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573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建筑结构,能够引流排水,减少水土流失。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带有绿色植物的生态型护坡被广泛的应用到农田水利、市政建设以及旅游景区之中。这种护坡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有技术中,实现这种生态型护坡一般通过在护坡上设置数个隔框,在每个隔框之中填充耕植土壤,种植植物。这种方法能够增加护坡的美观程度,但是在植物根系尚未扎实,或河中水流湍急时,种植植物的土壤极容易被水冲走,造成护坡的损坏。并且这种方法对于长期处于水面以下的坡面缺乏保护,影响护坡的防护效果。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金属制成的格宾笼盛装石块,或者利用装有泥土和砂石的生物袋堆砌成护坡,但格宾笼和编织袋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易受侵蚀而损坏,造成坡面坍塌,稳定性差。

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护坡表面设置木桩和石块来提高水土防护效果,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但也存在较多弊端。用于固定的木桩,受到雨水和河水的侵蚀很容易腐朽破败,失去作用。而铺设石块大小的选择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过小容易被水冲走,过大又会没有防护效果,还受到护坡环境中动物的影响,这些石块常常不能稳定的固定在预设位置失去应有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以解决的传统护坡结构中防护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反滤层,护坡基层,植被层以及水生植物孔;

所述反滤层设在边坡上,所述反滤层为土工无纺布;

所述护坡基层铺设在所述反滤层上,所述护坡基层为具有多个不规则孔隙的生态混凝土结构;

所述护坡基层的孔隙内种植常绿植物,形成所述植被层,所述植被层设有50~80mm厚的耕植土;

所述护坡基层的水下坡面上设有若干所述水生植物孔,所述水生植物孔内种植水生植物。

可选的,所述护坡基层为3cm石子与水泥通过专用添加剂混合搅拌,并浇筑成型的多孔质生态混凝土板块。

可选的,所述护坡基层的厚度为100~150mm,所述护坡基层孔隙率大于20%。

可选的,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防波浪装置,所述护坡基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防波浪装置包括:水平挡板,竖直挡板以及缓冲孔,所述水平挡板通过所述竖直挡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水平挡板与所述竖直挡板垂直组成拐角,所述水平挡板和所述竖直挡板上均设有若干所述缓冲孔。

可选的,所述防波浪装置中的所述水平挡板和所述竖直挡板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压顶和镇脚,所述压顶为固定在护坡顶部的长方体混凝土结构,所述镇脚为固定在护坡底部且插入河底土壤的长方体混凝土结构。

可选的,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保土层,所述保土层为网状结构,所述保土层覆盖在所述植被层的耕植土表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能够用来保护河岸边坡。所述护坡结构在河道边坡位置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反滤层,护坡基层和植被层。所述反滤层为土工无纺布,土工无纺布可以阻隔泥沙,仅让水通过,用于过滤或排出护坡结构中的水分,防止边坡内的土质随水分流动而流失,保护边坡土壤;所述护坡基层为具有多个不规则孔隙的生态混凝土结构;所述植被层设有50~80mm厚的耕植土,且由所述护坡基层的孔隙内种植的常绿植物组成;所述护坡基层的水下坡面上设有若干水生植物孔,所述水生植物孔内种植水生植物。

本申请将常绿植物种植在具有多孔质生态混凝土结构的护坡基层上形成植被层,由耕植土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使植物的生长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在水下部分通过设置水生植物孔种植水生植物,所设的孔结构可以稳定水生植物,使水生植物的根系向周边及下方延伸。本申请通过多孔质生态混凝土结构和水生植物孔将所种植植物稳固在护坡结构中,提高绿化面积并解决传统护坡结构中防护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护坡结构中实施例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护坡结构中实施例二的坡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边坡;2-反滤层;3-护坡基层;4-植被层;5-防波浪装置;51-水平挡板;52-竖直挡板;53-缓冲孔;6-水生植物孔;7-安装槽;8-压顶;9-镇脚;10-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反滤层2,护坡基层3,植被层4以及水生植物孔6;

所述反滤层2设在边坡1上,所述反滤层2为土工无纺布;

所述护坡基层3铺设在所述反滤层2上,所述护坡基层3为具有多个不规则孔隙的生态混凝土结构;

所述护坡基层3的孔隙内种植常绿植物,形成所述植被层4,所述植被层4设有50~80mm厚的耕植土;

所述护坡基层3的水下坡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水生植物孔6,所述水生植物孔6内种植水生植物。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通过反滤层2过滤和排出护坡结构中的水分,维持水土平衡。护坡基层3的多孔质生态混凝土结构,可以在孔隙中种植常绿植物,将边坡1土质与河水相对隔开,避免土质受到河水冲击而流失,并且所述护坡基层3可以通过现场浇筑制成,增加其对于边坡1坡面的适应性。植被层4的耕植土,可为所植植物提供生长所需养分,并稳定根系。护坡基层3的水下部分设置的水生植物孔6内种植水生植物,提高绿化面积的同时增加水下部分护坡结构的防护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坡基层3常年位于水下部分在建设时随机设置多个圆孔用来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选择植株较大且根系发达的水草,水草扎根在圆孔内,茎叶在孔外的区域生长扩散,覆盖水下坡面。同时水生植物的部分根系可以伸入周边孔隙和下方土壤中使植物体在坡面上更加牢固。种植的水生植物可以降低水底温度,减轻热岛效应,同时舒缓水流,减少水面以下部分受到的冲蚀。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坡基层3为3cm石子与水泥通过专用添加剂混合搅拌,并浇筑成型的多孔质生态混凝土板块。多孔质生态混凝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使用搅拌机将石子,水泥,添加剂及水混合搅拌3~5min;混合均匀后的混凝土铺设至河岸;通过拍抚平整结构,待其自然凝固,形成具有多个不规则孔隙的混凝土结构。生态混凝土可以连续浇筑,适合多种复杂工作面,工艺简单。在护坡基层3的孔隙中种植常绿植物,植物的根系可在多个孔隙内延伸,使植物稳定的生长在护坡结构上。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坡基层3的厚度为100~150mm,所述护坡基层3孔隙率大于20%。由于护坡基层3内具有的孔隙结构不但要用来种植植物,稳定根系,而且要能够透水通气,以保证护坡结构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护坡基层3的厚度适中,要确保植物根系能穿透延伸至下方土壤中,吸取营养及水分,才能满足所植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坡基层3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7。本申请提供两个用于保护护坡结构中所述植被层4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在所述安装槽7内安装由C20砼制成的矩形固定外框,外框将植被层分成若干区域,以减轻河水中的波浪对于植被层4的冲击。

实施例二,如图2,图3所示,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防波浪装置5。所述防波浪装置5包括:水平挡板51,竖直挡板52以及缓冲孔53。所述水平挡板51通过所述竖直挡板52固定在所述安装槽7内,且所述水平挡板51与所述竖直挡板52垂直组成拐角,所述水平挡板51和所述竖直挡板52上均设有若干所述缓冲孔53。所述防波浪装置5通过由所述水平挡板51和所述竖直挡板52组成的拐角,将波浪的冲击力限制在拐角内侧,减轻波浪对植被层的不断冲刷。所述缓冲孔53不仅可以减轻河水波浪的波形冲击效果,还能够使冲上的河水流下,保护耕植土壤。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波浪装置5中的所述水平挡板51和所述竖直挡板5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防波浪装置5采用一体式结构,制作安装方便,并且可以使用生态混凝土现场浇筑成型,避免了材料在运输和搭建过程中受到破坏。浇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也拥有较高的强度,抵抗破坏能力强,延长防波浪装置5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压顶8和镇脚9,所述压顶8为固定在护坡顶部的长方体混凝土结构,所述镇脚9为固定在护坡底部且插入河底土壤的长方体混凝土结构。所述压顶8和所述镇脚9可以在护坡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对各层结构进行保护,减小水流对于坡体的冲刷。所述压顶8可以制出具有艺术感的装饰外形,增加压顶的美观程度,另外,所述压顶8还用于对反滤层2的位置进行固定,将反滤层2的无纺布边缘压在压顶8之下,防止边缘破损以保证其过滤效果。为了便于放置,所述镇脚9下端具有一定角度,以便使镇脚9深入河底土壤,镇脚9上还可以设置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孔,来增加美观度。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保土层10,所述保土层10为网状结构,所述保土层10覆盖在所述植被层4的耕植土表面。本申请提供的护坡结构建设完混凝土结构后在植被层4要铺设耕植土,并种植常绿植物。由于在植物生长的初期,根系不发达,抓土能力较弱,在此期间遇到大雨,泄洪等大水量事件时,会严重影响植被层4的稳定性。因此,本申请在所述植被层4的耕植土表面覆盖一层网状结构的保土层10,所述保土层10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随着植物生长,塑料也逐渐被降解不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所述保土层10也可以使用普通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当植被层4的植物根系发育完全后,人为将保土层10撤下。所述保土层10能够保护护坡建设初期的植物,减轻耕植土壤和植物幼苗被水流冲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河岸边坡,提高坡面的稳定性。所述护坡结构在河道边坡1位置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反滤层2,护坡基层3,植被层4。所述反滤层2为土工无纺布,用于过滤或排出结构中的水分;所述护坡基层3为具有多个不规则孔隙的生态混凝土结构,可以隔绝边坡1与河水,保护边坡1免受水流冲击;所述植被层4设有50~80mm的耕植土,且由所述护坡基层3的孔隙内种植的常绿植物形成;所述护坡基层3的水下坡面上设有若干水生植物孔6,所述水生植物孔6内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多孔质生态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护坡基层3和水下水生植物孔6将所种植植物稳固在护坡结构中,提高绿化面积并解决了传统护坡结构中防护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坡体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要防护手段避免了使用金属结构容易被腐蚀的问题,提高护坡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提高护坡的防护效果。将3cm石子与水泥通过专用添加剂混合搅拌,浇筑成型的多孔质生态混凝土板块作为所述护坡基层3,并保证100~150mm的厚度和20%以上的孔隙率,以保证保水性和透水性,维持植物生长;通过设置防波浪装置5,对河内的波浪进行缓冲,减少河水对植被层4的持续冲刷;进一步的将防波浪装置5中的水平挡板51和竖直挡板52制成一体式结构,现场进行浇筑,省去运输和制作程序;通过在植被层4的耕植土表面增设网状结构的保土层10对护坡在建设初期的植物幼苗进行保护,减少耕植土壤的流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