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海水养殖池塘及生态护坡方法。
背景技术:
池塘护坡是海水养殖池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池塘形状,延长池塘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池塘无护坡保护情况下,池壁长期受到池水浸泡、冲刷及风浪拍打等外力的冲击,容易导致池壁出现塌方滑坡等现象,造成池塘深度变浅,养殖容量缩小,直接降低池塘生产力,增加养殖成本等,因此护坡在养殖池塘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海水养殖池塘护坡主要采用塑料薄膜护坡、石块护坡、砖砌护坡和水泥混凝土护坡等形式,其中采用塑料薄膜护坡建造成本低,但塑料薄膜易老化破损,使用寿命短,需逐年更换;石块、砖砌和水泥混凝土护坡,使用寿命长,护坡效果良好,但造价昂贵,成本难以收回,且较难生长植物。因此,急需一种造价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护坡效果好的池塘生态型护坡建造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及施工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塑料薄膜易老化破损,使用寿命短,石块、砖砌和水泥混凝土护坡造价昂贵,成本难以收回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海水养殖池塘的生态护坡方法,以达到改变现状,美化环境,降低造价成本,延长使用寿命,防止塌方滑坡的一种池塘生态型护坡方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在护坡的坡体上铺设双层聚乙烯纤维网,并用U型钉将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固定于坡体上,在池塘水面之下护坡,在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间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水面之上护坡,在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上覆盖一层肥土,在肥土上种植耐盐碱草本植物。在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前,对所述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冲洗消毒,在室内采集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孢子体,并培育至藻体体长在O. 8-1. 2cm0所述的聚乙烯纤维网网孔面积小于扇贝壳或牡蛎壳壳面面积。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池塘坡体修整机械挖池修坡,平整坡面,机械夯实;
2)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铺设及固定贴着坡面由上而下将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展开,网的顶端用U型钉固定,并埋于沙土中,相邻两网相互搭接,同样用U型钉固定,网的下端埋于池底沙土中;
3)附苗壳铺设池塘水面以下沿着坡面在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上铺设一层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人工修整平整,然后压实;
4)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铺设及固定贴着坡面由上而下再铺设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具体操作方式同步骤2);
5)肥土层铺设在水面之上的护坡,将肥土铺设覆盖在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上,铺设肥土的厚度不小于5 cm,修整坡面,肥土中的颗粒不大于20 mm;
6)播种与养护对肥土层浇水浸润沉实后,将耐盐碱草本植物种子人工撒播或液压喷播在肥土层上,植物种子播种完成后,浇水保持肥土湿润,发芽生长成坪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在所述步骤2)中,覆盖扇贝壳和/或牡蛎壳的坡面,每平米使用2-3个U型钉固定聚乙烯纤维网,未铺设扇贝壳和/或牡蛎壳的坡面每平米用I个U型钉固定聚乙烯纤维网。所述耐盐碱草本植物为碱蓬。 肥土采用80 %的表土和20%的腐熟有机肥,并加入适量的保水剂和粘合剂,混合搅拌形成,使用前晾晒、粉碎、过筛去除大于20 mm的颗粒。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粘合剂为土壤粘合剂又称胶粉。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发明养殖池塘护坡,池塘水面之下护坡,采用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间铺设一层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防止坡体受到池水浸泡、冲刷及风浪拍打等外力而导致的塌方滑坡等现象;水面之上,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上覆盖一层肥土,种植耐盐碱草本植物,能有效的防止由于雨水的冲刷而造成池壁坍塌等现象。可见,本发明养殖池塘护坡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2、本发明所使用的构建材料价格便宜、原料易得、成本低,施工方便,池塘水面之下坡体生长的大型海藻与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形成一道良好的保护层,同时生长的大型海藻可有效防治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改善水质和养殖环境,修复养殖池塘生态环境;水面之上坡体生长的耐盐碱植物可使聚乙烯纤维网与附着的坡体泥土形成一牢固的嵌锁体系。该种护坡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强池塘坡体的稳定性、防止池壁坍塌,并形成坡面绿色复合保护层。
图1为本发明设置养殖池塘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池壁铺设的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1-2为池壁铺设的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2为铺设的肥土层,3为栽培的耐盐碱植物,4为生长的海藻,5为扇贝壳和/或牡蛎壳,6为池塘底部,7、坡体,8、水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在护坡的坡体7上铺设双层聚乙烯纤维网1-1、1-2,并用U型钉将双层聚乙烯纤维网1-1、1-2固定于坡体7上,在池塘水面8之下护坡7,在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间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5,水面8之上护坡7,在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上覆盖一层肥土 2,在肥土 2上种植耐盐碱草本植物3。
在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前,对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冲洗消毒,在室内采集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孢子体,并培育至藻体体长在1. Ocm左右。聚乙烯纤维网网孔面积小于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壳面面积。海水养殖池塘护坡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池塘坡面修整挖掘机或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挖池,修整坡面,然后机械夯实。为保证聚乙烯纤维网与坡面紧密结合,最后再采用人工细致整平,清除所有碎石块及碎泥块等,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整修,使之成弧形,尽可能将坡面平整。2)底层铺网及固定贴着坡面由上而下将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1-1均匀展开,网的顶端用U型钉固定,并埋于沙土中,相邻两网相互搭接,要求搭接宽度为15厘米左右,同样用U型钉固定,网的下端埋于池底沙土中。3)附苗壳铺设扇贝壳和/或牡蛎壳5冲洗消毒后在室内采集鼠尾藻或马尾藻幼孢子体,并培育至藻体体长Icm左右,沿着池塘水面8以下坡面均匀铺设一层附着藻体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5,然后人工修整平整、压实,注意不要压碎贝壳和损伤藻体。4)表层铺网及固定贴着坡面由上而下再铺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1-2,具体操作方式同步骤2),覆盖扇贝壳或牡蛎壳部分坡面,每平米使用2-3个U型钉固定,未铺设贝壳坡面每平米I个U型钉固定,网的顶端和底端同样埋于沙土中。5)肥土层2铺设将肥土 2铺设覆盖在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1-2上,肥土 2采用80 %的表土和20%的腐熟有机肥,并加入适量的保水剂和粘合剂,混合搅拌形成,使用前晾晒、粉碎、过筛去除大于20 mm的颗粒。铺设肥土的厚度不小于5 cm,覆盖聚乙烯纤维网网面,并确保坡面平整,铺设肥土时,适量加入少许有机肥料,利于植物生长。上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上述粘合剂为土壤粘合剂又称胶粉。6)播种与养护对肥土层2浇水浸润沉实后,采用人工撒播或液压喷播的方式,将耐盐碱草本植物3种子播种在肥土层2上,种子播种完成后,浇水保持肥土湿润,发芽生长成坪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平时做好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清除。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其特征在于,在护坡的坡体上铺设双层聚乙烯纤维网,并用U型钉将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固定于坡体上,在池塘水面之下护坡,在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间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水面之上护坡,在所述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上覆盖一层肥土,在肥土上种植耐盐碱草本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其特征在于,在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前,对所述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冲洗消毒,在室内采集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孢子体,并培育至藻体体长在O. 8-1. 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其特征在于,耐盐碱草本植物为碱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水面之下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纤维网网孔面积小于扇贝壳和/或牡蛎壳壳面面积。
5.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1)池塘坡体修整机械挖池修坡,平整坡面,机械夯实;2)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铺设及固定贴着坡面由上而下将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展开, 网的顶端用U型钉固定,并埋于沙土中,相邻两网相互搭接,同样用U型钉固定,网的下端埋于池底沙土中;3 )附苗壳铺设池塘水面以下沿着坡面在第一层聚乙烯纤维网上铺设一层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人工修整平整,然后压实;4)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铺设及固定贴着坡面由上而下再铺设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 具体操作方式同步骤2);5)肥土层铺设在水面之上的护坡,将肥土铺设覆盖在第二层聚乙烯纤维网上,铺设肥土的厚度不小于5 cm,修整坡面,肥土中的颗粒不大于20 mm;6)播种与养护对肥土层浇水浸润沉实后,将耐盐碱草本植物种子人工撒播或液压喷播在肥土层上,植物种子播种完成后,浇水保持肥土湿润,发芽生长成坪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覆盖扇贝壳和/或牡蛎壳的坡面,每平米使用2-3个U型钉固定聚乙烯纤维网, 未铺设扇贝壳和/或牡蛎壳的坡面每平米用I个U型钉固定聚乙烯纤维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盐碱草本植物为碱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肥土采用80 %的表土和20%的腐熟有机肥,并加入适量的保水剂和粘合剂,混合搅拌形成,使用前晾晒、粉碎、过筛去除大于20 mm的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粘合剂为土壤粘合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及施工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塑料薄膜易老化破损,使用寿命短,石块、砖砌和水泥混凝土护坡造价昂贵,成本难以收回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在护坡的坡体上铺设双层聚乙烯纤维网,在池塘水面之下护坡,在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间铺设附着鼠尾藻和/或马尾藻幼苗的扇贝壳和/或牡蛎壳,水面之上护坡,在双层聚乙烯纤维网之上覆盖一层肥土,在肥土上种植耐盐碱草本植物。本发明的护坡能够有效的增强池塘坡体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防止池壁坍塌,并形成坡面绿色复合保护层。
文档编号E02B3/12GK102995605SQ2012105262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胡凡光, 吴志宏, 郭萍萍, 高翔, 孙福新, 王志刚 申请人: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