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98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设施,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地漏。
技术背景现在的家庭住房、宾馆和饭店所采用的下水道地漏一般是采用带有滤栅栏的过滤盖来达到排水滤渣的目的,但是因为过滤盖的过滤栅栏的很难确定如果太密则无法正常排水;而如果太疏则达不到滤渣的目的,致使杂物流入下水道内造成堵塞;另外,目前地漏只有过滤杂物、排泄污水的功能,因此,来自污水沟的异味会透过地漏溢出,严重影响室内卫生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地漏,主要解决了污水中的异味易从地漏溢出的难题,而且还避免了地漏被堵塞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地漏,主要包括地漏本体,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的上沿处设有盖体,盖体周围设有密封圈,地漏本体内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下端设有挡板,地漏本体下端为半球体状,且端面处设有漏孔,地漏本体内挡板下设有一个漂浮球,漂浮球的直径大于漏孔直径,且小于挡板与漏孔之间的距离。过滤网卡在地漏本体内部的凸台上。挡板边缘不与地漏本体接触。盖体上设有扣环。本实用新型用于住房的排水设施中,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扣环便于将盖体取下,过滤网可以将杂物拦截,从而防止下水管道堵塞,过滤网可以从地漏本体中取出,便于维护,保证了下水道的通畅,而且制造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附图,该多功能地漏,主要包括地漏本体4,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4的上沿处设有盖体3,盖体3周围设有密封圈I地漏本体4内部设有过滤网5,过滤网5下端设有挡板6,地漏本体4下端为半球体状,且端面处设有漏孔,地漏本体4内挡板6下设有一个漂浮球7,漂浮球7的直径大于漏孔直径,且小于挡板6与漏孔之间的距离。过滤网5卡在地漏本体4内部的凸台上。挡板6边缘不与地漏本体4接触。盖体3上设有扣环2。使用时,先将盖体3取下,当地漏本体4内流入脏水时,由于浮力作用漂浮球7会自动浮起,使水流从漏孔漏下,脏水流完时漂浮球7由于重力作用再次堵住漏孔,使用结束后将盖体3盖好,漂浮球7和盖体3双层防护可以更好的保证地漏内的异味不会溢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扣环2便于将盖体3取下,过滤网5可以将杂物拦截,从而防止下水管 道堵塞,过滤网5可以从地漏本体4中取出,便于维护清洗,而且保证了下水道的通畅,制造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地漏,主要包括地漏本体(4),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4)的上沿处设有盖体(3),盖体(3)周围设有密封圈(I)地漏本体⑷内部设有过滤网(5),过滤网(5)下端设有挡板出),地漏本体(4)下端为半球体状,且端面处设有漏孔,地漏本体(4)内挡板(6)下设有ー个漂浮球(7),漂浮球(7)的直径大于漏孔直径,且小于挡板(6)与漏孔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地漏,其特征在于过滤网(5)卡在地漏本体(4)内部的凸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地漏,其特征在于挡板(6)边缘不与地漏本体⑷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地漏,其特征在于盖体(3)上设有扣环(2)。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地漏,属于排水设施,它主要包括地漏本体,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的上沿处设有盖体,盖体周围设有密封圈,地漏本体内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下端设有挡板,地漏本体下端为半球体状,且端面处设有漏孔,地漏本体内挡板下设有一个漂浮球,漂浮球的直径大于漏孔直径,且小于挡板与漏孔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扣环便于将盖体取下,过滤网可以将杂物拦截,从而防止下水管道堵塞,过滤网可以从地漏本体中取出,便于维护,保证了下水道的通畅,而且制造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3C1/282GK202440929SQ2012200165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黄万格 申请人:黄万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