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蹲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间台式蹲便器,属于卫生间设施结构领域,它由便槽、环形支撑体、U形出水通道、下出水口、观察口、观察口螺状丝口、观察口盖子、进水管、进水管螺状丝口、冲水口组成,其特征是便槽由环形支撑体支撑,便槽连接U形出水通道、下出水口和观察口,其中观察口由观察口盖子盖住,安装时将该台式蹲便器平置于卫生间地面上,下出水口与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口对齐,检修时打开观察口盖子观察下出水口,该台式蹲便器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大。
【专利说明】台式蹲便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间设施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安装简便的台式蹲便器。
【背景技术】
[0002]家用及公共卫生间的大小便装置主要有蹲便器和坐便器两类。常见的蹲便器需要安装在地面以下,使用混凝土在修建房屋时安装;常见的坐便器需要安装在地面以上,修建房屋时只需留出下水管道,可以在对应的下水管道口上方的地面上最后来安装坐便器。常遇部分人群需要蹲便器和坐便器相互交换使用时没有简便的更换方法,而需要复杂的工程才能完成两者的相互更换。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方便,特别提供了一种能够简便地安装在地面以上的台式蹲便器,在与坐便器交换使用时能够轻松完成拆卸。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式蹲便器包括:便槽1,环形支撑体2,U形出水通道3,下出水口 4,观察口 5,观察口螺状丝口 6,观察口盖子7,进水管8,进水管螺状丝口 9,冲水口 10。
[0005]其中:便槽I,环形支撑体2,观察口螺状丝口 6,观察口盖子7,进水管螺状丝口 9,冲水口 10属于该台式蹲便器外部结构;U形出水通道3,下出水口 4,观察口 5,进水管8属于该台式蹲便器内部结构。
[0006]该台式蹲便器通过环形支撑体2承受重力,环形支撑体2下方接触地面11,便槽I位于环形支撑体2上方居中位置,便槽I的一侧连接U形出水通道3,U形出水通道3同时连接下出水口 4和观察口 5,观察口 5外端设有观察口螺状丝口 6,观察口螺状丝口 6可以用观察口盖子7盖住;便槽I的一侧设有冲水口 10,冲水口 10连接进水管8,进水管8另外一端设有进水管螺状丝口 9。
[0007]该台式蹲便器的优点:安装和拆卸便捷,安装不需使用混泥土,在遇下水道堵塞时可以通过观察口 5观察,可以通过观察口 5去除下出水口 4的堵塞物。
[000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俯视图,图2为正视图,图3为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该台式蹲便器通过环形支撑体2平置于卫生间地面11上,该台式蹲便器的下出水口 4对齐地面下的卫生间下水管道口 12,通过外部的进水管螺状丝口 9连接外部水管13,水经过进水管8和位于便槽I 一侧的冲水口10向便槽I里冲水,便槽I里的水往便槽凹处一侧的U形出水通道3排水,然后水再通过下出水口对外排放。
[0011]该台式蹲便器的U形出水通道3和下出水口 4连接观察口 5,检修时打开外部的观察口盖子7可以观察到位于内部的U形出水通道3和下出水口 4。
[0012]该台式蹲便器通过进水管8和冲水口 10向便槽I里冲水后会剩余少量积水沉于U形出水通道3的凹陷处。
[0013]该台式蹲便器位于外部的观察口螺状丝口 6和进水管螺状丝口 9是相同大小,都可以连接外部水管13,当U形出水通道3或下出水口 4堵塞时可以从观察口螺状丝口 6连接外部水管13,向观察口 5、U形出水通道3和下出水口 4冲水。
【权利要求】
1.一种台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该台式蹲便器通过支撑体承受重力,支撑体下方接触地面,便槽位于支撑体上方居中位置,便槽连接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连接下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蹲便器,出水通道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蹲便器,出水通道连接观察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式蹲便器,观察口外端设有观察口螺状丝口,观察口螺状丝口可以用观察口盖子盖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式蹲便器,观察口螺状丝口可以连接外部水管向观察口、出水通道和下出水口冲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蹲便器,便槽的一侧设有冲水口,冲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管另外一端设有进水管螺状丝口。
【文档编号】E03D11/16GK204098184SQ20142022683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普崇华 申请人:普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