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5594发布日期:2018-11-07 10:5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污设备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的家用下水管的排污管道,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里面会沉积油腻、沉淀小颗粒物质,以及一些长条形的会缠绕在一起的物质,导致排污管道里面的空间越来越受挤压,空间越来越小,污水的排空越来越慢,沉积的物质越来越多,导致下水管道出现堵塞问题,而每次出现堵塞情况,需要请专门的通下水道的工作人员进行疏通,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也指标不治本。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包括下水管道本体所述下水管道本体包括上过滤腔和下过滤腔,所述上过滤腔内设有过滤内胆,所述过滤内胆上边缘套结于下水管道本体外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内胆包括上部出液口和下部出液口,所述上部出液口的出口直径大于下部出液口的出口,所述下过滤腔内设有搁置架,所述搁置架上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一侧设有漏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内胆的上边缘与下水管道本体为螺纹连接,使之便于清理和更换;而过滤内胆分为大口径出口的上部出液口和小口径出口的下部出液口,使得颗粒物质可沉积在下部但会将水排出,而上部的大口径出口可将污水进行及时的排放,避免堆积;过滤内胆的过滤腔的吸附层可将从过滤内胆中漏出的颗粒或者长条形垃圾进行吸附,避免垃圾运送至下水管道更深处,便于清理和更换。

所述过滤内胆设有设有向下收拢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与上部出液口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引流板下端延伸至下部出液口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内胆内的引流板可将长条形垃圾或者颗粒导流至过滤内胆底部,避免它们随着水流从上部的大口径出口排出,提高了下水管道本体的工作效率。

所述过滤内胆上边缘外设有上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方便,且内部的过滤内胆和吸附层可进行更换,便于及时清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以上附图中:1-下水管道本体、2-上过滤腔、3-下过滤腔、4-过滤内胆、5-上部出液口、6-下部出液口、7-搁置架、8-吸附层、9-漏孔、10-引流板、11-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包括下水管道本体1,所述下水管道本体1包括上过滤腔2和下过滤腔3,所述上过滤腔2内设有过滤内胆4,所述过滤内胆4上边缘套结于下水管道本体1外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内胆4包括上部出液口5和下部出液口6,所述上部出液口5的出口直径大于下部出液口6的出口,所述下过滤腔3内设有搁置架7,所述搁置架7上设置有吸附层8,所述吸附层8一侧设有漏孔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内胆4的上边缘与下水管道本体1为螺纹连接,使之便于清理和更换;而过滤内胆4分为大口径出口的上部出液口5和小口径出口的下部出液口6,使得颗粒物质可沉积在下部但会将水排出,而上部的大口径出口可将污水进行及时的排放,避免堆积;过滤内胆4的过滤腔的吸附层8可将从过滤内胆4中漏出的颗粒或者长条形垃圾进行吸附,避免垃圾运送至下水管道更深处,便于清理和更换。

所述过滤内胆4设有设有向下收拢的引流板10,所述引流板10与上部出液口5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引流板10下端延伸至下部出液口6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内胆内的引流板可将长条形垃圾或者颗粒导流至过滤内胆底部,避免它们随着水流从上部的大口径出口排出,提高了下水管道本体的工作效率。

所述过滤内胆4上边缘外设有上盖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方便,且内部的过滤内胆4和吸附层8可进行更换,便于及时清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的下水道排污管道,包括下水管道本体所述下水管道本体包括上过滤腔和下过滤腔,所述上过滤腔内设有过滤内胆,所述过滤内胆上边缘套结于下水管道本体外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内胆包括上部出液口和下部出液口,所述上部出液口的出口直径大于下部出液口的出口,所述下过滤腔内设有搁置架,所述搁置架上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一侧设有漏孔。优点是:过滤内胆的上边缘与下水管道本体为螺纹连接,使之便于清理和更换;而过滤内胆分为大口径出口的上部出液口和小口径出口的下部出液口,使得颗粒物质可沉积在下部但会将水排出,而上部的大口径出口可将污水进行及时的排放,避免堆积。

技术研发人员:沈蓉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蓉蓉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