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塑井偏心收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756阅读:1817来源:国知局
浅塑井偏心收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包括上承接口、下承接口和用于连接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由内向外凸起若干个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上部与上承接口固定连接,下部通过至少一块第一加强筋板与下承接口固定连接,这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利用中空结构和加强筋板的结构,在保证了一定受力强度同时,使材料的使用量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在埋设较浅的小区井,经济安全。
【专利说明】浅塑井偏心收口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
【背景技术】
[0002]塑料检查井是用在建筑小区、城乡市政、工业园区、旧城改造等范围内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管道埋深不大于8m,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检查用的塑料一体注塑而成的井状构筑物;为了方便检修人员下井作业,检查井的井筒内壁上设置了阶梯,由于井口的直径不会像井筒的直径那么大,因此收口的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成偏心状设置,这样检修人员才能安全快捷的通过阶梯上下井。
[0003]塑料检查井长埋地下,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被腐蚀,尤其是偏心收口特殊的结构,一旦腐蚀溃烂,势必会降低井体的受力强度。中国专利号为ZL201010191441.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加筋检查井,包括井座和/或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座和/或人孔外壁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和/或竖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相互交叉,这种加筋检查进在偏心收口上设置了多种多条加强筋,强有效地保证了受力强度,适合应用埋设很深的市政井;但这样的结构耗材太多,生产成本过高,使其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对于一般埋设较浅的小区井来说,对于检查井受力强度的需求不是很高,这种高强度的加筋检查井就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埋深较浅的塑料检查井受到标高限制,受力强度要求相对于深井来说要求较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通过结构的改进,保证足够的受力强度的同时减少耗材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包括上承接口、下承接口和用于连接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由内向外凸起若干个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上部与上承接口固定连接,下部通过至少一块第一加强筋板与下承接口固定连接。
[0006]根绝实际应用场合,适当增加受力强度,所述任意相邻的二个中空壳体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筋固定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上。
[0007]进一步的增加强度,所述上承接口的外侧面上凸起有若干条纵向加强筋,每个所述中空壳体的上部与一条纵向加强筋连接。
[0008]具体的,所述上承接口的内壁上,沿径向延伸出第一唇边,所述第一唇边的下表面与上承接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所述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0009]作为优先,所述下承接口还包括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唇边,所述第二唇边设置在连接部与下承接口的连接处,每个所述中空壳体的下部通过二块第一加强筋板与第二唇边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连接部与上承接口的连接处的轨迹为由低到高,再到低,所述若干个中空壳体由小到大,再到小沿所述连接部均匀排列。
[0011]所述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的轴心线平行,并且两条轴心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所述浅塑井偏心收口关于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若干个中空壳体中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与对称面的交汇处,所述下承接口的轴心线位于所述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位和所述上承接口的轴心线之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承接口包括直连部,所述直连部延伸至下承接口并与下承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直连部上设置有多个下端与第二唇边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强筋,所述直连部与第二唇边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板。
[0013]另外,所述浅塑井偏心收口为一体注塑成型。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利用中空结构和加强筋板的结构,在保证了一定受力强度同时,使材料的使用量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在埋设较浅的小区井,经济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中1、上承接口,2、下承接口,3、中空壳体,4、第一加强筋板,5、横向加强筋,6、纵向加强筋,7、第一唇边,8、第二加强筋板,9、第二唇边,10、连接部,1-1、直连部,11、对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3]如图1?4所示,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的实施例一,一体注塑成型,包括上承接口
1、下承接口 2和用于连接上承接口 I和下承接口 2的连接部10,下承接口 2还包括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唇边9,第二唇边9设置在连接部10与下承接口 2的连接处,连接部10上由内向外凸起若干个中空壳体3,中空壳体3的上部与上承接口 I固定连接,下部通过二块第一加强筋板4与第二唇边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二个中空壳体3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5连接,横向加强筋5固定在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上承接口 I的外侧面上凸起有若干条纵向加强筋6,每个中空壳体3的上部与一条纵向加强筋6连接,上承接口 I的内壁上,沿径向延伸出第一唇边7,第一唇边7的下表面与上承接口 I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8,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8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连接部10与上承接口 I的连接处的轨迹为由低到高,再到低,若干个中空壳体3由小到大,再到小沿连接部10均匀排列,上承接口 I和下承接口 2的轴心线平行,并且两条轴心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11,浅塑井偏心收口关于对称面11对称设置,若干个中空壳体3中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3设置在连接部10与对称面11的交汇处,下承接口 2的轴心线位于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3位和上承接口 I的轴心线之间,上承接口 I包括直连部1-1,直连部1-1延伸至下承接口 2并与下承接口 2固定连接,直连部1-1上设置有多个下端与第二唇边9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强筋6,直连部1-1与第二唇边9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板4。
[0024]根据实际情况,有些检查井的埋设深度较浅,偏心收口的受力相对较小,如图5所/Jn,提供了 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的实施例二,省去了实施例一中的纵向加强筋6。
[0025]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包括上承接口( I )、下承接口(2)和用于连接上承接口( I)和下承接口(2)的连接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上由内向外凸起若干个中空壳体(3),所述中空壳体(3)的上部与上承接口(I)固定连接,下部通过至少一块第一加强筋板(4)与下承接口(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相邻的二个中空壳体(3)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5)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筋(5)固定在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口(I)的外侧面上凸起有若干条纵向加强筋(6),每个所述中空壳体(3)的上部与一条纵向加强筋(6)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口(I)的内壁上,沿径向延伸出第一唇边(7),所述第一唇边(7)的下表面与上承接口(I)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8),所述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8)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接口(2)还包括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唇边(9),所述第二唇边(9)设置在连接部(10)与下承接口(2)的连接处,每个所述中空壳体(3)的下部通过二块第一加强筋板(4)与第二唇边(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与上承接口(1)的连接处的轨迹为由低到高,再到低,所述若干个中空壳体(3)由小到大,再到小沿所述连接部(10)均匀排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口(I)和下承接口(2)的轴心线平行,并且两条轴心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11),所述浅塑井偏心收口关于对称面(11)对称设置,所述若干个中空壳体(3)中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0)与对称面(11)的交汇处,所述下承接口(2)的轴心线位于所述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3)位和所述上承接口(I)的轴心线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口(I)包括直连部(1-1 ),所述直连部(1-1)延伸至下承接口(2)并与下承接口(2)固定连接,所述直连部(1-1)上设置有多个下端与第二唇边(9)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强筋(6),所述直连部(1-1)与第二唇边(9)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板(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浅塑井偏心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塑井偏心收口为一体注塑成型。
【文档编号】E03F5/02GK203626033SQ20132076380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周佰兴, 周敏宏, 周敏伟, 周敏飞 申请人: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