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雨水调蓄池,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平面呈矩形,且从左至右依次被分割为存水室、廊道和集水区,在所述集水区的一侧分别设有雨水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集水区的底部安装有一潜水排污泵,所述潜水排污泵的排出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存水室与廊道的隔断上设有一冲洗门,所述冲洗门打开时能够在底部连通所述存水室与所述廊道,且在所述存水室上端顶盖上还设有一用于控制冲洗门的液压控制柜。本发明具备运行稳定、节能环保和成本低廉等优势。
【专利说明】—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雨水泵站中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目的是将降雨初期污染相对较严重的雨水暂时储存在调蓄池中,在降雨之后利用城市出水管网排放低谷时段,将初期雨水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初期雨水径流中携带了地面和管道沉积的污物杂质,初期雨水调蓄池在使用后底部不可避免地滞留有沉积杂物。雨水滞留在池内数小时后,水中污物杂质会沉积下来,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会造成污物变质,产生异味;而且沉积物积聚过多将使调蓄池无法发挥其功效。因此,在设计初期雨水调蓄池时必须考虑对底部沉积物的有效冲洗和清除。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雨水调蓄池,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平面呈矩形,且从左至右依次被分割为存水室、廊道和集水区,且集水区的深度>廊道的深度〉存水室的深度,在所述集水区的一侧分别设有雨水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集水区的底部安装有一潜水排污泵,所述潜水排污泵的排出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存水室与廊道的隔断上设有一冲洗门,所述冲洗门打开时能够在底部连通所述存水室与所述廊道。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水调蓄池包括若干廊道,且单个廊道的规格为:长< 100m,宽4m?5mo
[0007]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廊道之间增设隔墙,并将结构支撑落在所述隔墙上,隔墙的高度为400mm?600mm。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区的容积大于等于单个存水室的容积的1.5倍,以防止冲洗水回涌。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底部由所述存水室至廊道的部分平滑由高至低,具备一坡度,坡度范围在0.005、.01。
[0010]作为优选方案,在雨水调蓄池上面的管理房内设有一液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自冲洗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0011]本发明与现有冲洗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外来水源,节能环保;无需电力或机械驱动,采用液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所需功率极低,运行成本低;单个冲洗距离长,节省投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初始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初始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进水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进水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放空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放空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7是本发明雨水调蓄池冲洗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0019]其中:1-雨水进水管,2-雨水调蓄池,3-存水室,4-隔墙,5-集水区,6-潜水排污泵,7-出水管,8-冲洗门,9-液压控制柜,10-廊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某市新城区为分流制排水体制,由于雨污混接,旱季时有少量污水直排入新城区的景观河道,对河道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根据实测数据,初期雨水的COD也达到400mg/l,下雨时,初期雨水大量直排入景观河道,污染较为严重。针对上述两种问题,提出建设全地下式的雨水调蓄池,长50m,宽IOm,有效水深8m,将前3mm的初期雨水存入雨水调蓄池,待天晴后,再将调蓄池内的雨水排入出水管道,最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但是每次调蓄池放空后,都会有大量的淤泥和杂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清洗,发出有毒有害的气体,不仅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对安全运行造成很大隐患。所以,需要对雨水调蓄池的调蓄池冲洗有一个较好的工程措施。
[0022]针对上述情况,提出门式自冲洗装置(如图1、2)的工艺方案。雨水进水管(I)进入雨水调蓄池(2 ),雨水调蓄池(2 )分为三个部分:存水室(3 )、廊道(10 )、集水区(5 ),廊道
(10)之间用400mm高的隔墙(4)隔开,结构支撑柱落在隔墙(4)上,冲洗门(8)位于存水室
(3)—侧,用于控制冲洗门的液压控制柜(9)位于雨水调蓄池(2)上方。集水区(5)内装有潜水排污泵(6),通过出水管(7)排入市政出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0023]所述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冲洗步骤(如图3、4、5、6、7所示)如下:
[0024]进水:降雨初期,调蓄池进水闸门开启,初期雨水混合水经雨水进水管(I)进入雨水调蓄池(2)。初期雨水首先进入雨水调蓄池(2)的集水区(5),待雨水调蓄池(2)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从存水室(3)的隔墙上部溢出进入存水室(3)。待雨水调蓄池(2)蓄满时,调蓄池进水闸门关闭。
[0025]放空:待下雨停止后,根据外部出水管网运行情况,利用晴天污水量排放低谷时段(一般为夜间),人工控制雨水调蓄池(2)的放空,首先开启潜水排污泵(6),将雨水调蓄池
(2)内的污水全部打入外部出水管网,放空后,停止潜水排污泵(6)。
[0026]冲洗:雨水调蓄池(2)放空后,根据出水收集渠内浮球开关的信号反馈,门式自冲洗装置将自动进行冲洗。全套冲洗过程根据廊道数量分为2组。第I组冲洗(第I条廊道):雨水调蓄池(2)放空结束,潜水排污泵(6)关闭后由控制系统(9)触发,第一条廊道开始冲洗,冲洗门瞬间将储水释放,射流形成波浪将池底的沉积物卷起,冲流到调蓄池末端的出水收集渠(5)。第I条廊道冲洗完成后,由控制系统触发第2组冲洗程序,顺序而作。全部冲洗完,进入初始状态。[0027]通过以上的冲洗方案,实施的效果如下:一次性将池底的淤泥全部冲洗干净,无需人工干预,安全可靠;冲洗无需外来水源;全自动实现冲洗;全方位有效冲洗,无死角;采用液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
[002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形,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雨水调蓄池,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平面呈矩形,且从左至右依次被分割为存水室、廊道和集水区,且集水区的深度>廊道的深度〉存水室的深度,在所述集水区的一侧分别设有雨水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集水区的底部安装有一潜水排污泵,所述潜水排污泵的排出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存水室与廊道的隔断上设有一冲洗门,所述冲洗门打开时能够在底部连通所述存水室与所述廊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调蓄池包括若干廊道,且单个廊道的规格为:长< 100m,宽4nT5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廊道之间增设隔墙,,并将结构支撑落在所述隔墙上,隔墙的高度为400mnT6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区的容积大于等于单个存水室的容积的1.5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底部由所述存水室至廊道的部分平滑由高至低,具备一坡度,坡度范围在0.005?0.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调蓄池的门式自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雨水调蓄池上面的管理房内设有一液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自冲洗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文档编号】E03F5/10GK103806525SQ20121045241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朱珑珑 申请人:烟台水泰和水科技有限公司, 朱珑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