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84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旨在解决泥石流沟内的水石分离问题,对固体物拦截,清水下泄,达到对泥石流沟沟水治理的根本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具有修筑在泥石流沟内的混凝土拦挡坝,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拦挡坝的下层开设一排或若干排停淤过流孔,并在混凝土拦挡坝的表层开设拦漂溢流槽,所述停淤过流孔的尺寸小于拦漂溢流槽的尺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专利说明】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适用于山区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频发的地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 化,为此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山区,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意识比较淡薄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原因,致使森林植被破坏现象更为严重,为此在我 国西部山区每年因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随着西部大开发 的深入和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对泥石流的治理与防护。针对泥石流沟 的治理与防护,通常采取拦挡停淤、水石分离等工程措施。
[0003] 但由于泥石流的防护与治理技术尚处于发展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 准,因此现实工程中拦挡停淤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也在探索与研究中。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 挡停淤结构,旨在解决泥石流沟内的水石分离问题,对固体物拦截,清水下泄,达到对泥石 流沟沟水治理的根本目的。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具有修 筑在泥石流沟内的混凝土拦挡坝,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拦挡坝的下层开设一排或若干排 停淤过流孔,并在混凝土拦挡坝的表层开设拦漂溢流槽,所述停淤过流孔的尺寸小于拦漂 溢流槽的尺寸。
[0006] 所述拦漂溢流槽的顶部浇筑一层混凝土面板。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在泥石流治理与防护的沟水处理工程中能更好 的发挥拦挡停淤效果,采用本拦挡停淤结构可有效解决泥石流发生时水石分离、拦截固体 (固定)物源、清水顺利排泄的目的。本结构体型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可为其他沟水处理工 程建设提供参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9] 图2是图1的A -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具有修筑在泥石流 沟内的混凝土拦挡坝1,本例在混凝土拦挡坝1的下层开设二排小尺寸的停淤过流孔3,并 在混凝土拦挡坝1的表层开设若干个尺寸较大的拦漂溢流槽2,以形成一种能更好的适用 于泥石流沟内发挥拦挡停淤、水石分流的水工混凝土结构。
[0011] 所述停淤过流孔3所选尺寸、孔形、排数以及每排的孔数,应根据允许过坝固体物 质粒径及一般情况下坝体过流能力等条件综合选定。
[0012] 所述拦漂溢流槽2所选尺寸、个数及形状等应根据所需拦漂物尺寸、并结合停淤 过流孔3的布置及坝体防洪设计标准等因素综合选定。
[0013] 当本拦挡停淤结构的顶部有交通需求时,可在拦漂溢流槽2的顶部再浇筑一层混 凝土面板作为交通道路,这样就将拦漂溢流槽改成了拦漂溢流孔。
【权利要求】
1. 一种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具有修筑在泥石流沟内的混凝土拦挡坝 (1),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拦挡坝(1)的下层开设一排或若干排停淤过流孔(3),并在混凝 土拦挡坝(1)的表层开设拦漂溢流槽(2),所述停淤过流孔(3)的尺寸小于拦漂溢流槽(2) 的尺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工程中的拦挡停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漂溢 流槽(2)的顶部浇筑一层混凝土面板。
【文档编号】E02B3/02GK203866771SQ20142020349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何江, 陈祥荣, 潘益斌, 张洋, 周晓明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