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及其组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8381阅读:4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及其组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基础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基础施工中,地下室基础梁的模板支护施工,一般采用砌筑砖胎膜,但此施工方法需要基础梁的土方开挖结束,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后才可进行,受场地条件的限制,遇到雨季也无法施工,砌筑完成后需要对砖胎膜进行粉刷,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往往延长了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及其组装施工方法,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基础的施工工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简称基础梁预制板),包括地下室基础梁,该基础梁呈长方体,该基础梁的长、宽、高根据设计而定,其特征是:该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还包板体、钢筋网片、吊钩和圆弧角,所述的板体为混凝土板体,所述的板体的横截面呈直角∪形,所述的板体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壁,所述的板体的∪形内腔的宽度与基础梁的宽度相一致,所述的板体的∪形内腔的高度与基础梁的高度相一致,所述的板体的前后向的长度按照设计而定,所述的板体的前后向的长度可为3米,在所述的板体内设置横截面呈直角∪形的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的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而定,所述的钢筋网片可采用φ6㎜-φ8㎜的钢筋制成,在所述的板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端部对称地分别设置前、后两根吊钩,所述的吊钩呈∩形且左、右直杆的下端段均水平向外折弯,所述的吊钩的下段设置(即预埋)在板体内,所述的吊钩的上段向上外伸出板体,所述的吊钩可采用φ8㎜的钢筋制成,所述的板体的左侧壁、右侧壁与底壁的交角部呈圆弧角。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的组装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将原有的在施工现场砖胎膜的砌筑、抹灰施工工艺,改变成在施工现场外进行提前预制,制作成混凝土的横截面呈∪形的预制板,然后将各∪形预制板组装拼接成一体,其施工方法是:1)、在施工现场外,按照地下室基础梁的长、宽、高,设计本∪形预制板,然后按照图纸采用通用的工艺进行支模、绑扎钢筋网片、预埋吊钩及浇筑混凝土,制作成混凝土的∪形预制板,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可进行吊装,2)、吊装∪形预制板前,对施工场地的基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压实,然后采用吊车逐块进行∪形预制板的吊装,组装拼接成一体,在两两相邻的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采用混凝土砂浆抹缝,提高了基础梁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基础梁侧模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及其组装施工方法,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基础施工工期。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及其组装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所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的主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所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的左视示意图。

图1、图2中:

1、板体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底壁2、钢筋网片3、吊钩4、圆弧角。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简称基础梁预制板),包括地下室的基础梁,该基础梁呈长方体,该基础梁的长、宽、高根据设计而定,其特征是:该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还包板体1、钢筋网片2、吊钩3和圆弧角4,所述的板体1为混凝土板体,所述的板体1的横截面呈直角∪形,所述的板体1包括左侧壁1-1、右侧壁1-2和底壁1-3,所述的板体1的∪形内腔的宽度与基础梁的宽度相一致,所述的板体1的∪形内腔的高度与基础梁的高度相一致,所述的板体1的前后向的长度按照设计而定,所述的板体1的前后向的长度可为3米,在所述的板体1内设置横截面呈直角∪形的钢筋网片2,所述的钢筋网片2的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而定,所述的钢筋网片2可采用φ6㎜-φ8㎜的钢筋制成,在所述的板体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的顶端部对称地分别设置前、后两根吊钩3,所述的吊钩3呈∩形且左、右直杆的下端段均水平向外折弯,所述的吊钩3的下段设置(即预埋)在板体1内,所述的吊钩3的上段向上外伸出板体1,所述的吊钩3可采用φ8㎜的钢筋制成,所述的板体1的左侧壁1-1、右侧壁1-2与底壁1-3的交角部呈圆弧角。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的组装施工方法,使用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2014年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地下基础施工,地下基础梁的宽×高共有以下几种尺寸:500㎜×700㎜、300㎜×600㎜、250㎜×500㎜、250㎜×600㎜、600㎜×700㎜;其特征是:将原有的在施工现场砖胎膜的砌筑、抹灰施工工艺,改变成在施工现场外进行提前预制,制作成横截面呈∪形的混凝土预制板(简称∪形预制板),然后将各∪形预制板组装、拼接施工,其施工方法是:1)、在施工现场外,按照地下室基础梁的五种宽×高的尺寸:500㎜×700㎜、300㎜×600㎜、250㎜×500㎜、250㎜×600㎜、600㎜×700㎜,设计本∪形预制板,因各基础梁的长度不一,统一按照单根长3米来制作,然后采用通用的工艺按照图纸进行支模、绑扎钢筋网片、预埋吊钩及浇筑混凝土,该钢筋网片使用φ8㎜的钢筋制成,该吊钩使用φ8㎜的钢筋制成,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进行吊装,2)、吊装∪形预制板前,按照设计对施工场地的基土进行平整压实,然后采用塔吊或16吨吊车进行吊装,逐块进行∪形预制板的组装、拼接,在两两相邻的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采用混凝土砂浆抹缝,提高了基础梁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基础梁的侧模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项目成本,在以后大型建筑地下室的基础梁施工中会广泛应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及其组装施工方法,属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该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还包板体、钢筋网片、吊钩和圆弧角,该板体为呈直角∪形的混凝土板体,在板体内设置呈直角∪形的钢筋网片,在此板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端部对称地分别设置吊钩,该板体的左侧壁、右侧壁与底壁的交角部呈圆弧角;一种代替砖胎膜的基础梁预制板的组装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将原有的在施工现场砖胎膜的砌筑、抹灰施工工艺,改变成在施工现场外进行提前预制,制作成混凝土∪形预制板,然后将各∪形预制板组装拼接成一体,提高了基础梁的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程利民;王磊;刘家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