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36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砌块。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尽管满足了社会经济需求,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针对当前河湖等地表水体硬质化护砌的弊端和现有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某些不足,改变现有的硬质化河渠为类似天然的生态型河渠成为河流治理的新的工程理念。另外,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道以及公路坡面的护坡工程影响到河道畅通以及路基稳定。植物的生长需要相对松软的空间,在松软的空间中才会有足够的水和空气保证植物存活。天然土质河岸带由于受坡内的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容易崩塌。浆砌块石等硬质化保护措施使得水体封闭化,切断了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使得河道生物多样性降低,自净能力下降。因此,我们急需一种适宜植物生长并且能保证坡面有较 高稳定性的护坡砌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护坡工程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有一定的强度能保证保证坡面稳定性又透水、透气,同时能营造多样性生物环境的护坡砌块,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护坡砌块,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上端面均匀分布有4个等径的半球冠,该矩形体底面分布有若干个凸块,该矩形体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护坡砌块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矩形体上端面为正方形,所述半球冠的底边两两相切。所述的护坡砌块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凸块为半球形凸块。该护坡砌块在中心位置开始通孔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砌块的底面设有多个凸块,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附着力,同时这种结构使得砌块与坡面之间存在更多的孔隙,增加了微生物附着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确保了坡面的整体稳定性。

图I本实用新型护坡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不砌块的A-A首I]面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坡砌块底面视图。图4为该砌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ー步说明。对照图1、2、3,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1,矩形体I为正方体,其上均匀分布有4个等径的半球冠2,4个半球冠2的相邻两球相切连接。矩形体I的底面上分布有若干个凸块3,凸块3为半球状凸块,该矩形体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11。 结合图4,该护坡砌块在中心位置设置的通孔11有利于植物从中生长出来,砌块的底面的多个凸块3,使得砌块与坡面之间的连接更稳固,既确保了坡面的稳定又为植物生长提供空间。
权利要求1.ー种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干,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上端面均匀分布有4个等径的半球冠,该矩形体底面分布有若干个凸块,该矩形体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体为正方体,相邻半球冠的相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半球形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态护坡砌块。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上端面均匀分布有4个等径的半球冠,该矩形体底面分布有若干个凸块,该护坡砌块在中心位置开设通孔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砌块的底面设有多个凸块,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与地面的附着力,增大砌块与坡面的结合力,确保了坡面的整体稳定性;同时还使得砌块与坡面之间存在多个孔隙,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发展,增强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
文档编号E02B3/14GK202509452SQ2012200709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张激峰, 陈显秀, 龙萍 申请人:江苏明睿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