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9217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扩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对的地质状况亦面临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建设过程中面对江/河周边时往往会遭遇一定的淤泥质软土地质,上述地质环境的强度难以直接进行道路或相关场地的铺设,故需对于淤泥质软土进行固化处理;现有的淤泥质软土的固化处理往往需额外运输水泥等固化材料至对应区域进行固化处理,其不仅需耗费高昂的成本,同时实际处理的效率亦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其可通过高效而低廉的实现手段,以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进行道路/场地基础的铺设处理,以满足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建筑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其包括有如下工艺步骤:

1)在淤泥质软土之中的作业区域之上均匀铺洒固化剂;

2)对于步骤1)铺洒过固化剂的作业区域,采用挖机对于作业区域内的淤泥质软土进行挖掘处理,直至形成基槽,并使得每一次挖掘过程中挖机之上的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混合均匀;

3)将步骤2)中混合有固化剂的淤泥质软土分层铺设至基槽之中;每完成一层淤泥质软土的铺设,均采用碾压设备对其进行碾压成型处理;

4)当步骤3)中多层淤泥质软土的厚度达到设定厚度后,通过薄膜对于基槽内淤泥质软土进行覆盖养护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之中,采用挖机对于作业区域内的淤泥质软土进行的每一次挖掘处理所挖取的淤泥质软土体积均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定量挖掘处理以有效控制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的混合效果,进而使得淤泥质软土的整体固化效果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包括有如下工艺步骤:

2.1)在淤泥质软土之中的作业区域之上,采用挖机对于作业区域内的淤泥质软土进行挖掘处理,直至形成基槽;针对每一次挖掘的淤泥质软土,将固化剂通过管路注入至对应的淤泥质软土之中,并完成与淤泥质软土的混合;

2.2)将步骤2.1)中混合有固化剂的淤泥质软土分层铺设至基槽之中;每完成一层淤泥质软土的铺设,均采用碾压设备对其进行碾压成型处理;

2.3)当步骤2.2)中多层淤泥质软土的厚度达到设定厚度后,通过薄膜对于基槽内淤泥质软土进行覆盖养护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在每一次挖掘过程中分别对于淤泥质软土进行固化处理,以使得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的混合效果得以改善,进而使其固化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1)之中,每一次挖掘处理所挖取的淤泥质软土体积均相同,针对每一次挖掘所得的淤泥质软土所注入的固化剂的剂量均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定量挖掘处理以及固化剂的定量添加以有效控制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的混合效果,进而使得淤泥质软土的整体固化效果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1)之中,每一次淤泥质软土注入固化剂后,均将其置于搅拌设备内进行旋转搅拌处理,其可进一步改善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之间的混合固化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其可通过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固化处理以使其形成高强度的道路/场地基础用材料,进而实现在非理想地质上进行规范的道路或场地建设处理。上述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对于基槽的挖掘过程中实现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固化处理,而对于道路/场地基础的铺设过程中亦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加以实现,故使其建设成本以及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其包括有如下工艺步骤:

1)在淤泥质软土之中的作业区域之上均匀铺洒固化剂;

2)对于步骤1)铺洒过固化剂的作业区域,采用挖机对于作业区域内的淤泥质软土进行挖掘处理,直至形成基槽,并使得每一次挖掘过程中挖机之上的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混合均匀;

3)将步骤2)中混合有固化剂的淤泥质软土分层铺设至基槽之中;每完成一层淤泥质软土的铺设,均采用碾压设备对其进行碾压成型处理;

4)当步骤3)中多层淤泥质软土的厚度达到设定厚度后,通过薄膜对于基槽内淤泥质软土进行覆盖养护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其可通过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固化处理以使其形成高强度的道路/场地基础用材料,进而实现在非理想地质上进行规范的道路或场地建设处理。上述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对于基槽的挖掘过程中实现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固化处理,而对于道路/场地基础的铺设过程中亦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加以实现,故使其建设成本以及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之中,采用挖机对于作业区域内的淤泥质软土进行的每一次挖掘处理所挖取的淤泥质软土体积均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定量挖掘处理以有效控制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的混合效果,进而使得淤泥质软土的整体固化效果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在淤泥质软土环境下制备道路/场地基础的方法包括有如下工艺步骤:

2.1)在淤泥质软土之中的作业区域之上,采用挖机对于作业区域内的淤泥质软土进行挖掘处理,直至形成基槽;针对每一次挖掘的淤泥质软土,将固化剂通过管路注入至对应的淤泥质软土之中,并完成与淤泥质软土的混合;

2.2)将步骤2.1)中混合有固化剂的淤泥质软土分层铺设至基槽之中;每完成一层淤泥质软土的铺设,均采用碾压设备对其进行碾压成型处理;

2.3)当步骤2.2)中多层淤泥质软土的厚度达到设定厚度后,通过薄膜对于基槽内淤泥质软土进行覆盖养护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在每一次挖掘过程中分别对于淤泥质软土进行固化处理,以使得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的混合效果得以改善,进而使其固化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1)之中,每一次挖掘处理所挖取的淤泥质软土体积均相同,针对每一次挖掘所得的淤泥质软土所注入的固化剂的剂量均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对于淤泥质软土的定量挖掘处理以及固化剂的定量添加以有效控制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的混合效果,进而使得淤泥质软土的整体固化效果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1)之中,每一次淤泥质软土注入固化剂后,均将其置于搅拌设备内进行旋转搅拌处理,其可进一步改善淤泥质软土与固化剂之间的混合固化效果。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3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