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74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包括带止口的地漏本体和过滤篦子,所述地漏本体出水口连接有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篦子中心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滑动配合有拆装旋把,所述拆装旋把包括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所述导向柱置于中央提手的中心位置,所述左右旋把分别对称置于导向柱两侧,所述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预制成整体,所述左右旋把形状与过滤篦子的漏水筋形状相同。有益效果:在篦子中心设置增设扭力较大的拆装旋把,其原始状态是篦子的一部分,提起就是旋把本身;当需要清洗带有无残留装置的地漏时,只要提起拆装工具旋转即可轻松将密封排液装置部分提起取出,进行冲洗、点检或更换。
【专利说明】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漏篦子,尤其涉及一种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住居和公共场所使用的排污地漏、洗手池等卫生洁具下水基本采用回水湾水封式封堵。该种水封方式是利用使用过的污水达到水封的目的。污水残留易滋生细菌和害虫或因水封部位水位自然变低、水封部位水位被下水道负压吸走,导致下水管道中散发出不良气味。尤其是在住宅管道的使用中,楼层居民之间容易有传染病流行的发生。且地漏得不到定期冲洗。地漏装置必须另配一个拆装工具。该拆装工具虽然简单,但是非常不好保管。为了清洗方便,有人在使用该种地漏时为了清洗方便,在篦子上设置固定提手或栓上铁丝提手,又导致地漏经常挂上头发等异物,用户使用更不方便。 申请人:专利技术(申请号:201020232166.3)公开了一种具有拆装工具功能的地漏篦子,包括篦子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篦子本体由主篦子和中心副篦子构成,所述中心副篦子沿其中心轴线对称设有两个销轴,主篦子与销轴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其销接的销孔。需要清洗带有无残留装置的地漏时,只要将篦子的中心副篦子单向直立再旋转一个角度,即可轻松将带有无残留装置的地漏转出地漏本体并可以提起取出,进行冲洗。该装置的缺点是扭力较小,尤其对于带有密封圈的篦子该种结构操作困难。
[0003] 申请人:(申请号:201020593093.0)公开一种地漏或免冲水小便器的防污水倒流装置,包括带凹槽的外筒体和过滤板,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体出水口连接有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所述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由环形收液斗和防污水倒流挡板构成,防污水倒流挡板由上膜板和下膜板两部分构成,上膜板和下膜板外表面包覆热塑性弹性塑胶体,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上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上端沿固接,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密闭触接,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上膜板和下膜板之间通过非机械式铰链连接。可以保证地漏或免冲水小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不残留液体,最大限度地防止细菌和害虫的滋生;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倒流;而且还会阻止较大昆虫顶开膜状排液挡板钻入钻出。上述专利技术结构中,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上膜板和下膜板之间通过非机械式铰链连接。所谓非机械式铰链实际通过上膜板和下膜板外表面包覆的热塑性弹性塑胶体构成很薄的凹槽,该凹槽起到合页的作用。在使用时,发现该凹槽受到水流冲击后,此处沿水流方向出现微小变形,导致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密封不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增设扭力较大的旋把,其原始状态是篦子的一部分,提起后本身就是旋把;改变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中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下膜板的结构,避免起到合页作用的凹槽处被水流冲击变形,保证地漏良好的密封性能。
[000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包括带止口的地漏本体和过滤篦子,所述地漏本体出水口连接有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所述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由环形收液斗和防污水倒流挡板构成,防污水倒流挡板由上膜板和下膜板两部分构成,上膜板和下膜板外表面包覆热塑性弹性塑胶体,上膜板和下膜板连接部形成凹槽构成非机械式铰链连接,上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上端沿固接,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密闭触接,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篦子中心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滑动配合有能够上下升降的拆装旋把,所述拆装旋把包括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所述导向柱置于中央提手的中心位置,所述左右旋把分别对称置于导向柱两侧,所述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预制成整体,所述左右旋把形状与过滤篦子的漏水筋形状相同。
[0006]所述导向柱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六角形。
[0007]所述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下膜板大于环形收液斗出口。
[0008]所述地漏本体止口上设有O型密封圈。
[0009]有益效果:克服现有地漏不方便取出清洗的结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篦子中心设置增设扭力较大的拆装旋把,其原始状态是篦子的一部分,提起后本身就是旋把;调整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中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下膜板安装位置,避免起到合页作用的凹槽处被水流冲击变形,保证地漏良好的密封性能。当需要清洗带有无残留装置的地漏时,只要提其拆装工具旋转即可轻松将密封排液装置提起取出,进行冲洗、点检或更换。本实用新型不残留液体,最大限度地防止细菌和害虫的滋生;增加O型密封圈,使地漏的密封性能更好,不论是在液体通过该装置流入下水管道时,还是没有液体流过时都不会溢出不良气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下膜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2]图中:1、地漏本体,1-1、止口,2、过滤篦子,3、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4、上膜板,5、下膜板,6、凹槽,7、插接孔,8、中央提手,9、导向柱10、左右旋把,11、O型密封圈,12、环形收液斗出口。
[0013]A、下膜板大于环形收液斗出口的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详见附图1-3,一种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包括带止口 1-1的地漏本体I和过滤篦子2,所述地漏本体出水口连接有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3,所述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由环形收液斗和防污水倒流挡板构成,防污水倒流挡板由上膜板4和下膜板5两部分构成,上膜板和下膜板外表面包覆热塑性弹性塑胶体,上膜板和下膜板连接部形成凹槽6构成非机械式铰链连接,上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上端沿固接,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 12密闭触接,所述过滤篦子中心设有插接孔7,所述插接孔中滑动配合有能够上下升降的拆装旋把,所述拆装旋把包括中央提手8、导向柱9和左右旋把10,所述导向柱置于中央提手的中心位置,所述左右旋把分别对称置于导向柱两侧,所述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预制成整体。需要清洗地漏时,将中央提手提起,由于左右旋把是篦子漏水筋的一部分,其强度很高,故其旋转扭矩较大,足以克服O形密封圈的摩擦阻力,将地漏箅子打开。所述左右旋把形状与过滤篦子的漏水筋形状相同,且材料也相同。预制模具时,预留出包容左右旋把的缺口,当拆装旋把处于不提起状态时,左右旋把卧进缺口中仍然是篦子漏水筋。所述导向柱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六角形。所述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下膜板大于环形收液斗出口,下膜板是不锈钢板外表面包覆热塑性弹性塑胶体,不锈钢板的下膜板设置位置顶在环形收液斗出口上方,使合页凹槽后面是实体,则合页就不会被水冲变形,从而保证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贴紧。所述地漏本体止口上设有O型密封圈11,当下水道堵塞时避免从地漏向上泛水,以实现地漏整体的密封性能。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包括带止口的地漏本体和过滤篦子,所述地漏本体出水口连接有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所述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由环形收液斗和防污水倒流挡板构成,防污水倒流挡板由上膜板和下膜板两部分构成,上膜板和下膜板外表面包覆热塑性弹性塑胶体,上膜板和下膜板连接部形成凹槽构成非机械式铰链连接,上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上端沿固接,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密闭触接,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篦子中心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滑动配合有能够上下升降的拆装旋把,所述拆装旋把包括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所述导向柱置于中央提手的中心位置,所述左右旋把分别对称置于导向柱两侧,所述中央提手、导向柱和左右旋把预制成整体,所述左右旋把形状与过滤篦子的漏水筋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所述导向柱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六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所述防污水倒流挡板的下膜板大于环形收液斗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篦子上带有拆装工具的地漏,所述地漏本体止口上设有O型密封圈。
【文档编号】E03F5/042GK203626038SQ20132075979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殿奎, 郝一生, 李唯雄 申请人:三明兴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