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49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包括防洪堤,防洪堤上安装有一系列的门叶,防洪堤上设有支墩,支墩上设有支座;支座一端通过支座轴与门叶支座活动连接,门叶支座固定安装在门叶的背水面下部;支座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下轴与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支撑座安装在门叶背水面的上部,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上轴活动连接到支撑座上;门叶上端设有吊环座,吊环座上设有吊环。本技术下门叶是可以进行转动的使得在洪水期提拉吊环,门叶旋转到竖立位置被固定后门叶可发挥防洪功能,在洪水过后提拉吊环将门叶旋转到水平位置,门叶可作防洪堤的道路功能,避免了复杂机械带来的机械故障,且两种功能可方便快捷的完成变换,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花费成本少。
【专利说明】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防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

【背景技术】
[0002]已知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水泛滥而建的堤坝,保护居住在河岸居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防洪堤在几百年前就已出现,通常的防洪堤由泥土堆成、石块砌成或者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防洪堤的高度常常难以达到特大洪水的水位高度,而且防洪堤坝的高度过高时会影响河流两岸的风景,也不利于人们的观赏,因此在遇到特大洪水时,需要临时修筑应急防洪堤,修筑应急防洪堤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泥土和石块,由此需要耗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洪水过后又必须搬走这些泥土和石块,而且还必须花费大量的财力去恢复景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活动的防洪堤,更加方便人们使用,也便于安装和操作简单方便的活动应急防洪堤。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包括防洪堤,防洪堤上安装有一系列的门叶,防洪堤分为内防洪坝和外防洪坝,外防洪坝的高度低于内防洪坝的高度,外防洪坝上固定安装有支墩,支墩上安装有支座;支座的一端通过支座轴与门叶支座活动连接,支座与门叶支座通过支座轴活动连接,从而使得门叶能够实现转动,使得门叶能够竖立在防洪堤上,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洪功能,在洪水过后能够使门叶水平放置与防洪堤共同构成防洪堤道路,避免了复杂机械可能带来的机械故障,两种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变换,门叶支座固定安装在门叶的背水面下部;支座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下轴与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支撑座固定安装在门叶背水面的上部,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上轴活动连接到支撑座上;门叶上端还设有吊环座,吊环座上安装有吊环。本发明当需要防洪挡水时,首先提拉吊环使得门叶旋转到竖立位置,然后旋转支撑杆到合适的位置,再插入支撑杆上轴,门叶被固定在挡水位置并发挥有效的防洪功能;当洪水过后,首先提拉吊环,然后抽出支撑杆上轴,再旋转支撑杆,使得将门叶旋转到水平位置,门叶即可用作防洪堤的道路功能,其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建造成本低,维护费用少,避免了复杂机械可能带来的机械故障,两种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变换。
[0005]所述门叶的两侧面及底面均设有P型止水橡胶,P型止水橡胶用止水橡胶压板压紧,止水橡胶压板和P型止水橡胶分别与门叶的两侧面及底面通过止水橡胶压紧螺栓固定锁紧,具体的门叶与两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及止水橡胶压板通过侧边止水橡胶压紧螺栓固定锁紧,所述侧边止水橡胶压紧螺栓间距均匀分布在门叶的两侧面上,而门叶底部与P型止水橡胶及止水橡胶压板通过底部止水橡胶压紧螺栓固定锁紧,所述底部止水橡胶压紧螺栓间距均匀的分布在门叶的底部,门叶竖立在防洪堤上时,使得门叶两侧的P型止水橡胶相互挤压发生变形,具体就是一个门叶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与相邻的另一个门叶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贴紧,实现侧面密封止水,同时门叶底部的P型止水橡胶贴紧防洪堤,实现底部密封止水。
[0006]所述支墩位于门叶下方的背水面正后方位置,从而使得门叶的受力较均匀,便于对门叶的调整。
[0007]所述支座与支墩通过基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基础固定螺栓将支座与支墩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安装和拆卸的时候更加简单和方便。
[0008]所述支撑杆上轴的前部可以为锥头形,便于支撑杆上轴从支撑座和支撑杆中插入和取出,一方面支撑杆上轴主要将支撑杆与支撑座连接起来,支撑杆上轴与支撑杆下轴之间的距离正好与支撑杆的连接长度相一致,便于支撑杆将门叶撑起并处于竖立状态,使得门叶起防洪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将竖立的门叶转至水平位置,从而与防洪堤一起构成防洪堤的道路。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门叶与防洪堤上的支座之间分别通过门叶支座和支撑杆活动连接,一方面在洪水期门叶可转至竖立状态,这时门叶可用作防洪和安全护栏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洪水过后可以方便的将门叶转动至为水平位置,从而使得门叶与防洪堤一起构成防洪堤的道路,功能多样,实用性更强;本发明通过门叶支座和支撑杆使得门叶能够在支座上进行转动来实现防洪功能和道路功能,不影响环境,无机械故障,操作简单,一次投入随时启用,避免了临时防洪堤的重复建设,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本技术在洪水过后时可以方便的将门叶转动至水平位置,外形更加美观;因吊环座上安装有吊环,人们只要通过提拉吊环,旋转门叶至竖立在防洪堤上,使支撑杆转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接,通过插入支撑杆上轴将支撑杆和支撑座固定连接,支撑杆起到支撑门叶的作用,即此时门叶起到防洪作用,洪水过后,提拉吊环将支撑杆上轴从支撑杆和支撑座中取出,使支撑杆转动另一位置,然后旋转门叶到水平位置,此时门叶即可用作防洪堤道路,操作简单方便,连接可靠,无机械故障,避免发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竖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平状态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0011]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防洪堤;2,门叶;3,支墩;4,支座;5,门叶支座;6,P型止水橡胶;7,止水橡胶压板;8,侧边止水橡胶压紧螺栓;9,支撑杆;10,基础固定螺栓;21,支撑座;22,吊环座;23,吊环;41,支座轴;91,支撑杆下轴;92,支撑杆上轴;100,边墙;200,底部止水橡胶压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图1、图2、图3作出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包括防洪堤1,防洪堤上I安装有一系列的门叶2,防洪堤I分为内防洪坝和外防洪坝,外防洪坝的高度低于内防洪坝的高度,外防洪坝上固定安装有支墩3,支墩3上安装有支座4 ;支座4的一端通过支座轴41与门叶支座5活动连接,支座4与门叶支座5通过支座轴41活动连接,从而使得门叶2能够实现转动,使得门叶2能够竖立在防洪堤I上,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洪功能,在洪水过后能够使门叶2水平放置与防洪堤I共同构成防洪堤道路,避免了复杂机械可能带来的机械故障,两种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变换,门叶支座5固定安装在门叶2的背水面下部;支座4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下轴91与支撑杆9 一端活动连接,支撑座21固定安装在门叶2背水面的上部,支撑杆9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上轴92活动连接到支撑座21上;门叶2上端还设有吊环座22,吊环座22上安装有吊环23,所述门叶2的两侧面及底面均设有P型止水橡胶6,P型止水橡胶6用止水橡胶压板7压紧,止水橡胶压板7和P型止水橡胶6分别与门叶2的两侧面及底面通过止水橡胶压紧螺栓固定锁紧,具体的门叶2与两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6及止水橡胶压板7通过侧边止水橡胶压紧螺栓8固定锁紧,所述侧边止水橡胶压紧螺栓8间距均匀分布在门叶2的两侧面上,而门叶2底部与P型止水橡胶6及止水橡胶压板7通过底部止水橡胶压紧螺栓200固定锁紧,所述底部止水橡胶压紧螺栓200间距均匀的分布在门叶2的底部,门叶2竖立在防洪堤I上时,使得门叶2两侧的P型止水橡胶6相互挤压发生变形,具体就是一个门叶2侦_的P型止水橡胶6与相邻的另一个门叶2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6贴紧,实现侧面密封止水,同时门叶2底部的P型止水橡胶6贴紧防洪堤1,实现底部密封止水,所述支墩3位于门叶2下方的背水面正后方位置,从而使得门叶2的受力较均匀,便于对门叶2的调整,所述支座4与支墩3通过基础固定螺栓10固定连接,通过基础固定螺栓10将支座4与支墩3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安装和拆卸的时候更加简单和方便,所述支撑杆上轴92的前部可以为锥头形,便于支撑杆上轴92从支撑座21和支撑杆9中插入和取出,一方面支撑杆上轴92主要将支撑杆9与支撑座21连接起来,支撑杆上轴92与支撑杆下轴91之间的距离正好与支撑杆9的连接长度相一致,便于支撑杆9将门叶2撑起并处于竖立状态,使得门叶2起防洪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将竖立的门叶2转至水平位置,从而与防洪堤I 一起构成防洪堤的道路。本发明当需要防洪挡水时,首先提拉吊环23使得门叶2旋转到竖立位置,然后旋转支撑杆9到合适的位置,再插入支撑杆上轴92,门叶2被固定在挡水位置并发挥有效的防洪功能;当洪水过后,首先提拉吊环23,然后抽出支撑杆上轴92,再旋转支撑杆9,使得将门叶2旋转到水平位置,门叶2即可用作防洪堤的道路功能,其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建造成本低,维护费用少,避免了复杂机械可能带来的机械故障,两种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变换。
[0013]本发明在防洪堤上由一系列并排相接触的门叶2来构成防洪堤坝,而其中的两端头的门叶2可能与边墙100相紧密接触,也就是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6与边墙100贴紧,从而可以防止水从门叶2与墙边100之间渗漏下去,边墙100用来在门叶2竖立状态时构成防洪堤坝,当在洪水过后,首先用起重设备提拉吊环,通过人工将支撑杆9与支撑座21连接的支撑杆上轴92取下来,支撑杆9 一端与门叶2上的支撑座21活动连接相脱离,然后缓慢使门叶2向防洪堤I 一侧转动,使支撑杆9正好落在支座4与防洪堤I之间中,门叶2正好落在防洪堤I上呈水平状态,从而与防洪堤I 一起构成防洪堤I上的道路,大大拓宽了防洪堤I上道路的宽度;在洪水期可以将水平门叶2通过外部人工操作的起重设备钩住吊环23而反向拉起,门叶2转动达到合适位置时,插入支撑杆上轴92,从而使支撑杆9 一端与门叶2上的支撑座21由相脱离状态变为活动连接状态,人工将支撑杆9与支撑座21通过支撑杆上轴92固定连接起来,使支撑杆9可以对门叶2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各门叶2侧边的P型止水橡胶6相互贴紧,门叶2底部的P型止水橡胶6贴紧防洪堤1,从而可以实现密封止水,起到防洪的效果。通过用外部设备来人工操作对门叶2进行转动,避免门叶2用液压或电动或电气进行自动的活动移动,用液压或电动或电气进行自动的活动移动一旦发生了故障,在洪水期而没有及时达到关闭的时候,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用人工进行操作的话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门叶与防洪堤上的支座之间分别通过门叶支座和支撑杆活动连接,一方面在洪水期门叶可转至竖立状态,这时门叶可用作防洪和安全护栏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洪水过后可以方便的将门叶转动至为水平位置,从而使得门叶与防洪堤一起构成防洪堤的道路,功能多样,实用性更强;本发明通过门叶支座和支撑杆使得门叶能够在支座上进行转动来实现防洪功能和道路功能,不影响环境,无机械故障,操作简单,一次投入随时启用,避免了临时防洪堤的重复建设,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本技术在洪水过后时可以方便的将门叶转动至水平位置,外形更加美观;因吊环座上安装有吊环,人们只要通过提拉吊环,旋转门叶至竖立在防洪堤上,使支撑杆转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接,通过插入支撑杆上轴将支撑杆和支撑座固定连接,支撑杆起到支撑门叶的作用,即此时门叶起到防洪作用,洪水过后,提拉吊环将支撑杆上轴从支撑杆和支撑座中取出,使支撑杆转动另一位置,然后旋转门叶到水平位置,此时门叶即可用作防洪堤道路,操作简单方便,连接可靠,无机械故障,避免发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包括防洪堤,防洪堤上安装有一系列的门叶,防洪堤上固定安装有支墩,支墩上安装有支座;支座的一端通过支座轴与门叶支座活动连接,门叶支座固定安装在门叶的背水面下部;支座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下轴与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支撑座固定安装在门叶背水面的上部,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上轴活动连接到支撑座上;门叶上端还设有吊环座,吊环座上安装有吊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叶的两侧面及底面均设有P型止水橡胶,P型止水橡胶用止水橡胶压板压紧,止水橡胶压板和P型止水橡胶分别与门叶的两侧面及底面通过止水橡胶压紧螺栓固定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位于门叶下方的背水面正后方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与支墩通过基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应急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轴的前部为锥头形。
【文档编号】E02B7/40GK104514214SQ20141079144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晓敏, 张晓峰 申请人:浙江衢州河口闸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