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河道清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道清污结构。
技术背景 由于经济的发展,河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清除河道垃圾是治理污染的必要程序。内河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内河道污染也最为严重,因此在内河道的出口通常设置有垃圾清除装置,即通过设置栅栏,将垃圾阻挡与栅栏前,栅栏前的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再通过机械手清除栅栏前的垃圾,由于垃圾漂浮在河水中,垃圾不易聚拢,清除较为困难,清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污染物、便于收起的内河道清污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河道清污装置,包括设置于内河道两侧的固定柱体,作为改进,所述的两固定柱体上设置有一闭合的矩形固定架,固定架上下端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块,一网状过滤袋体的袋口上下端设有张合柱体,所述的两张合柱体上设有拉绳,所述的袋口上下端的张合柱体分别定为悬挂于固定架并定位于上下端所设的定位块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架下端所设的定位块与下张合柱体相配合一侧设有一导向的弧状面。上述的固定架上端的过滤袋体高于河道液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河道内设置网状过滤袋体,不影响水流通过,水流通过是可将垃圾收集在滤袋中,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定期拆卸更换滤袋来清除垃圾,更换袋体时,可通过拉绳拉动张合柱体,使过滤袋体袋口上下端的张合柱体闭环封住袋口,防止垃圾外流。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施案例包括设置于内河道两侧的固定柱体1,两固定柱体I上设置有一闭合的矩形固定架2,固定架2上下端设有相配合的上定位块21与下定位卡22,一网状过滤袋体3的袋口上下端设有上、下张合柱体31、32,两张合柱体上设有拉绳4,袋口上下端的上、下张合柱体31、32分别定为悬挂于固定架2并定位于上下端所设的定位块上。固定架2下端所设的定位块22与下张合柱体32相配合一侧设有一导向的弧状面23。[0011]其中,固定架2上端的过滤袋体3袋口高于河道液面,过滤袋体3长度为河道宽度的0.25 2倍。过滤袋 体3为金属网状编织袋。
权利要求1.一种内河道清污结构,包括设置于内河道两侧的固定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固定柱体上设置有一闭合的矩形固定架,固定架上下端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块,一网状过滤袋体的袋口上下端设有张合柱体,所述的两张合柱体上设有拉绳,所述的袋口上下端的张合柱体分别定为悬挂于固定架并定位于上下端所设的定位块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河道清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下端所设的定位块与下张合柱体相配合一侧设有一导向的弧状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河道清污装置,包括设置于内河道两侧的固定柱体,作为改进,所述的两固定柱体上设置有一闭合的矩形固定架,固定架上下端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块,一网状过滤袋体的袋口上下端设有张合柱体,所述的两张合柱体上设有拉绳,所述的袋口上下端的张合柱体分别定为悬挂于固定架并定位于上下端所设的定位块上。本实用新型在河道内设置网状过滤袋体,不影响水流通过,水流通过是可将垃圾收集在滤袋中,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定期拆卸更换滤袋来清除垃圾,更换袋体时,可通过拉绳拉动张合柱体,使过滤袋体袋口上下端的张合柱体闭环封住袋口,防止垃圾外流。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2595714SQ20122024725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赵一虎, 章雄, 杨少平, 金龙永, 骆丽珍 申请人:浙江中兴人防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