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401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克服目前自升式钻井平台拖航作业中提升及下放潜水泵耗时耗力以及效率低下等不足,该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及下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1)位于所述下支撑板(2)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1)设置在所述潜水泵塔(10)上,所述下支撑板(2)设置在所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20)上,所述上支撑板(1)及下支撑板(2)分别随所述潜水泵塔(10)及桩腿(20)移动时,可相接触并部分或全部搭接。本申请的实施例在升船或降船作业时,利用桩腿的升降带动潜水泵塔上下移动,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潜水泵塔是自升式钻井平台上的常用装置,主要用在钻井平台升降作业时与吊车配合将潜水泵从海水中提升至主甲板以及将潜水泵下放至水下,还可以用于潜水泵维修时,与吊车配合完成修理工作。
[0003]在平台作业等状态下,潜水泵塔主要靠潜水泵塔支撑装置起到支撑锁紧作用。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潜水泵塔支撑装置一般设置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主甲板上,其存在着一些不足。
[0004]比如,钻井平台拖航前需要用吊车与主甲板支撑装置配合,将潜水泵提升至主甲板进行固定。在钻井平台拖航到井位升船后,需要再次用吊车将潜水泵放入海水中。这种作业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钻井平台升降船作业的时间。而且在下放潜水泵时,如果下放过多还存在损坏潜水泵和潜水泵电机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自升式钻井平台拖航作业中提升及下放潜水泵耗时耗力以及效率低下等不足。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板(I)及下支撑板(2 ),所述上支撑板(I)位于所述下支撑板(2 )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I)设置在所述潜水泵塔(10)上,所述下支撑板(2)设置在所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20 )上,所述上支撑板(I)及下支撑板(2 )分别随所述潜水泵塔(10 )及桩腿(20 )移动时,可相接触并部分或全部搭接。
[0007]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板(2)设置在所述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上。
[0008]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板(2)设置在所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第三节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上。
[0009]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板(2)与所述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肋(32)。
[0010]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I)与所述潜水泵塔(10)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31 )。
[0011]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I)与潜水泵电机和泵头之间留有间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支撑装置,在升船或降船作业时,利用桩腿的升降带动潜水泵塔上下移动,不再需要使用吊车等来提升和下放潜水泵,省去了用吊车提升和下放潜水泵塔的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消除了潜水泵和电机在升船和降船作业中的损坏隐患。【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的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5]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主要包括上支撑板I和下支撑板2,其中上支撑板I位于下支撑板2的上方。上支撑板I设置(比如焊接)在潜水泵塔10上,可以随潜水泵塔10 —起上下移动。下支撑板2设置(比如焊接)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20上,可以随桩腿20上下移动。上支撑板I和下支撑板2 —起承载潜水泵塔10时,二者可以相接触并部分或全部搭接。
[0016]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支撑板2焊接在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上。
[0017]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中,在上支撑板I与潜水泵塔10之间,可以设置第一加强肋31。下支撑板2与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之间,也可以设置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二加强肋32。通过第二加强肋32来加强下支撑板2与桩腿20横向撑管21的连接强度,以更好地符合桩腿20横向撑管21的圆形外轮廓并保证下支撑板2与桩腿20横向撑管21的可靠连接。
[0018]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潜水泵电机和泵头的长度,将下支撑板2安装在第三节桩腿20横向撑管21上,这一高度可以确保潜水泵电机和泵头不会被磕碰。
[0019]考虑到潜水泵可能会更换型号,或者加大潜水排量,潜水泵电机和泵头长度有可能相应地加长,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支撑板I的位置与潜水泵电机和泵头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隔,确保潜水泵更换型号后潜水泵电机不被损坏。
[0020]在桩腿20第三节横向撑管21上增加一套潜水泵塔10支撑装置,限制潜水泵电机最底部与桩靴顶部的最小距离为IOOmm?150mm。用上下支撑板承载潜水泵塔10的重量,潜水泵底部与桩靴顶面留出IOOmm?150mm的距离。
[0021]安装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后,平台正常作业时,潜水泵塔10依靠主甲板上的支撑装置固定潜水泵塔10。平台作业结束需要降船移井位时,当桩腿20上升到一定位置时,上支撑板I与下支撑板2接触,用桩腿20上的下支撑板2将潜水泵塔10直接提升至拖航状态,从而不再需要用吊车将潜水泵塔10提出即可进入拖航状态。
[0022]在平台拖航到达新井位后,下放桩腿20,潜水泵塔10跟随桩腿20下放至潜水泵工作状态。这时用主甲板上的支撑装置锁住潜水泵塔10,潜水泵塔10不再跟随桩腿20继续下放,完成下放潜水泵的工作,省去再用吊车下放潜水泵塔10的时间。
[0023]平台作业水深较浅且桩靴入泥也比较浅时,桩靴顶部在泥面以上。现有技术采用吊车下放潜水泵塔时,如果下放潜水泵深度不准确,则有可能会造成潜水泵电机落在桩靴顶部,损坏潜水泵或者桩靴。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了潜水泵电机最底部与桩靴顶部的最小距离,比如可以为100毫米(mm)?150mm,从而消除了这一不安全隐患。
[0024]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I)及下支撑板(2 ),所述上支撑板(I)位于所述下支撑板(2 )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I)设置在所述潜水泵塔(10 )上,所述下支撑板(2 )设置在所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20 )上,所述上支撑板(I)及下支撑板(2)分别随所述潜水泵塔(10)及桩腿(20)移动时,可相接触并部分或全部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2)设置在所述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2 )设置在所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第三节桩腿(20 )的横向撑管(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2)与所述桩腿(20)的横向撑管(21)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肋(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I)与所述潜水泵塔(10)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31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潜水泵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I)与潜水泵电机和泵头之间留有间隔。
【文档编号】E02B17/08GK203383200SQ20132041102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蒋建宁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