”内的空气都不与外界空气置换,是在“受压空气管道”与“加压系统”或“排污通路”与“加压空气源(42) ”的“容器上部腔室”之间转移;在200620147411. 4与200880020357. 9专利中,由于“加压系统”、“受压空气管道”或“加压空气源(42)”的“容器上部腔室”、“排污通路”与外界空气封闭,且有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所以当稍多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由于空气被挤压出“受压空气管道”或“排污通路”,“加压系统”或“加压空气源(42) ”的“容器上部腔室”内的压力会降低,使水位升高,当水位超过“导管”上端时,水箱中的水渐渐地通过“导管”被虹吸出去,使进水阀开启,水箱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一直进水,另一方面水箱中的水又一直被虹吸出去,且这种状态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用户很难发现,从而浪费大量的水;在本发明的多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设置有平时不完全封闭的排气孔41,从而当大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虽然空气也会被挤压出存气排污通道50,但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孔41而补充到存气排污通道52内,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压力降低只是暂时的,抽气筒35内水位虽会稍有升高但会马上恢复,抽气筒35内的水位不会超过导气管47的上端C,也就不会导致水箱中的水被虹吸出去。 在200880020357. 9权利要求I中提出了,有“其中所述容器腔室具有处于至少和所述水箱全满水位(52) —样高的第二水位处的上端(100)”,而在本发明的多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高于抽气筒35的上端面a ;上述这些都是本发明与200620147411. 4与200880020357. 9专利的区别。
权利要求
1.一种便器排水抽气系统,有便盆、排污管道(49)、进水阀(34),所述排污管道(49)上有上存水弯(50)、下存水弯(51)及在所述上存水弯(50)与所述下存水弯(51)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52),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43)、抽气筒(35)、排水阀、抽气管(55),在水箱(43)上有排水阀孔(45),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流水管(38),在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上有抽气口 (53); 所述抽气筒(35)安装在所述水箱(43)内,所述流水管(38)朝下,所述排水阀安装在所述排水阀孔(45)上; 其中,所述抽气管(55)的一端与所述抽气筒(35)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抽气口(53),所述进水阀(34)用于向所述水箱(43)内进水; 当所述水箱(43)进水时,所述抽气筒(35)中的空气被推压出,当所述水箱(43)排水时,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被抽向所述抽气筒(3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43)上有凸勾(44),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凹槽(36),所述凸勾(44)在所述凹槽(36)中。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43)上有导气管(47),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导气筒(39),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在所述导气筒(39)内,所述导气筒(39)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c)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43)上有导气管(47)、进水阀孔(46),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导气筒(39),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固定管孔(37); 所述排水阀包括阀坐(29)、阀身(I)、阀盖(24)、浮筒(11)、阀芯(19),其中,所述浮筒(11)单向开口 ; 在所述阀身⑴上有底板(2)、定位孔(4)、转轴槽(5)、导向管(6)、底扣(9)、盖扣槽(10),在所述底板(2)上有排水孔(3),在所述导向管(6)内部有导向槽(7),在所述导向管(6)下部与所述底板(2)之间有控制勾槽(8); 在所述浮筒(11)上有转轴(12)、控制板(13),在所述阀芯(19)上有溢水管(20)、控制勾(22)、封水胶板(23),在所述溢水管(20)上有导向凸柱(21),在所述阀盖(24)上有盖扣(25)、固定管(26); 所述浮筒(11)安装在所述阀身(I)内部,所述阀盖(24)安装在所述阀身(I)上部,所述阀身(I)安装在所述阀坐(29)上;其中,所述浮筒(11)的开口朝下,所述固定管(26)朝上; 所述抽气筒(35)安装在所述阀盖(24)上方,所述导气管(47)在所述流水管(38)中,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在所述导气筒(39)内,所述固定管(26)在所述固定管孔(37)中,所述溢水管(20)在所述固定管(26)中,所述溢水管(20)能在所述固定管(26)中上下活动; 所述导气筒(39)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所述水箱(43)的最高水位(b)高于所述抽气筒(35)的上端面(a),所述导气管(47)的上端(c)高于所述水箱(43)内的最高水位(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卡件(31),在所述固定管(26)上有卡槽(27)、补水管槽(28),所述固定卡件(31)卡在所述卡槽(27)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阀片(15)、排气阀盖(17),在所述导气筒(39)上有排气阀腔(40),在所述排气阀腔(40)底部有排气孔(41)、防封闭凸柱(42),排气阀片(15)上有排气阀芯(16),其中,所述排气阀片(15)为软性胶体; 所述排气阀片(15)安装在所述排气阀腔(40)上,且所述排气阀芯(16)的一端部在所述防封闭凸柱(42)上;其中,所述排气阀芯(16)向下变形时能封闭住所述排气孔(41),所述排气阀芯(16)不向下变形时所述排气孔(41)不完全封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弯管(32)、排气软管(56),在所述水箱(43)上有排气管(48),所述排气阀盖(17)上有排气弯管孔(18),在所述下存水弯(51)与排污出口之间有排气口(54);所述排气弯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弯管孔(18),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48)的上端,所述排气软管(56)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48)的下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口(54),所述进水阀(34)安装在所述水箱(43)上。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3)的最高水位(b)不高于所述抽气筒(35)的上端面(a)。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勾(44)与凹槽(36)为T形。
10.如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排水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筒(35)的容积不少于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的容积。
全文摘要
一种便器排水抽气系统,有便盆、排污管道(49)、进水阀(34),所述排污管道(49)上有上存水弯(50)、下存水弯(51)及在所述上存水弯(50)与所述下存水弯(51)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52),包括水箱(43)、抽气筒(35)、排水阀、抽气管(55),在水箱(43)上有排水阀孔(45),在所述抽气筒(35)上有流水管(38),在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上有抽气口(53),所述抽气管(55)的一端与所述抽气筒(35)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抽气口(53),当所述水箱(43)进水时,所述抽气筒(35)中的空气被推压出,当所述水箱(43)排水时,所述存气排污通道(52)内的空气被抽向所述抽气筒(35)。
文档编号E03D9/16GK102888886SQ2012103765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
发明者虞君道 申请人:虞君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