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止水平面闸门止水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52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止水平面闸门止水辅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工闸门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后止水平面闸门止水辅助器。



背景技术:

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闸门止水是不可缺少的止水装置,利用橡胶本身具有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的特性,在各种载荷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有效的止水效果。

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闸门结构俯视图,结构包括闸门面板、闸门主轮和闸门槽,该闸门工作过程如下:当闸门位于闸门槽内,闸门面板没有受到水压力时,闸门与闸门槽有缝隙;当闸门面板受到向下游的水压力,使闸门向下游产生位移(此位移是允许的),闸门面板上的止水橡胶挤压在闸门槽的预埋构件上,实现闸门封水的目的。当止水橡胶压缩量达到预留压缩量时,主轮将压力通过埋件传到闸墩混凝土,闸门面板停止继续向橡胶止水橡胶挤压。启闭机克服闸门自重、止水橡胶与埋件的摩擦力,实现闸门的开启和关闭。

在非设计工况下,闸室无水或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启闭闸门,因为闸门面板没有受到向下游水压力或水压力不足以向下游推动闸门,即使闸门行程到位,橡胶止水与埋件存在缝隙,此种状态闸门处于漏水情况。

闸门漏水造成的危害。

1.对水工建筑物造成冻害,闸门漏水使混凝土表层长期处于饱和与潮湿状态,在冬季冻融循环的作用下, 受冻害而出现表层剥落、钢筋裸露、锈蚀等现象, 冻害造成混凝土破坏的深度达5cm~10cm, 有的超过20cm。由于冻害使混凝土表层强度降低,建筑物泄洪或放水时, 水强力地冲蚀,导致建筑物进一步损坏。

2.对于进口为深水检修门,出口为工作门的隧洞、廊道(涵洞) 等泄洪和输水建筑物, 闸门漏水对防洪安全更为重要。因为出口闸门漏水, 有时造成进口检修门不能平压, 无法开启闸门, 在汛期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样在电站机组检修和引水渠、前池维修期间也是不允许水流通过。

3.闸门漏水对建筑物下游的施工、维修、加固带来不良的影响。

4.造成水资源损失:闸门的漏水, 使一部分水源流失和蒸发,不能集中有效地加以利用。在蓄水期间,闸门的漏水量是十分惊人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闸门漏水,降低对水工建筑物造成冻害的后止水平面闸门止水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止水平面闸门止水辅助器,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一块辅助板块,所述两个固定板分别固定于辅助板的两端,两个固定板垂直于辅助板,且分别处于辅助板两侧面,三者构成Z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开有两条水平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辅助板的顶面,所述过渡板的顶部靠在闸门槽的槽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板底部厚度与辅助板厚度一致,过渡板顶部厚度小于过渡板底部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板顶部厚度小于过渡板底部厚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膨胀螺栓或预埋螺栓穿过固定板上的水平通槽,将本辅助器固定安装在闸门关闭时,两个下主轮的上游方向的闸门槽相应位置,在设计工况下启闭闸门时,向下游水压力使闸门向下游产生位移,橡胶止水的压缩量达到预留压缩量3mm,实现闸门止水的效果。该止水辅助器的应用,无论闸门启闭是否为设计工况,主轮压在辅助板上,均能够使闸门向下游产生位移,止水橡胶达到预留压缩量,实现闸门止水的效果,减少了闸门漏水现象。如此,便可大大减少对水工建筑物造成冻害,降低闸门漏水对建筑物下游的施工、维修、加固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固定板上的水平通槽主要作用是固定辅助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闸门上的P型止水橡胶磨损量也可以通过切割槽来调节。过渡板3的设置是用来缓冲闸门位移的明显变化,避免发生降落闸门的卡顿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后止水平面闸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及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固定板1、辅助板2、过渡板3、闸门槽4、预埋构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的后止水平面闸门结构俯视图,结构包括闸门面板、闸门主轮和闸门槽4,该闸门工作过程如下:当闸门位于闸门槽4内,闸门面板没有受到水压力时,闸门与闸门槽4有缝隙;当闸门面板受到向下游的水压力,闸门面板上的止水橡胶挤压在闸门槽4的预埋构件5上,实现闸门封水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止水平面闸门止水辅助器,包括两个固定板1和一块辅助板2块,所述两个固定板1分别固定于辅助板2的两端,两个固定板1垂直于辅助板2,且分别处于辅助板2两侧面,三者构成Z字形。所述固定板1上开有两条水平通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过渡板3,所述过渡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辅助板2的顶面,所述过渡板3的顶部靠在闸门槽4的槽壁上。

所述过渡板3底部厚度与辅助板2厚度一致,所述过渡板3顶部厚度小于过渡板3底部厚度的一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