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25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水槽,所述水槽包含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能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上下移动的防溅板,所述防溅板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卡持部;其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卡持部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部卡置于所述卡持部时,所述防溅板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位置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槽,需要用来清洗物品时,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防溅板至合适高度并定位,然后进行清洗工作,水花溅到防溅板上,然后会流回到水槽内,并不会溅到水槽外部,使得清洗工作更简便,厨房更干爽整洁。
【专利说明】一种水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槽,特别是一种用在厨房中的厨房水槽,属于餐具清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水槽是每个家庭厨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常家用的水槽,包括用于容置待洗的蔬菜水果或者碗碟的槽体。与水槽配套使用的有安装在水槽上方的水龙头,用于冲洗。而经常在清洗时东西较多清洗幅度较大或者水流下时,水花会飞溅到水槽外部的墙壁或厨台上,弄脏弄湿厨房的墙壁或厨台,导致清洁起来都极其的不方便,使厨房显得脏乱、潮湿、不整洁。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阻止水花溅出的水槽,其结构简单,且能够阻止飞溅的水花溅到墙壁或厨台上。
[000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槽,所述水槽包含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能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上下移动的防溅板,
[0005]所述防溅板设置有限位部,
[0006]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卡持部;
[0007]其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卡持部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部卡置于所述卡持部时,所述防溅板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位置固定。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的上端通过转轴结构连接于所述防溅板,所述限位部相对所述防溅板的打开角度为O度?90度。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槽包含后侧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靠近所述后侧板。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侧板的底端与所述水槽的底壁之间不完全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上布设有卡齿,所述限位部可卡置于所述卡持部的任意所述卡齿位置。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槽设置有与所述卡持部配合使用的控制钮,所述控制钮包括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
[0013]当所述控制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持部收回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
[0014]当所述控制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持部凸伸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与所述防溅板之间,所述弹性元件施加于所述防溅板一竖直向上的驱动力。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溅板设置有拉手。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防溅板可沿所述导向槽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竖直移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槽,需要清洗物品时,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水槽第一容置空间内的防溅板至合适高度并定位,然后进行清洗工作,水花溅到防溅板上,然后会流回到水槽内,并不会溅到水槽外部,使得清洗工作更简便,厨房更干爽整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水槽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溅板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在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控制钮处于未工作状态时的水槽的剖视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7]参看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水槽的示意图。水槽100包含第一容置空间I和位于水槽100—侧上方的水龙头5,第一容置空间I内设置有防溅板2,防溅板2在竖直方向上可以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I上下移动。水槽100未使用时,防溅板2插置于第一容置空间I内。
[0028]参看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溅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在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防溅板2设置有限位部21,限位部21的上端通过转轴结构211连接于防溅板2,限位部21可沿转轴结构211进行转动,其相对于防溅板2的打开角度为O度?90度。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部21相对应的卡持部11,卡持部11在水平方向上凸伸于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
[0029]未使用水槽100时,限位部21相对于防溅板2的打开角度为O度,此时限位部21贴合至防溅板2的壁表面,防溅板2插置于第一容置空间I内且此时限位部21不会影响防溅板2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I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使用水槽100清洗物品时,防溅板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I向上移动,直至限位部21完全上升出第一容置空间1,将限位部21沿转轴结构211打开后,将防溅板2沿竖直方向上向下插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此时由于限位部21下端卡置于卡持部11,防溅板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一容置空间I位置固定。
[0030]水槽100包含后侧板3,第一容置空间I靠近后侧板3。由此防溅板2上升出第一容置空间I时,水花溅在防溅板2上而不会溅在水槽后的厨房墙壁上。且由于后侧板3与水槽100的底壁之间不完全连接,溅在防溅板2上的水沿防溅板2流下至第一容置空间I后,会通过设置于水槽100的底壁上的排水口 6排出。
[0031]参看图4至图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控制钮处于未工作状态时的水槽的剖视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限位部21为在水平方向上凸伸于防溅板2的凸起,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部21对应的卡持部11,卡持部11上布设有卡齿,限位部21可以卡置于卡持部11的任意卡齿位置。
[0032]卡持部11活动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上,水槽100还设置有与卡持部11配合使用的控制钮4。控制钮4可以控制卡持部11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的运动。控制钮4包含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当控制钮4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卡持部11收回至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当控制钮4处于工作状态时,卡持部11凸伸出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
[0033]未使用水槽100时,防溅板2插置于第一容置空间I内。使用水槽100清洗物品时,首先使控制钮4处于非工作状态,卡持部11收回至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防溅板2可顺利竖直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使控制钮4处于工作状态,卡持部11凸伸出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限位部21卡置于卡持部11的第一卡齿位置a处,从而对防溅板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I进行定位,此时防溅板2起到阻挡水花飞溅的作用。
[0034]另外,防溅板2还设置有把手22,方便在防溅板移动过程中进行提拉控制。
[0035]参看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水槽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防派板2竖直移动时的驱动力。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空间I设置有弹性元件12,弹性元件1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I的底壁和防溅板2之间,弹性元件12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驱动力至防溅板2上。
[0036]未使用水槽100进行清洗时,防溅板2插置于第一容置空间I内,控制钮4处于工作状态,限位部21卡置于卡持部11的第二卡齿位置b处;需要使用水槽100时,使控制钮4处于非工作状态,卡持部11收回至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防溅板2在所述驱动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至一定位置之后,控制钮4恢复工作状态,卡持部11自第一容置空间I的内侧壁凸伸出,此时限位部21卡置于卡持部11的第三卡齿位置(图未示)处,从而使防溅板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一容置空间I位置固定。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卡持部11上布设有卡齿,限位部21可以卡置于卡持部11的任意卡齿位置,以便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防溅板2凸伸出第一容置空间I的高度。本说明书中的第一^齿位置a、第二卡齿位置b和所述第三卡齿位置仅是为了说明方便随意选取的卡齿位置进行举例,并不限定于附图中所示的卡齿位置,第一卡齿位置
a、第二卡齿位置b和所述第三卡齿位置可以不同或部分相同。
[0038]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水槽100,第一容置空间I内还设置有导向槽(图未示),防溅板2的至少一侧插置于所述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I竖直移动。所述限位部21可以设置于所述防溅板2的两侧,相应的,所述卡持部11可以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I的两侧,但不以此为限,可据具体情况而定。
[0039]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需要清洗物品时,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水槽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的防溅板至合适高度并定位,然后进行清洗工作,水花溅到防溅板上,然后会流回到水槽内,并不会溅到水槽外部,使得清洗工作更简便,厨房更干爽整洁。
[0040]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1]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包含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能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上下移动的防溅板, 所述防溅板设置有限位部,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卡持部; 其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卡持部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部卡置于所述卡持部时,所述防溅板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上端通过转轴结构连接于所述防溅板,所述限位部相对所述防溅板的打开角度为0度?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所述水槽包含后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靠近所述后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的底端与所述水槽的底壁之间不完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上布设有卡齿,所述限位部可卡置于所述卡持部的任意所述卡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设置有与所述卡持部配合使用的控制钮,所述控制钮包括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 当所述控制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持部收回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 当所述控制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持部凸伸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与所述防溅板之间,所述弹性元件施加于所述防溅板一竖直向上的驱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板设置有拉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防溅板可沿所述导向槽相对于第一容置空间竖直移动。
【文档编号】E03C1/181GK204098159SQ20142056397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亚千 申请人:孙亚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