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的馈送控制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78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的馈送控制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示例性的实施方案通常涉及下水道清理器或螺旋钻,且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或螺旋钻的馈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相对较小的便携式下水道清理器且其通常包括盘绕在外壳或转筒中的下水道疏通蛇形通管或钢丝,钢丝的一端从外壳或转筒延伸用于引入待疏通的下水道或污水管线。对于手持式和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而言,曲柄附接到转筒以容许使用者绕着手柄所依附的支撑总成来旋转转筒。钢丝从转筒向前延伸并且相对于其延伸以插入到待疏通的下水道中并且与转筒一起旋转,以便清理下水道中出现的堵塞物。使用者从转筒收回钢丝长度直到到达下水道中的障碍物或阻塞物。如已知,钢丝可以通过使用附接到转筒的钢丝馈送装置而前进脱离转筒并且进入下水道。钢丝馈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其可选择性地接合钢丝使得转筒的旋转引起钢丝的轴向移动。当完成下水道疏通操作时,由使用者经由钢丝与驱动机构的接合和转筒的旋转将钢丝移回转筒。在一些已知的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中,手枪握持式手柄从旋转轴横向延伸用于支撑转筒。对于那些包括钢丝馈送装置的下水道清理器而言,必须由使用者施加恒定压力到钢丝馈送装置来维持驱动机构与钢丝之间的接合。然而,这需要一只手施加恒定压力并且需要另一只手旋转转筒。由于必须施加恒定压力到钢丝馈送装置来实现钢丝的轴向移动,所以这种类型的下水道清理器会使下水道疏通操作显得繁重。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包括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和至少部分固持在所述转筒中的细长挠性钢丝。从所述转筒延伸的细长挠性钢丝的一部分具有钢丝轴,且所述转筒的旋转使所述钢丝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手柄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所述手柄包括圆筒部分和手柄部分。所述圆筒部分包括轴向穿过其以接收所述钢丝的钻孔。馈送控制装置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包括具有轴向穿过其以接收钢丝的馈送通道的外壳和用于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触发器。驱动机构与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可操作地关联用于选择性地结合所述钢丝。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手柄枢转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接合所述钢丝,从而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引起所述钢丝的轴向移动。锁定机构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操作地关联。所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根据另一方面,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包括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和至少部分固持在所述转筒中的细长挠性钢丝。从所述转筒延伸的细长挠性钢丝的一部分具有钢丝轴,且所述转筒的旋转使所述钢丝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手柄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馈送控制装置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可操作地关联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钢丝。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手柄枢转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接合所述钢丝,从而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引起所述钢丝的轴向移动。锁定机构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操作地关联。所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具有斜坡部分的锁定部件,所述斜坡部分被调适以接合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一个并且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用于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的锁定机构。所述下水道清理器包括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其用于固持细长挠性钢丝并且使从所述转筒延伸的所述钢丝的一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手柄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馈送控制装置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并且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接合所述钢丝并且容许在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钢丝经由所述转筒旋转的轴向移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构件,其被构造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所述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所述非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具有斜坡部分,所述斜坡部分被调适以接合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一个并且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图1是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或螺丝钻的分解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包括用于固持钢丝且使钢丝旋转的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手柄、馈送控制装置、驱动机构和锁定机构。图2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经由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图3是图2的下水道清理器的侧视图。图4是大体沿着图3的线4-4获取的图3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的透视图。图6是图5的锁定部件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锁定部件的正视图。图8是大体沿着图7的线8-8获取的图7的锁定部件的截面图。图9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经由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的锁定部件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图10是图9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11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方面的锁定部件。图12是图1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正视透视图。图13是经由锁定部件处于锁定状态的图12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正视透视图。图14是图13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15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经由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部件的锁定机构而处于锁定状态。图16是图15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17是根据图15中所示的锁定机构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图15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18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经由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部件的锁定机构而处于锁定状态。图19是图18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20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截面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经由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部件的锁定机构而处于锁定状态。图21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截面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经由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部件的锁定机构而处于锁定状态。图22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图1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正视透视图,所述下水道清理器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方面的枢转凸轮部件。图23是处于部分拆卸状态下的图22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另一局部正视透视图,其包括锁定机构中使用的枢转凸轮部件。图24是图22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图,其中枢转凸轮部件处于解锁位置。图25是图24中所示的枢转凸轮部件的细节图,且还图示了凸轮系统表面。图26是沿着图24的线26_26获取的图24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27是图26中所描绘的下水道清理器的中心部分的细节图。图28是图22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局部侧视图,其中枢转凸轮部件处于锁定位置。图29是图28中所示的枢转凸轮部件的细节图,且还图示了凸轮系统表面。图30是沿着图28的线30-30获取的图28的下水道清理器的截面图。图31是图30中所描绘的下水道清理器的中心部分的细节图。图32是图23中所描绘的枢转凸轮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当然应了解本文的描述和附图仅是说明性的且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对公开的结构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更。通常来说,示例性的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图不按规定比例绘制。应了解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的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的各个标示组件仅是本领域术语,其可以根据制造商不同而变化且不应被认为限制本公开内容。现参考附图,其中几幅图中相同数字代表相同零件,图1至图4图示用于疏通下水道或污水管线的根据本发明的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或螺丝钻100。下水道清理器100包括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102,其用于固持细长挠性钢丝或蛇形通管104。钢丝104的一部分盘绕在转筒102内且从转筒102延伸的钢丝的一部分可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而绕着钢丝轴CA旋转。手柄106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转筒。馈送控制装置110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驱动机构112与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110中的一个可操作地关联用于选择性地接合钢丝104。锁定机构120与馈送控制装置110可操作地关联。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锁定机构120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馈送控制装置110锁定在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馈送控制装置110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因此,锁定机构120将馈送控制装置110选择性地锁定在所述致动位置使得不需要维持使用者施加的力。特定来说,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102包括第一侧130和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来接达盘绕在转筒102内的钢丝104的第二侧132。第一侧130包括连接到其的曲柄把手134。曲柄把手134容许使用者取决于下水道清理器100的使用意图而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转筒102。管道136从转筒的第二表面132向外延伸。所述管道位于转筒中心使得管道的纵轴与由转筒102界定的旋转轴(即钢丝轴CA)同轴。管道136包括用于接收钢丝104的细长通孔138。转筒102由延伸到手柄106中的管道136可旋转地支撑。手柄106包括圆筒部分140和手柄部分142。圆筒部分140包括轴向穿过其以接收管道136的钻孔144。应了解所述管道固定到转筒102并且因此不会与转筒一起旋转。可以提供环形固定器148来将圆筒部分140的钻孔144内的管道136固定在位于所述圆筒部分中的切口中;但也可考虑用来固定所述管道的替代方式。圆筒部分140还包括第一端部150和第二端部152。第一端部150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容纳在馈送控制装置110中。第二端部152可包括径向凸缘160,其在下水道清理器100的组装状态下邻接提供在转筒102的第二表面132上的半径146。切口 162位于接近第一端部的圆筒部分上用于容纳环形固定器148。手柄部分142从圆筒部分140向下延伸并且相对于由圆筒部分140界定的纵轴倾斜。馈送控制装置110包括具有轴向穿过其的馈送通道172的外壳170和用于使馈送控制装置110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触发器174。馈送通道172接收被调适以相对于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110轴向馈送的钢丝104。如传统上,钢丝104由紧密缠绕弹簧丝制成并且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在其自由端或外端的弹簧丝形成来提供螺丝钻尖端180,其相对于钢丝104的其余部分径向放大。外壳170还包括第一端部182和第二端部184。端壁186提供在第一端部182上。如下文将讨论,驱动机构112的一部分位于端壁186上。手柄106的第一端部150安装到外壳170的第二端部184上。触发器174位于外壳170下方并且包括弯曲端壁190和一对侧壁192、194。各个侧壁192、194的下部包括大体平面的边缘区段196、198。如上所述,馈送控制装置110枢转地连接到手柄106,其容许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为这个目的,馈送控制装置Iio包括在侧壁192、194之间延伸的通孔200。手柄106包括对应的通孔202,其位于提供在圆筒部分140的第一端部150上的向下延伸的突片204上。为了将馈送控制装置110连接到手柄106,第一端部150定位在外壳170的第二端部184中,且通孔200与通孔202对齐。枢转销210延伸通过通孔200,202以将馈送控制装置110枢转地连接到手柄106。扭矩弹簧212安装到邻近通孔202的突片204上。销210还延伸通过所述扭矩弹簧,所述扭矩弹簧被调适来朝向非致动位置偏置馈送控制装置110。因此,利用这个配置,馈送控制装置110可绕着由销210界定的轴而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所述非致动位置,触发器174与手柄部分142相隔最远,在所述致动位置,触发器174邻近手柄部分142。接着参考图1至图3,驱动机构112包括:驱动致动滚轮220,其安装在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Iio的一个上用于绕着致动滚轮轴旋转;和一对钢丝驱动滚轮222、224,每一个安装在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110的另一个上用于绕着驱动滚轮轴旋转。特定来说,驱动致动滚轮220安装在手柄106的圆筒部分140的端部150的下部上。钢丝驱动滚轮222、224安装在提供于馈送控制装置110的外壳170的第一端部区段182上的端壁186上。传统的紧固件(诸如图示的螺丝钉230)将驱动致动滚轮220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的每一个安装到各自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110。螺丝钉230界定驱动致动滚轮220的致动滚轮轴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的驱动滚轮轴。如图所示,由手柄106支撑的驱动致动滚轮220可以相对于钢丝轴CA (和圆筒部分140的轴)以相对于其成约30度的角而水平偏斜。固定在馈送控制装置110上的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的每一个驱动滚轮轴可以相对于钢丝轴CA (和外壳170的轴)以相对于彼此成约30度的角而水平和垂直偏斜。当钢丝经由转筒102的旋转而绕着钢丝轴CA旋转并且抵着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移位时,驱动致动滚轮220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的每一个的偏斜安装用来以熟知的方式驱动钢丝104。滚轮220、222、224的每一个具有平滑外表面;但是这非必要。另外且将从图1至图3 了解,钢丝驱动滚轮222、224和驱动致动滚轮220绕着钢丝轴CA圆周地等距间隔开。在使用时,在馈送控制装置110的致动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相对于手柄106枢转使得驱动机构112接合钢丝104来容许所述钢丝经由转筒102的旋转的轴向移动。更特别地说,钢丝104在驱动致动滚轮220与钢丝驱动滚轮222、224之间延伸。馈送控制装置110经由触发器174从非致动位置到致动位置的枢转移动使所述对钢丝驱动滚轮222、224朝向驱动致动滚轮220移位。接着,这造成钢丝104由驱动致动滚轮220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接合。一旦由所述驱动致动滚轮和所述钢丝驱动滚轮接合,钢丝104会被轴向馈送穿过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110。在释放触发器174之后,所述触发器经由扭矩弹簧212绕着销210远离手柄部分142偏置。这造成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移离与钢丝104的接合。接着,钢丝104能够经由转筒102的旋转而绕着其钢丝轴CA旋转,而所述钢丝不会被轴向移位。当需要便于从馈送控制装置110馈送或移除钢丝104的螺丝钻部分180时,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触发器174再次绕着销210逆时针朝向手柄部分142枢转。当使用者脱离触发器174时,馈送控制装置110经由扭矩弹簧212的偏置力而绕着枢转销顺时针远离手柄部分142枢转。如上所述,转筒102经由曲柄把手134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造成延伸穿过由使用者固持的手柄106的圆筒部分140的钢丝104相对于手柄106旋转。这时不存在钢丝的实际移位,因为驱动致动滚轮220脱离钢丝104。当触发器174朝向手柄部分142移位时,钢丝由钢丝驱动滚轮222、224接合并且所述钢丝驱动滚轮将所述钢丝移位至与驱动致动滚轮220接合。由于驱动致动滚轮220和所述对的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的偏斜布置,所以滚轮220、222、224与旋转钢丝104的接合造成钢丝104在相对于馈送控制装置的方向上轴向前行穿过手柄106和馈送控制装置110,所述方向取决于钢丝104经由转筒102的旋转方向。在这个方面,钢丝104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使所述钢丝从馈送控制装置110轴向向外前行,而所述钢丝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从馈送控制装置轴向向内牵拉钢丝104。当需要终止钢丝的轴向移位时,馈送控制装置110从致动位置移动到非致动位置,这使驱动致动滚轮220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的每一个与钢丝104脱离。如上所述,锁定机构120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馈送控制装置110锁定在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馈送控制装置110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处于锁定位置的锁定机构120维持驱动致动滚轮220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与钢丝104之间的接合而不需要使用者施加恒定的压力到触发器174上,以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继续参考图1和图2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锁定机构120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手柄106的锁定部件250。如在图5至图8中最佳描绘,锁定部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254和第二端部256的主体252。主体252的每个各自端部254、256具有径向凸缘262、264,其绕着主体252的外表面圆周地延伸。锁定部件250包括被调适以接合馈送控制装置110并且使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致动位置的斜坡部分。特别地说,在描绘的实施方案中,主体252包括位于第一端部254附近的第一斜坡部分270和位于第二端部256附近的第二斜坡部分274。第一斜坡部分270经由第一圆周凹槽276而与第一端部254分隔。第二斜坡部分274连接到凸缘264并且经由第二圆周凹槽278而与第一部分270分隔。位于中心的放大区段280连接到第一斜坡部分270并且经由第二凹槽278而与第二斜坡部分274分隔。第一斜坡部分270随着其从第一凹槽276朝向区段280延伸而具有递增的径向尺寸。第二斜坡部分274随着其从第二凹槽278朝向第二凸缘264延伸而具有递增的径向尺寸。区段280还包括脊部290,其从区段280向外突出并且沿着区段280的轴向长度延伸。锁定部件250还包括细长突片或键300,其在主体252的第一端部254与第二端部256之间延伸。为了将锁定部件250连接到手柄106,所述手柄包括通孔310且锁定部件250在大致垂直于钢丝入口 CA的方向上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通孔中。通孔310具有大致等于锁定部件250的区段280的轴向尺寸的轴向尺寸和被定尺寸以可滑动地容纳在区段280中的径向尺寸。为了防止锁定部件在通孔310中旋转,手柄106还包括位于通孔310中的键槽312。锁定部件250包括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键槽中的对应键300。如图2和图4中所示,第一斜坡部分270和第二斜坡部分274被调适以接合馈送控制装置110并且使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致动位置。特别地说,当馈送控制装置110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时,区段280定位在通孔310中。在锁定部件250的位置,第一凹槽276和第二凹槽278与侧壁194、192对齐使得边缘区段198、196容纳在第一凹槽276和第二凹槽278中。利用锁定机构120的这个实施方案,为了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锁定部件250在通孔310中轴向移动使得第一斜坡部分270和第二斜坡部分274的每一个接合馈送控制装置110的下部。如图所描绘,第一斜坡部分270接合提供在侧壁194上的平面边缘区段198且第二斜坡部分274接合提供在触发器174的侧壁192上的平面边缘区段196。锁定部件250的第一斜坡部分和第二斜坡部分与触发器174之间的这种摩擦接合防止馈送控制装置110经由扭矩弹簧212朝向非致动位置偏回。为了使锁定部件250与触发器174脱离,所述触发器被略微向内压向手柄部分142。这使触发器174与第一斜坡部分270和第二斜坡部分274脱离。接着,锁定部件250可以往回滑动穿过通孔310直到第一凹槽276和第二凹槽278与侧壁194、192对齐。接着,使用者可以释放触发器174,这容许馈送控制装置110移回非致动位置。图9和图10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根据这个方面,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到手柄106的圆筒部分140并且可在大致平行于钢丝轴CA的方向上移动的锁定部件350。锁定部件350包括具有第一端部354和第二端部356的主体352。第一端部354包括向外延伸的突片360,其被调适以容许使用者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部件350。斜坡部分362提供在主体352的第二端部356上并且被调适以接合馈送控制装置110且使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致动位置。如图所示,锁定部件350的斜坡部分362至少部分插入在圆筒部分140与馈送控制装置110的外壳170之间。为了容许锁定部件350在圆筒部分140上的轴向移动,所述圆筒部分包括细长突出部370。所述突出部大致呈矩形并且沿着圆筒部分140的轴延伸。锁定部件350的主体352包括对应的细长开口374,其被尺寸化以可滑动地容纳突出部370。为了防止锁定部件350与圆筒部分140分离,主体35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在突出部370下方。因此,利用这个配置,锁定部件350连接到突出部370并且可沿着所述突出部的纵向长度移动。为了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使用者经由向外延伸的突片360移动锁定部件350到锁定位置。提供在主体352的第二端部356上的斜坡部分362朝向驱动机构112移动。这楔入并且摩擦地接合圆筒部分140与外壳170之间的斜坡部分362,并且防止馈送控制装置110枢转回到非致动位置。为了解锁锁定机构120,使用者朝向手柄部分142压下触发器174。这使外壳170其至少部分移离斜坡部分362,容许使用者经由向外延伸的突片360将锁定部件350移动到解锁位置。锁定部件350在突出部370上朝向转筒102轴向滑动并且离开圆筒部分140与外壳170之间的空间。接着使用者可以释放触发器174且馈送控制装置110经由扭矩弹簧212的偏置力而移回非致动位置。图11至图14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如图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手柄部分142的锁定部件400。类似于前述实施方案,锁定部件400包括具有第一端部404和第二端部406的主体402以及在所述端部之间延伸的弓形外壁408。突片410、412提供在每一个各自端部404、406上并且从主体402向外延伸。所述突片容许使用者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或旋转锁定部件400。斜坡部分420提供在所述锁定部件的主体402上。如前文所述,锁定部件400可旋转地连接到手柄部分142。为了这个目的,附接部件430连接到手柄部分142的上部。所述附接部件界定锁定部件400的安装表面432。枢转销434将锁定部件400连接到附接部件430。如参考附图中所描绘,锁定部件400可以绕着轴枢转,即由销434界定,优选的是横向于钢丝轴CA定向。在锁定部件400的解锁位置,所述锁定部件处于第一位置,其将斜坡部分420定位为远离触发器174下方。为了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锁定部件400旋转使得斜坡部分420旋转至与馈送控制装置110的下部接合。特别地说,利用处于致动位置的馈送控制装置110,锁定部件400的旋转使斜坡部分420移至与提供在触发器174的侧壁192、194上的平面边缘区段的一个接合。所述斜坡部分与触发器174之间的这种摩擦接合防止触发器经由扭矩弹簧212偏离手柄部分142。为了容许馈送控制装置110移回非致动位置,所述触发器由使用者略微压下,这使斜坡部分420与触发器174脱离。锁定部件400可以旋转回到解锁位置,这使斜坡部分420移离馈送控制装置110。接着,触发器174可以被使用者释放且馈送控制装置110经由扭矩弹簧212移回非致动位置。图15至图17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如图所示,锁定机构120包括从触发器174的下部朝向外壳106的手柄部分142向外延伸的锁定部件450。所述手柄部分具有被尺寸化以容纳锁定部件450的端部454的开口 452。所述锁定部件的端部454包括朝向触发器174升高的斜坡部分460。如图所描绘,锁定部件450与触发器174—体形成以界定一件式单一部件,但这不一定。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为了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锁定部件450的端部454被调适以接合手柄部分142的内部464。特别地说,所述斜坡部分包括壁466。当馈送控制装置110移动到致动位置时,锁定部件450突出至开口 452中。在馈送控制装置110的致动位置,锁定部件450在手柄部分142中向上移动。当触发器174被使用者释放时,扭矩弹簧212将馈送控制装置110偏置回到非致动位置。但是,当馈送控制装置开始枢转时,斜坡部分460的壁466接合手柄部分142的内部464,从而防止馈送控制装置110的进一步移动。为了使斜坡部分460与内部464脱离并且容许馈送控制装置110移回非致动位置,触发器174被略微压向手柄部分142,这使斜坡部分460与内部464脱离。接着,当馈送控制装置110从致动位置移动到非致动位置时,锁定部件450可以向下移动,这容许锁定部件450向外移动通过开口 452。如图17中所示,锁定机构120还可以包括位于手柄部分142中并且可沿着所述手柄部分的长度移动的第二锁定部件470。第二锁定部件470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部件450的端部454的孔472。根据一个方面,第二锁定部件470被构造以使手柄部分142中的锁定部件450的端部454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端部454可自由移动穿过开口 452,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端部接合到手柄部分142的内部464。或者且根据另一方面,第二锁定部件470被构造以将锁定部件450的端部454固定到手柄部分142中的第二锁定部件。根据这个方面,利用处于致动位置的馈送控制装置110,第二锁定部件470在手柄部分142中移位并且经由第二锁定部件470与斜坡部分460的接合而将端部454锁定在手柄部分142中。为了解锁锁定部件450,第二锁定部件在相反方向上移位,这使第二锁定部件470与斜坡部分460脱离,容许锁定部件450的端部454移动穿过提供在第二锁定部件470中的开口 472和提供在手柄部分142中的开口 452。图18和图19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如图所示,锁定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邻近馈送控制装置Iio的触发器174的手柄106的圆筒部分140的锁定部件500。圆筒部分140包括在驱动机构112与手柄部分142之间延伸的细长突出部502。突出部502可具有倒T形;但这不一定。锁定部件500包括主体510和从主体510向外延伸的突片514,所述主体510包括被尺寸化以接收突出部502的细长开口 512。如图所示,突片514大体位于主体510中心并且被调适以容许使用者在大致平行于钢丝轴CA的方向上沿着突出部502的纵向长度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部件500。为了这个目的,突出部502可滑动地容纳在细长开口 512中,且主体510还包括至少部分延伸到开口 512中并且接合突出部502的上表面的指状物520。为了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使用者经由向外延伸的突片514将锁定部件500移动到锁定位置。锁定部件500的主体510的至少一部分在圆筒部分140与触发器174的上部530之间移动,从而防止馈送控制装置110枢转回到非致动位置。为了脱离锁定部件500,触发器174被略微压向手柄部分142。这使触发器的上部530移离锁定部件500,容许使用者经由向外延伸的突片514而将锁定部件500移动到解锁位置。锁定部件500在突出部502上轴向滑动远离转筒102而朝向驱动机构112并且离开上部530与圆筒部分140之间的空间。在随后释放触发器174之后,馈送控制装置110经由扭矩弹簧212的偏置力而枢转回到非致动位置。图20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如图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550,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554和第二端部556的主体552。主体550的第一端部554与手柄106的手柄部分142 —体形成;但这不一定。主体552包括定位在第一端部554与第二端部556之间的斜坡部分560。第二端部556延伸穿过提供在触发器174上的开口 564。当馈送控制装置110移动到致动位置时,第二端部556突出穿过开口 564直到斜坡部分560位于所述开口外部。在致动位置,锁定部件550可以向上移位使得所述斜坡部分接合触发器的端壁190。这个接合防止馈送控制装置110枢转回到非致动位置。为了使斜坡部分560与触发器174脱离,所述触发器被略微压向外壳106的手柄部分142。接着,锁定部件550可向下移位使得斜坡部分560可以穿过提供在触发器174上的开口 564而移回。在释放触发器174之后,馈送控制装置110可以经由扭矩弹簧212的偏置力而移回非致动位置。接着,锁定部件550的主体552通过开口 564移回。图21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邻近手柄106的圆筒部分140的馈送控制装置110的外壳170的锁定部件600。优选地,锁定部件600可绕着横向于钢丝轴CA的轴枢转。锁定部件600包括至少部分界定凸轮部分604的主体602和指状部606。为了使馈送控制装置110保持在致动位置,锁定部件600经由所述指状部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使得凸轮部分604接合圆筒部分140。这个接合防止馈送控制装置110移回非致动位置。为了释放锁定部件600,触发器174被压向手柄部分142。这使锁定部件600与圆筒部分140脱离并且容许锁定部件60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其使凸轮部分604移离圆筒部分140。在释放触发器174之后,馈送控制装置110能够经由扭矩弹簧212的偏置力而移回非致动位置。图22至图32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方面的锁定机构120。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旋转地接合邻近手柄106的圆筒部分140的馈送控制装置110的外壳170的枢转凸轮部件650。优选地,凸轮部件650可绕着横向于钢丝轴CA的轴枢转。凸轮部件650包括主体652和手柄654。在某些描述版本中,主体652呈大体圆柱形主体的形式。主体652和手柄654的至少一个界定一个或多个凸轮部件656。在参考附图中描绘的特定描述版本中,凸轮部件650界定邻近或接近主体652的远端655的第一凸轮部分656,和布置为邻近或接近手柄654的第二凸轮部分656。对于其中主体是圆柱形或大体圆柱形的描述版本而言,所述凸轮部分绕着所述主体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图24至图27图示当枢转凸轮部件650处于解锁位置时锁定机构的各个区域。在这个位置,外壳170与凸轮部件650的主体652且尤其是凸轮部分656脱离或者分离。在这个位置,顶部滚轮222和224不与钢丝104接合。图27中描绘这个构造。一个或多个偏置部件(诸如扭矩弹簧)可被提供为与凸轮部件650关联以偏置或者促使凸轮部件650到图24中所示的解锁状态。此外,可以沿着凸轮部分656提供部件、边缘或其它组件以便防止部件650的过度旋转。参考图23和图25,描绘了向外延伸的边缘657,其在将凸轮部件650定位到图24中所示的位置之后接触外壳170,从而排除部件650的进一步旋转。图28至图31图示当枢转凸轮部件650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机构120的各个区域。锁定机构120通过旋转凸轮部件650到(诸如,举例而言)图28中所示的位置而锁定。在所述锁定位置,外壳170与凸轮部件650的主体652接合,且尤其与凸轮部分656接合(如在图23中最佳示出)。如图31所示,在锁定位置,顶部滚轮222和224接合钢丝104。如图29中所示,可以提供锁定终止凸部658 (如在图32中最佳示出)来防止部件650的过度旋转。在将凸轮部件650定位或旋转到图28中所示的锁定位置之后,凸部658被构造以接触外壳170。因此,在这个特定实施方案中,凸轮部件650包括:向外延伸的边缘657,其大体呈径向突出边缘的形式且布置为邻近手柄654 ;和锁定终止凸部658,其也呈径向突出凸部的形式。锁定终止凸部658通常定位为与边缘657相对且也布置为邻近手柄654。虽然可以使用各种凸轮构造,但在审查中的特定实施方案中,如图31中所示,在凸轮部件650从图24中所示的解锁位置旋转到图28中所示的锁定位置之后,凸轮部分656将外壳170接合到图28中所示的位置,从而造成滚轮与钢丝之间的接触。如从前述了解,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100的馈送控制装置110,其中不需要保持使用者施加的力,诸如手压。即,在适当选择馈送控制装置之后,即用于钢丝回缩或钢丝前行,使用者不需要施加任何握力或压力来维持所述选择。本公开内容提供将下水道清理器100固持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120的多个实施方案,锁定机构120用于将驱动机构112的驱动致动滚轮220和钢丝驱动滚轮222、224可释放地接合到钢丝104。无疑将从这个技术的未来应用和发展中了解许多其它好处。本文中提到的所有专利、申请案和文章的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如上文所描述,本标的克服了与先前方案、系统和/或装置关联的许多问题。但是,将了解在不脱离如随附权利要求中所表达的所要求标的的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已在本文中描述和说明以便解释本标的的本质的组件细节、材料和配置做出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其包括: 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和至少部分固持在所述转筒中的细长挠性钢丝,从所述转筒延伸的所述细长挠性钢丝的一部分具有钢丝轴,所述转筒的旋转使所述钢丝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 手柄,其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所述手柄包括圆筒部分和手柄部分,所述圆筒部分包括轴向穿过其以接收所述钢丝的钻孔; 馈送控制装置,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包括具有轴向穿过其以接收所述钢丝的馈送通道的外壳,和用于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触发器; 驱动机构,其与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可操作地关联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钢丝,其中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手柄枢转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接合所述钢丝,从而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引起所述钢丝的轴向移动;和 锁定机构,其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操作地关联,所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致动滚轮,其安装在所述手柄和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上用于绕着驱动致动滚轮轴旋转;和一对钢丝驱动滚轮,其各安装在所述手柄与馈送控制装置的另一个上用于绕着钢丝驱动滚轮轴旋转,其中所述钢丝在所述驱动致动滚轮与所述钢丝驱动滚轮之间延伸,且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经由所述触发器从所述非致动位置到所述致动位置的枢转移动使所述钢丝驱动滚轮对朝向所述驱动致动滚轮移位,这继而造成所述钢丝由所述驱动致动滚轮和钢丝驱动滚轮接合,其中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锁定机构维持所述驱动致动滚轮和钢丝驱动滚轮与所述钢丝之间的接合而不需要使用者在所述触发器上施加恒定的手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手柄的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包括斜坡部分,其被调适以接合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并且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锁定部件包括第一斜坡部分和第二斜坡部分,所述手柄包括通孔且所述锁定部件在大致垂直于所述钢丝轴的方向上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通孔中,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第一斜坡部分和第二斜坡部分的每一个移动至接合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手柄还包括位于所述通孔中的键槽且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对应的键,所述键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键槽中来防止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通孔中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连接到所述手柄的所述圆筒部分并且可在大致平行于所述钢丝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斜坡部分至少部分插入在所述圆筒部分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所述外壳之间,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斜坡部分朝向所述驱动机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圆筒部分包括细长突出部且所述锁定部件包括被尺寸化以容纳所述突出部的细长开口,所述锁定部件连接到所述突出部并且可沿着所述突出部的纵向范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部分,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斜坡部分旋转至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下部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邻近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所述触发器的所述手柄的所述圆筒部分的锁定部件,所述圆筒部分包括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手柄部分之间延伸的细长突出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大致平行于所述钢丝轴的方向上沿着所述突出部的纵向范围移动,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锁定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圆筒部分与所述触发器的上部之间移动,从而防止所述馈送控制装置枢转回到所述非致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从所述触发器朝向所述外壳的所述手柄部分向外延伸的锁定部件,所述手柄部分包括开口用于容纳所述锁定部件的端部,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端部被调适以接合所述手柄部分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端部包括斜坡部分,所述斜坡部分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手柄部分的所述内部的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锁定部件,其位于所述手柄部分中并且可沿着所述手柄部分的长度移动,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端部的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第二锁定部件被构造以使所述手柄部分中的所述端部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端部可自由移动穿过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端部接合到所述手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第二锁定部件被构造以将所述端部固定到所述手柄部分中的所述第二锁定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从所述外壳的所述手柄部分朝向所述触发器向外延伸的锁定部件,所述触发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锁定部件的端部的开口,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端部被调适以接合所述触发器的外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端部包括斜坡部分,其具有用于接合所述触发器的所述外部的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邻近所述手柄的所述圆筒部分的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所述外壳的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至少部分界定凸轮部分,其中为了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锁定部件旋转至与所述圆筒部分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手柄的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大体圆柱形的主体和绕着所述主体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轮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还包括在所述主体的一端的手柄并且界定与所述手柄相对的远端,所述至少一个凸轮部分包括接近所述主体的所述远端的第一凸轮部分和接近所述手柄的第二凸轮部分。
19.一种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其包括: 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和至少部分固持在所述转筒中的细长挠性钢丝,从所述转筒延伸的所述细长挠性钢丝的一部分具有钢丝轴,所述转筒的旋转使所述钢丝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 手柄,其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 馈送控制装置,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驱动机构,其与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可操作地关联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钢丝,其中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手柄枢转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接合所述钢丝,从而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引起所述钢丝的轴向移动;和 锁定机构,其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操作地关联,所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所述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所述非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具有斜坡部分的锁定部件,所述斜坡部分被调适以接合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并且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手柄并且在所述致动位置接合所述馈送控制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锁定部件是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位置接合所述手柄。
22.一种用于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的锁定机构,所述下水道清理器包括: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 其用于固持细长挠性钢丝并且使从所述转筒延伸的所述钢丝的一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手柄,其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馈送控制装置,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并且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和驱动机构,其用于接合所述钢丝并且容许在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的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钢丝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而轴向移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锁定构件,其被构造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所述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所述非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具有斜坡部分,所述斜坡部分被调适以接合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并且使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23.—种手动或手操作的下水道清理器,其包括: 手动操作的可旋转转筒和至少部分固持在所述转筒中的细长挠性钢丝,从所述转筒延伸的所述细长挠性钢丝的一部分具有钢丝轴,所述转筒的旋转使所述钢丝部分绕着所述钢丝轴旋转; 手柄,其被调适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筒; 馈送控制装置,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驱动机构,其与所述手柄和所述馈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可操作地关联用于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钢丝,其中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手柄枢转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接合所述钢丝,从而经由所述转筒的旋转引起所述钢丝的轴向移动;和锁定机构,其与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操作地关联,所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所述致动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馈送控制装置可在所述非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枢转凸轮部件,其具有大体圆柱形主体和绕着所述主体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轮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下水道清理器,其中所述凸轮部件还包括在所述主体的一端的手柄并且界定与所述手柄相对的远端,所述至少一个凸轮部分包括接近所述主体的所述远端的第一凸轮部分和接近所述 手柄的第二凸轮部分。
全文摘要
手动下水道清理器包括手动可旋转转筒和至少部分固持在转筒中的细长挠性钢丝,其一部分有钢丝轴,转筒旋转使钢丝绕钢丝轴旋转。手柄旋转支撑转筒且包括圆筒部分和手柄部分。圆筒部分包括轴向穿过其接收钢丝的钻孔。馈送控制装置枢转连接手柄且包括有轴向穿过其接收钢丝的馈送通道的外壳和使馈送控制装置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触发器。驱动机构与手柄和馈送控制装置之一个关联。在致动位置馈送控制装置相对手柄枢转使驱动机构接合钢丝,经由转筒旋转引起钢丝轴向移动。锁定机构与馈送控制装置关联且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馈送控制装置锁定在致动位置,在解锁位置馈送控制装置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间自由移动。
文档编号E03C1/302GK103174205SQ20121056247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M.J.鲁科斯基, P.W.格雷斯, J.R.邓金 申请人:艾默生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