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15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露天采矿必须设置排水系统,目前的露天矿采场排水系统主要有1、固定式泵站排水,离心泵安装在固定基座上,从泵坑排水,此种排水方式具有泵站固定,检修维护方便,但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大,排水费用高,不适合频繁移动工作地点。2、潜水泵排水,此种排水方式的抗汛能力强,操作方便,但由于潜水泵直接设在矿坑内作业,坑内细小颗粒很容易进入泵内,造成密封失效和叶轮损伤,潜水泵检修难度大,维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能有效地避免坑内细小颗粒进入离心泵内的现象发生,而且移动、拆装都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包括船体和岸基底座,所述船体上固定有离心泵,离心泵分别与吸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吸水管的末端设有吸水龙头,出水管通过万向装置与随动输送管连接,随动输送管通过另一万向装置与固定输送管连接,固定输送管设置于岸基底座上。所述吸水龙头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吸水龙头的外侧罩有保护罩。所述随动输送管设置于栈桥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船体、栈桥和岸基底座为主体制成结构,三者可拆卸,便于固定、以及放入合适的位置,安装简单快捷;能有效地避免坑内细小颗粒进入离心泵内的现象发生,而且移动、拆装都非常方便。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体;2、岸基底座;3、离心泵;4、吸水管;5、出水管;6、吸水龙头;7、万向装置;8、随动输送管;9、固定输送管;10、栈桥;11、过滤网;12、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包括船体I和岸基底座2,所述船体I上固定有离心泵3,离心泵3分别与吸水管4和出水管5连接,吸水管4的末端设有吸水龙头6,出水管5通过万向装置7与随动输送管8连接,随动输送管8通过另一万向装置7与固定输送管9连接,固定输送管9设置于岸基底座2上。所述吸水龙头6上设有过滤网11,所述吸水龙头6的外侧罩有保护罩12。所述随动输送管8设置于栈桥10上。工作时,离心泵3通过吸水龙头6吸水,并以此通过出水管5、随动输送管8和固定输送管9将水排出,栈桥10可实现倾斜和摇摆等状态,其上的随动输送管8随其变化而变化;吸水龙头6上设置过滤网11,防止细小颗粒进入离心泵内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包括船体(I)和岸基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I)上固定有离心泵(3),离心泵(3)分别与吸水管(4)和出水管(5)连接,吸水管(4)的末端设有吸水龙头(6),出水管(5)通过万向装置(7)与随动输送管⑶连接,随动输送管(8)通过另一万向装置(7)与固定输送管(9)连接,固定输送管(9)设置于岸基底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龙头(6)上设有过滤网(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龙头(6)的外侧罩有保护罩(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输送管(8)设置于栈桥(1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露天矿采场浮动排水系统,包括船体和岸基底座,所述船体上固定有离心泵,离心泵分别与吸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吸水管的末端设有吸水龙头,出水管通过万向装置与随动输送管连接,随动输送管通过另一万向装置与固定输送管连接,固定输送管设置于岸基底座上。所述吸水龙头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吸水龙头的外侧罩有保护罩。所述随动输送管设置于栈桥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船体、栈桥和岸基底座为主体制成结构,三者可拆卸,便于固定、以及放入合适的位置,安装简单快捷;能有效地避免坑内细小颗粒进入离心泵内的现象发生,而且移动、拆装都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E03F1/00GK202899277SQ20122054012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卓懋百 申请人:卓懋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