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79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壳体和密封体,地漏壳体由直径不同的外管和内管组成,其中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的高度,外管和内管的上端开口,外管和内管的下端通过连接环连成一体,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体为一个圆管,密封体的上端安有密封盖,密封体的下端插入地漏壳体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密封腔内,密封体的轴向长度低于地漏壳体内管的轴向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防臭防返味的功能。
【专利说明】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所有建筑的下水系统的地漏。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地漏有T型直排磁铁式地漏、翻版型地漏、扣盅式地漏、深水封地漏等种类,存在的缺陷是:一旦下水中有杂质,会造成地漏密封失效,臭味返出,且很难清理;单靠水封的地漏产品,当时间一长水封腔中的水干涸时密封功能失效,臭味返出;有的地漏体积大,要求安装空间大,不便于在空间小的室内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该地漏具有水封和重力密封自动转换的特点,有水时靠水密封,无水时靠重力密封,处在有水的或是长期无水的场所都具有防臭防返味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壳体和密封体,地漏壳体由直径不同的外管和内管组成,其中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的高度,外管和内管的上端开口,外管和内管的下端通过连接环连成一体,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体为一个圆管,密封体的上端安有密封盖,密封体的下端插入地漏壳体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密封腔内,密封体的轴向长度低于地漏壳体内管的轴向长度。
[0005]使用时,当地漏壳体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密封腔内无水时,密封体的下端插入密封腔内,由于密封体的上端安有密封盖,下水管的气味无法通过本实用新型进入房间;当有水通过本实用新型进入下水管时,水先进入密封腔,由于浮力作用将密封体向上拱起,水便溢过内管的上端经过内管向下流进入下水管,这样通过充满水的密封腔和密封体上端的密封盖形成的密封,下水管的气味依然无法通过本实用新型进入房间,达到了防臭防返味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和清洗方便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腔无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腔有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在部件编号为:1为外管,2为内管,3为连接环,4为密封腔,5为密封体,6为
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见图1和图2,一种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壳体和密封体5,地漏壳体由直径不同的外管I和内管2组成,其中内管2的高度低于外管I的高度,外管I和内管2的上端开口,外管I和内管2的下端通过连接环3连成一体,外管I和内管2之间形成密封腔4 ;密封体5为一个圆管,密封体5的上端安有密封盖6,密封体5的下端插入地漏壳体外管I和内管2之间的密封腔4内,密封体5的轴向长度低于地漏壳体内管2的轴向长度。当密封腔4内无水时,密封体5的下端插入密封腔4内,密封体5上的密封盖6盖在内管2上端形成密封,见图1所示。当密封腔4内有水时,密封体5由于浮力作用向上拱起,密封腔4内的水和密封体5形成密封,见图2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长效自密封防臭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壳体和密封体,其特征是:地漏壳体由直径不同的外管和内管组成,其中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的高度,外管和内管的上端开口,夕卜管和内管的下端通过连接环连成一体,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体为一个圆管,密封体的上端安有密封盖,密封体的下端插入地漏壳体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密封腔内,密封体的轴向长度低于地漏壳体内管的轴向长度。
【文档编号】E03F5/04GK203440876SQ201320570758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成词, 徐繁, 张雪 申请人:成词, 徐繁, 张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