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91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属于节水灌溉领域,包括弯型水管、给水栓本体、橡皮膜和浮子,给水栓本体设在弯型水管的末端,给水栓本体与弯型水管的末端之间设有一层橡皮膜,浮子位于给水栓本体旁的稻田中;给水栓本体包括内腔、皮腔、小出水口和出水口,内腔位于弯型水管的末端顶部,内腔与皮腔通过一止水口侧壁相隔,并通过止水口侧壁上一连通口连通,皮腔的上端设有一顶盖,顶盖上设有一小出水口,出水口位于给水栓本体的一侧;浮子与一小橡皮堵相连。本实用新型给水栓对稻田水位进行自动控制,使之一直保持在最适宜水稻生长的深度,减少因大水漫灌而引起的水肥流失,可获得增产、节水、节省管理费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灌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

【背景技术】
[0002]稻田灌水,一般是在水渠与稻田之间设一个木质或水泥的板式闸门,闸板上提水就流入田里。由于水田面积大,闸门很多,同时灌水,看管人员又不能老在一个闸门处守着,闸门不能及时关闭,水灌的太多,稻田泡汤;相反,又因稻田不能及时得到灌水,而干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样达不到秧苗生长长期对水位的要求,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利用给水栓对稻田水位进行自动控制,使之一直保持在最适宜水稻生长的深度,减少因大水漫灌而引起的水肥流失,可获得增产、节水、节省管理费的效果,但在国内该项技术的推广尚属空白。限制我国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进口自动化控制系统价格昂贵。因此,在我国推广该项技术,无疑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给水栓对稻田水位进行自动控制,使之一直保持在最适宜水稻生长的深度,减少因大水漫灌而引起的水肥流失,可获得增产、节水、节省管理费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包括弯型水管、给水栓本体、橡皮膜和浮子,所述给水栓本体设在弯型水管的末端,所述给水栓本体与弯型水管的末端之间设有一层橡皮膜,有压水源流经弯型水管和橡皮膜至给水栓本体,所述浮子位于给水栓本体旁的稻田中;所述给水栓本体包括内腔、皮腔、小出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腔位于弯型水管的末端顶部,所述橡皮膜位于内腔与弯型水管的末端之间,所述内腔与皮腔通过一止水口侧壁相隔,并通过止水口侧壁上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皮腔的上端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一小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给水栓本体的一侧;所述浮子与一小橡皮堵相连,所述小橡皮堵位于小出水口上方,可以用小橡皮堵堵住小出水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橡皮膜上下压力相等时,橡皮膜可堵住出水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浮子是由轻木材或泡沫物质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浮子由一调节螺丝连接轴臂与小橡皮堵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小橡皮堵位于小出水口上方I?3cm处。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是:
[0010](I)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小橡皮堵与浮子连接结构,使之能够通过水面高度,调节阀门开启,实现给水栓自动控制,减少人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001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且操作管理方便。
[0012](3)本实用新型水源压力在0.1m以上即可使用,因此适用范围广。
[0013](4)本实用新型给水栓对稻田水位进行自动控制,使之一直保持在最适宜水稻生长的深度,减少因大水漫灌而引起的水肥流失,可获得增产、节水、节省管理费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弯型水管;2、给水栓本体;3、止水口侧壁;4、出水口 ;5、浮子;6、调节螺丝、皮腔;8、小橡皮堵;9、小出水口 ;10、连通口 ;11、内腔;12、顶盖;13、轴臂;14、橡皮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包括弯型水管1、给水栓本体2、橡皮膜14和浮子5,给水栓本体2设在弯型水管I的末端,给水栓本体2与弯型水管I的末端之间设有一层橡皮膜14,有压水源流经弯型水管I和橡皮膜14至给水栓本体2,浮子5位于给水栓本体2旁的稻田中;给水栓本体2包括内腔11、皮腔7、小出水口 9和出水口4,内腔11位于弯型水管I的末端顶部,橡皮膜14位于内腔11与弯型水管I的末端之间,内腔11与皮腔7通过一止水口侧壁3相隔,并通过止水口侧壁3上一连通口 10连通,皮腔7的上端设有一顶盖12,顶盖12上设有一小出水口 9,出水口 4位于给水栓本体2的一侧;浮子5与一小橡皮堵8相连,小橡皮堵8位于小出水口 9上方,可以用小橡皮堵8堵住小出水口 9。
[0018]所述橡皮膜14上下压力相等时,橡皮膜14可堵住出水口 4。
[0019]所述浮子5是由轻木材或泡沫物质构成。
[0020]所述浮子5由一调节螺丝6连接轴臂13与小橡皮堵8相连。
[0021]所述小橡皮堵8位于小出水口 9上方I?3cm处。
[0022]使用时,有压水源靠压力推开橡皮膜14,橡皮膜14与内腔11之间形成缝隙,一股水流经出水口 4流入稻田,另一股水流经连通口 10进入皮腔7,经小出水口 9流出,汇入稻田。当稻田水位逐渐上升,浮子5也上升,到达一定高度时,将小橡皮堵8压下,堵住小出水口 9,因连通口 10的作用,皮腔7与内腔11内压强相等,水流经连通口 10继续进入皮腔7内,皮腔开始膨胀,直至橡皮膜14恢复到原位置,堵住出水口 4 ;当稻田水面下降,浮子5下降,小橡皮堵8提升,皮腔7内水经小出水口 9流出,皮腔7内压降低,橡皮膜14又被推开而供水,再次重复以上动作。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弯型水管、给水栓本体、橡皮膜和浮子,所述给水栓本体设在弯型水管的末端,所述给水栓本体与弯型水管的末端之间设有一层橡皮膜,有压水源流经弯型水管和橡皮膜至给水栓本体,所述浮子位于给水栓本体旁的稻田中;所述给水栓本体包括内腔、皮腔、小出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腔位于弯型水管的末端顶部,所述橡皮膜位于内腔与弯型水管的末端之间,所述内腔与皮腔通过一止水口侧壁相隔,并通过止水口侧壁上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皮腔的上端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一小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给水栓本体的一侧;所述浮子与一小橡皮堵相连,所述小橡皮堵位于小出水口上方,可以用小橡皮堵堵住小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膜上下压力相等时,橡皮膜可堵住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是由轻木材或泡沫物质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由一调节螺丝连接轴臂与小橡皮堵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稻田水位自动控制给水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橡皮堵位于小出水口上方I?3cm处。
【文档编号】E02B13/02GK204139142SQ201420502201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牛少卿, 保功辉, 冯厚军, 赵丽娜 申请人: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