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属于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领域。所述装置设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过流堰上,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传送带、集物盒及网槽,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上,所述传递带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集物盒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集物盒左侧壁及右侧壁上均设有孔,所述网槽设置在所述集物盒下方。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水的动力以及水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进行运转,通过水动力自动分离、去除渠系杂物,故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简易,安装方便,维修简单,能够有效清除渠系杂物的优点,适合于大范围普及,弥补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去除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专利说明】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证渠系水流通畅,需要定期去除渠系水流杂物。
[0003]目前,渠系去除水流杂物的方法主要是人工去除,即通过人工打捞水流中杂物。
[0004]人工去除水流杂物的方法所需的劳动量大,并且对杂物的去除不够彻底,而且对于一些体积相对来说较小的杂物,不容易被清洁工人全部打捞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去除水流杂物,存在的劳动量大、去除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能够利用水动力自动分离、去除渠系杂物。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设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过流堰上,所述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传送带、集物盒及网槽,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上,所述传递带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集物盒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集物盒左侧壁及右侧壁上均设有孔,所述网槽设置在所述集物盒下方。
[0007]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所述两组固定支架分置在所述过流堰两侧,所述每组固定支架均呈上下叠加布置,且均相对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垂直设置。
[0008]具体地,所述传送带相对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呈倾斜设置。
[0009]具体地,所述集物盒为多个,所述多个集物盒紧靠排列,且所述集物盒口沿均水平。
[0010]具体地,所述集物盒为长条形盒。
[0011]具体地,所述集物盒为后高前低的长条形盒。
[0012]具体地,所述集物盒为金属盒。
[0013]具体地,所述网槽横跨过所述渠道,呈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渠道两边。
[0014]具体地,所述网槽为金属网槽。
[0015]具体地,所述集物盒为铁皮盒,所述网槽为铁丝网槽。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该装置利用了水的动力以及水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进行运转,通过水动力自动分离、去除渠系杂物,故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简易,安装方便,维修简单,能够有效清除渠系杂物的优点,适合于大范围普及,弥补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去除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立体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侧视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物盒的立体图。
[0022]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23]I集物盒,2网槽,3固定支架,4过流堰,5传送带,6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本实施例以图1为主加以说明,所述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设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过流堰4上,所述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包括固定支架3、传送带5、集物盒I及网槽2,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在所述过流堰4下游的竖直墙壁上,所述传递带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所述集物盒I固定在所述传送带5上,所述集物盒I左侧壁及右侧壁上均设有孔6 (参见图3),所述网槽2设置在所述集物盒I下方。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7]当具有一定动能的水流流过过流堰4的顶部时,水流流速随着过水断面的减小而不断增大,其自身的动能也不断变大。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也变大。流过过流堰4顶部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流降落,其重力势能转化为自身的动能,同时,也就有了一个竖直方向向下的动量,它与水平方向上的动量合并,成为一个水流总动量,其方向沿着传送带5方向向下,对集物盒I产生了冲击动量,当水掉到集物盒I中后,水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沿着传送带5的方向上产生一个分力,这个分力和水流的总动量一起作用在集物盒I上,使集物盒I带动着传送带5向前运动,留在集物盒I中的水在运动过程中向左右两边流出,而杂物则留在了集物盒I中,当传送带5把集物盒I带动到最前端后,里面的杂物就落在铁丝网槽2上。
[0028]同现有的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
[0029]I)所述装置自身运行靠水的动力以及水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无需要其他的能量,节约了能源。
[0030]2)所述装置能够更加彻底地去除渠系的杂物。
[0031]3)所述装置安装成本低,安装和维修都很简单。
[0032]4)所述装置运行稳定,方便操作,能够大范围地普及。
[0033]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所述两组固定支架3分置在所述过流堰4两侧,所述每组固定支架3均呈上下叠加布置,且均相对所述过流堰4下游的竖直墙壁垂直设置。[0034]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传送带5相对所述过流堰4下游的竖直墙壁呈倾斜设置。
[0035]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集物盒I为多个,所述多个集物盒I紧靠排列,且所述集物盒I 口沿均水平。由于集物盒I 口沿水平,使得固定住在倾斜传送带5上集物盒I 口沿水平,水从集物盒I左右侧壁孔6中流出,杂物留在集物盒I中,当集物盒I转到口朝下时,杂物掉到铁丝网槽2中,从而分离水中杂物。
[0036]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集物盒I为长条形盒。
[0037]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集物盒I为后高前低的长条形盒。
[0038]具体地,所述集物盒I为金属盒。优选地,所述集物盒I为铁皮盒,
[0039]具体地,所述网槽2横跨过所述渠道,呈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渠道两边。
[0040]具体地,所述网槽2为金属网槽。优选地,所述网槽2为铁丝网槽。
[00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去除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该装置利用了水的动力以及水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进行运转,通过水动力自动分离、去除渠系杂物,故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简易,安装方便,维修简单,能够有效清除渠系杂物的优点,适合于大范围普及,特别适用于渠系和小型水电站渠道系统的流域规划。
[0042]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设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过流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传送带、集物盒及网槽,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上,所述传递带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集物盒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集物盒左侧壁及右侧壁上均设有孔,所述网槽设置在所述集物盒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所述两组固定支架分置在所述过流堰两侧,所述每组固定支架均呈上下叠加布置,且均相对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相对所述过流堰下游的竖直墙壁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为多个,所述多个集物盒紧靠排列,且所述集物盒口沿均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为长条形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为后高前低的长条形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为金属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槽横跨过所述渠道,呈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渠道两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槽为金属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渠系杂物水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为铁皮盒,所述网槽为铁丝网槽。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3411964SQ20132044432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仰斌, 谢崇宝, 张国华, 殷国玺, 鲁少华, 高虹, 王旭, 徐晋池, 王珮 申请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北京中灌绿源国际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