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钎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035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地基钎探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开挖房屋基槽之后、地基施工之前,均要通过地基钎探机测定地基的土地承载力。地基钎探是基槽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钎探中各钎探孔眼的锤击次数,分析整个地基地耐力的均匀状况和地基隐患情况,从而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地基钎探机在进行地基的钎探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据的测量不够精准,且针对不同的地基,需要更换不同重量的落锤,操作麻烦,适用性弱,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差等。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在原有地基钎探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钎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数据的测量不够精准,且针对不同的地基,需要更换不同重量的落锤,操作麻烦,适用性弱,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地基钎探机,包括移动滑轮、压力表、承力板和钎探杆,所述压力表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承力板的上端固定有滑动轨道,且滑动轨道之间连接有落锤,所述落锤通过钢丝绳与固定块相互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的上方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导向柱,所述钎探杆的上端固定有承力板,所述钎探杆中间部位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钎探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链轮,且链轮的内 侧固定有提升电机,所述移动滑轮的外侧设置有地面支撑。

优选的,所述提升电机设置有2个,且与链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滑动轨道对称分布在落锤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落锤分为三层,且每层均设有2个固定凹槽。

优选的,所述地面支撑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地基钎探机,采用压力传感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测量,数据的测量足够精准,自身携带的落锤分为三层,且每层均设有2个固定凹槽,可选择不同重量的落锤,对于大多数的地基均可进行钎探,适用性强,地面支撑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弹簧,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好,整体结构简单,单人即可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滑轮,2、提升电机,3、控制按钮,4、压力表,5、固定块,6、滑动轨道,7、固定接头,8、横梁,9、导向柱,10、钢丝绳,11、落锤,12、承力板,13、压力传感器,14、钎探杆,15、链轮,16、地面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地基钎探机,包括移动滑轮1、提升电机2、控制按钮3、压力表4、固定块5、滑动轨 道6、固定接头7、横梁8、导向柱9、钢丝绳10、落锤11、承力板12、压力传感器13、钎探杆14、链轮15和地面支撑16,压力表4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按钮3,承力板12的上端固定有滑动轨道6,且滑动轨道6之间连接有落锤11,滑动轨道6对称分布在落锤11的两侧,落锤11通过钢丝绳10与固定块5相互连接,落锤11分为三层,且每层均设有2个固定凹槽,可选择不同重量的落锤,对于大多数的地基均可进行钎探,适用性强,钢丝绳10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接头7,固定接头7的上方固定有横梁8,横梁8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导向柱9,钎探杆14的上端固定有承力板12,钎探杆14中间部位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采用压力传感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测量,数据的测量足够精准,钎探杆1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链轮15,且链轮15的内侧固定有提升电机2,提升电机2设置有2个,且与链轮15一一对应,移动滑轮1的外侧设置有地面支撑16,地面支撑16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弹簧,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地基钎探机时,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大致的了解,首先将钎探杆14安装在承力板12的正下方,然后根据需要钎探的地基选择合适重量的落锤11,将固定块5插在落锤11上的固定凹槽即可,此时接通电源,操作控制按钮3,打开启动开关,提升电机2开始运行,带动链轮15的转动,同时连接在链轮15上的钢丝绳10在链轮15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落锤11的提升,当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操作控制按钮3,链轮15反向转动,此时落锤11在滑动轨道6上进行自由落体运行,直至落到承力板12上,产生向下的力,将钎探杆14打入地基,然后再将落锤11提升、落下,如此往复运行,通过压力传感器13进行数据的测量,这就是该建筑地基钎探机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 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