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式防腐消防阀门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1911发布日期:2019-04-20 05:52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埋地式防腐消防阀门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井结构,具体涉及埋地式消防阀门井。



背景技术:

消防阀门井是地下消防管线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进行方便操作的设施。消防阀门井是类似小房间的一个坑(或井),将阀门等安装布置在这个坑里,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枢纽,这个坑就叫消防阀门井。

传统消防阀门井分为砖砌阀门井和钢筋混泥土阀门井;按形状通常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按阀门品种有闸阀,蝶阀,截止阀,球阀,水力控制阀,隔膜阀等;其管道与井体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刚性连接。

传统的砖砌阀门井施工比较复杂,工期较长;而钢筋混泥土阀门井存在抗腐蚀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埋地式防腐消防阀门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砖砌阀门井施工比较复杂,工期较长;以及钢筋混泥土阀门井存在抗腐蚀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埋地式防腐消防阀门井,包括设置于地面之下的消防阀门井本体,以及设置于消防阀门井本体内的外输管线及阀门组件2和设置消防阀门井本体顶部开口处的井盖6,外筒体1的管路从消防阀门井本体两侧的通孔伸出;消防阀门井本体由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外筒体1、内筒体3、环形内盖5和底板7构成;外筒体1和内筒体3长度相同,内筒体3设置于外筒体1内,内筒体3外表面与外筒体1内表面之间形成夹层空间,在夹层空间中填充有粒状岩棉填充层4;底板7设置于外筒体1底部,底板7周边与外筒体1下端连接;环形内盖5上面是环形结构,环形内盖5周边下部有圆柱形的沿,环形内盖5盖在外筒体1和内筒体3上端将夹层空间封闭,环形内盖5的圆柱形沿套于外筒体1上端的外面;井盖6盖在环形内盖5中心通孔上面。

本发明的优点:(一)消防阀门井本体由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部件组合而成,因此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二)消防阀门井本体由外筒体、内筒体等部件组合构成,现场施工时,先将连接在一起的外筒体、内筒体和底板下入地下,再向夹层空间中填充粒状岩棉填充层,然后再盖上环形内盖即可;施工速度比较快;(三)由于设置有粒状岩棉填充层,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四)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防腐性能好,施工方便、快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外筒体1,外输管线及阀门组件2,内筒体3,粒状岩棉填充层4,环形内盖5,井盖6,底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埋地式防腐消防阀门井,包括设置于地面之下的消防阀门井本体,以及设置于消防阀门井本体内的外输管线及阀门组件2和设置消防阀门井本体顶部开口处的井盖6,外筒体1的管路从消防阀门井本体两侧的通孔伸出;消防阀门井本体由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外筒体1、内筒体3、环形内盖5和底板7构成;外筒体1和内筒体3长度相同,内筒体3设置于外筒体1内,内筒体3外表面与外筒体1内表面之间形成夹层空间,在夹层空间中填充有粒状岩棉填充层4;底板7设置于外筒体1底部,底板7周边与外筒体1下端连接;环形内盖5上面是环形结构,环形内盖5周边下部有圆柱形的沿,环形内盖5盖在外筒体1和内筒体3上端将夹层空间封闭,环形内盖5的圆柱形沿套于外筒体1上端的外面;井盖6盖在环形内盖5中心通孔上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埋地式防腐消防阀门井,涉及消防井结构。包括设置于地面之下的消防阀门井本体;消防阀门井本体由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外筒体、内筒体、环形内盖和底板构成;外筒体和内筒体长度相同,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内筒体外表面与外筒体内表面之间形成夹层空间,在夹层空间中填充有粒状岩棉填充层;底板设置于外筒体底部,底板周边与外筒体下端连接;环形内盖上面是环形结构,环形内盖周边下部有圆柱形的沿,环形内盖盖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上端将夹层空间封闭,环形内盖的圆柱形沿套于外筒体上端的外面;井盖盖在环形内盖中心通孔上面。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砖砌阀门井施工比较复杂,工期较长;以及钢筋混泥土阀门井存在抗腐蚀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凯旋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